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師臨帖|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大師臨帖|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大師臨帖|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清 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嘉德2015春拍 成交價897萬元

王鐸一生崇尚晉人,於王羲之父子尤一往情深,揣摩臨寫不遺餘力。沙孟海先生曾戲稱他:「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夠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以說是『中興之主』了。」此軸即臨右軍。中鋒勁挺,故用墨雖極濕潤,而無臃腫肥軟之態。可能是臨仿多了,對王書的結字用筆已爛熟於胸,故迅筆書來,若疾風急雨,而姿容盡出,然咄咄逼人的氣勢已在王右軍之外,顯然是自己的風格了。乙亥為崇禎八年,王鐸四十四歲,正是中年力學,書藝成熟之時。

沉浮兩朝 紫氣東來

王鐸,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且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其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尤擅行草,筆法大氣,勁健洒脫,淋漓痛快。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 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他們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更提出了「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十七世紀的書法發展,王鐸功不可沒。他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翰林學士,同時也是一名書家。儘管曾有人將王鐸和王安石作比較,有「為翰林學士則有餘,為宰相則不足」之一說法,但事實上,要以這個基準去評論王鐸,則會埋沒了一名文人書家的傾世才華——他統領了一個時代的書風,甚至是對往後的風格進行顛覆式的變革。

大師臨帖|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與王鐸同時代,且著名書家還有倪元璐(1594-1644)、黃道周(1585-1646),當時人稱 「三狂人」。這種「狂」除表現為性情豪邁之外,主要指其書法之勢。倪元璐之書以縱姿奇崛為世人所知,被認為天真至情。黃道周之書則聞名於「險怪」。倪黃二人書法實則亦是明末書風之典範,但其流傳遠遠不如王鐸——無論傳世作品的數量還是質量——有學者稱,儘管三人政治相勵,學術砥礪,而倪黃二人明亡時殉國,早早完結了在政治和書法上的生命。事實上在明亡之前,倪黃二人已不如王鐸成就,王鐸最為頂峰之時,在三四十歲時代,但王鐸降清之後,作品卻展現出更為耐人尋味之處,有部份作品顯示出極為工整的行筆之勢,而另一部份則疏落零散,儘是凄涼之味。而王鐸在其頂峰時期的的「漲墨」技法則晦暗了之了。

「漲墨」是指墨溢出筆劃之外的現象,以潤筆或者摻水的墨對點畫有意進行滲暈,或使線條之間互相合并,或使筆觸與滲暈交叉以豐富層次,令一色變化多端。實則在繪畫中極為常見,書法上卻少有中規中矩之書家敢嘗試——本來書畫同源,繪畫和書法相互結合本來就自而然之之事。

觀之本作《臨王羲之書法月半足下帖》,此作雖然是臨作,然已顯王鐸獨特書風,觀之書跡,墨汁飽含——一般臨摹者,為摹大家之風,起初總是兢兢業業下筆,飽蘸濃墨下筆者,可見其自信。實際上該作依然有王羲之之風骨餘韻,但僅能說「骨」在,而下筆連綿之勢,則是王鐸自己的造化了。王鐸多臨「二王」作品,巧妙地利用「漲墨」之法增加書作的藝術效果。但漲墨並不是一種取巧之法,甚至可說,同時代根本無人能如王般掌握這種技法,其墨色的滲透,有功於其透徹的色調,才生得出靈動虛無之境界。

但細緻體味,本作的「漲染」顯示出的卻多是一股子「虛空」。王羲之當日寫下該帖,正是遭左遷心境慘淡虛無一物之時,更有被稱為哀傷帖。體味其文,則可知了:

月半,念足下窮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濕,體氣各何如?參軍得針灸力不?甚懸情。當深寬割,晴通省苦,遣不具。

文中之意,飽含凄苦之意,月下回想自己處境,愁苦病痛等僅己知。而王鐸臨其作也如此般:崇禎八年(1635),王鐸的政壇和學道上的好友,紛紛遭當時最為得勢的溫體仁陷害,輕則左遷至僻地猶如流放,重則含冤下獄致死,而王鐸則被貶適南遷。除卻左遷之事,更有國家危難等問題在其時出現,崇禎八年正月,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義軍相會於河南,舉行著名的「榮陽大會」——曾經的大明時日無多。即使是遭貶至異地的文臣,也能夠明顯感受得到國家苟延殘喘之貌。書家的境況自然影響至其藝術創作之上。

因而在這幅作品上,最明顯可看到的,還是文字中透出來的悲涼氣氛,尤見於「雨濕」一詞之前後,「雨濕」一詞之前,墨色極濃,雖有添水暈染,但始終墨色濃厚,但「雨濕」一詞之後,則不然, 「體氣各何如」的寫法便明顯可見了。

大師臨帖|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雨濕」,亦作「 雨濕 」,該詞指的是陰雨天,但被文人用之詩文之上,往往都是悲涼之意,如唐杜甫 《兵車行》:「新鬼煩寃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或許雨濕一詞感染王鐸,「體」字的漲墨滲潤程度尤為甚,而隨該詞之後,漲墨技法則多番出現,「何如」之墨色尤為淡,可見王鐸沾水甚多,以加深虛空的視覺效果。

實則該作之後,王鐸還是回到了朝廷。其一生仕途坎坷,起起落落不斷。但是在此作之後沒多久再次還朝的王鐸,或許沒有想到,不出十年(1644)之後,其另外一次「還朝」則是歸順了滿清。

或許因為其降清之舉,令其在後來中國書道歷史上對其功績之評論,有極大爭議的一筆,吳昌碩《缶廬集卷四》中有詩曰:「有明書法推第一,屈指匹敵空坤維」。透過所謂道德夾縫中看王鐸,其作當屬極品,因而當其作飄洋過海至扶桑之後,則並沒有太多人在意所謂「人格畫品」這類評判標準,反而真實還得了一個傾世書家的公道。既然歷史潮流不可逆,且放下世俗偏見,能細品其中精妙,方才是難能可貴之事。

(株式會社東京中央拍賣2013年春季拍賣會)

釋文:月半念足下,窮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濕,體氣各何如?參軍得力不,甚懸情,當深寬寄,晴通省遣。不具。王羲之。□老年家大詞宗。乙亥春。王鐸。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一日一甲」第246期:人人識讀甲骨文之「逆」字
「國畫精賞」清 · 弘仁《雨余柳色圖》
《瘞鶴銘》拓本的鑒別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傅山臨王羲之《闊轉久帖》,知足下常同之
王羲之筆下小暑《大熱帖》:便大熱足下晚可耳
梁上君子為小人,足下有痣為王者!
六十四,老子《道德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園路·足下之美
十年同心創未來 韶光十載 始於足下
陳東升60歲人生獨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中英對照丨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古人的稱呼之道:殿下、閣下、足下、膝下都是怎麼來的?
煙雨落花葬足下 流雲千里訴相思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的10年自學編程之路
千里之行足下始:記「新春秋」頭條號累計閱讀量突破一千萬!
美麗始於足下,飄香四溢的女人味
「六根清靜」,始於足下
炎炎夏日一款迷人的水晶透明涼鞋,讓你時髦過夏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保護足下!
轉念 始於足下寸土
第五十二圈 悟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