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頭痛實在難受,5張妙方話神奇!

頭痛實在難受,5張妙方話神奇!

頭痛實在難受,5張妙方話神奇!



小編導讀

生活中的很多瑣碎小事,都讓人心煩意亂、頭痛不已。說起頭痛,很多人都親身經歷過,只是很多人都覺得是小毛病,多半是不以為然,但很多時候,頭痛讓人難以忍受呀!其實,頭痛無論輕與重,都該積極治療,如何治?小編今天與您分享幾個妙方,或能有益,不妨收藏喲~


頭痛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癥狀,見於多種疾病的過程中。本文論述的頭痛,是指溺毒證中所表現以頭痛為主症者。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又為髓海之所在,居於人體之最高位,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於頭,手足三陽經亦上會於頭。中醫學認為,腎乃先天之本,藏精納氣,乃元陰元陽之所在,溺毒日久,腎精始衰,故常出現頭暈健忘、視物模糊、耳鳴、腰酸腿軟、夜尿多等癥狀,皆屬肝腎陰虛的表現。溺毒證日久,痰濁、瘀血痹阻經絡,壅遏經氣,或肝陰不足,肝陽偏亢,或氣虛清陽不升,或血虛頭竅失養,或腎精不足,髓海空虛,均可導致頭痛的發生。頭痛有外感、內傷之別,溺毒所致頭痛辨證多為內傷,治療當辨臟腑虛實。


一、肝陽頭痛


主症:頭昏脹痛,兩側為重,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分析:溺毒證患者長期精神緊張、憂鬱,肝氣鬱結,肝失疏泄,絡脈失於條達則煩躁易怒,拘急而頭痛;或平素性情暴逆,惱怒太過,氣鬱化火,日久肝陰被耗,肝陽失斂而上亢,氣壅脈滿,則見夜寐不寧,口苦面紅,或兼脅痛;清陽受擾而頭痛,舌脈均為肝火上炎之象。


治法:平肝潛陽息風。


方劑:天麻鉤藤飲加減。


常用藥物:天麻、鉤藤、石決明、梔子、黃芩、牡丹皮、桑寄生、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芍、首烏藤。


方解: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息風潛陽;梔子、黃芩、牡丹皮苦寒清泄肝熱;桑寄生、杜仲補益肝腎;牛膝、益母草、白芍活血調血,引血下行;首烏藤養心安神。

加減:若因肝鬱化火,肝火上炎,而症見頭痛劇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黃者,加夏枯草、龍膽、大黃;若兼肝腎虧虛,水不涵木,症見頭暈目澀,視物不明,遇勞加重,腰膝酸軟者,可選加枸杞子、白芍、山茱萸。


二、血虛頭痛


主症:頭痛隱隱,甚時昏暈,心悸、失眠,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遇勞加重,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分析:溺毒日久,脾腎虧虛,氣血化生不足,營血虧損,氣血不能上營於腦,髓海不充,竅絡失養則見頭痛;氣血不足,不能上榮,則見面色少華;氣血虧損,心失所養,神失所主則見心悸、失眠;氣血虛少,則見神疲乏力,遇勞加重;苔薄白,脈細弱俱為血虛之象。


治法:養血滋陰,和絡止痛。

方劑:加味四物湯加減。


常用藥物:當歸、生地黃、白芍、何首烏、川芎、菊花、蔓荊子、五味子、遠志、酸棗仁。


方解:當歸、生地黃、白芍、何首烏養血滋陰;川芎、菊花、蔓荊子清利頭目,平肝止痛;五味子、遠志、酸棗仁養心安神。


加減:若因血虛氣弱者,兼見乏力氣短,若陰血虧虛,陰不斂陽,肝陽上擾者,可加入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等。神疲懶言,汗出惡風等,可選加党參、黃芪、白朮。

三、痰濁頭痛


主症:頭痛昏蒙,胸脘滿悶,納呆嘔惡,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分析:由於腎病遷延日久,氣化失常,升降失司,三焦阻遏,氣機逆亂,濁毒壅滯,脾失健運,腎失溫化,以致水濕內生,聚濕生痰,痰濁壅滯,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竅,因而頭痛昏蒙,脘悶納呆,甚或泛惡;痰阻腦脈、痰瘀痹阻、氣血不暢,均可致清陽阻遏、精血失充、脈絡失養而痛。誠如朱丹溪所謂「頭痛多主於痰」;苔白膩,脈滑或弦滑,主風主痰,為痰濁頭痛之象。


治法:健脾燥濕,化痰降逆。


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


常用藥物:半夏、陳皮、生薑、白朮、茯苓、天麻、僵蠶、天南星。


方解:以半夏、生白朮、茯苓、陳皮、生薑健脾化痰、降逆止嘔,令痰濁去則清陽升而頭痛減;天麻平肝息風,為治頭痛、眩暈之要葯;加僵蠶、天南星以加強化痰息風之力。全方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嘔、平肝息風之功。


加減:頭痛甚者,加蒺藜、蔓荊子以祛風止痛;嘔吐甚者,加赭石、旋覆花以鎮逆止嘔;若痰郁化熱顯著者,可加黃芩、竹茹、枳實清化熱痰;兼氣虛者,酌加党參、黃芪以益氣健脾化濁。


四、腎虛頭痛


主症:頭痛且空,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分析:腎病歷久,腎精久虧。腎主骨生髓,髓上通於腦,腦髓有賴於腎精的不斷化生。若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腦竅失榮則會發生頭痛;真陰不足,陰不斂陽,虛陽上越則見眩暈耳鳴;精虧血少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腎失封藏則見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均為腎精虧虛之象。


治法:養陰補腎,填精生髓。


方劑:大補元煎加減。


常用藥物: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杜仲、續斷、龜甲、山茱萸、山藥、人蔘、當歸、白芍。


方解:方中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滋腎填精,杜仲、續斷補益肝腎,龜甲滋陰益腎潛陽,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人蔘、當歸、白芍補益氣血,諸葯合用,滋腎填精、大補氣血。


加減:若頭痛而暈,頭面烘熱,面頰紅赤,時伴汗出,證屬腎陰虧虛,虛火上炎者,去人蔘,加知母、黃柏,以滋陰瀉火;若頭痛畏寒,面色?白,四肢不溫,腰膝無力,舌淡,脈細無力,證屬腎陽不足者,當溫補腎陽,選用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加減;若胸悶脘痞、腹脹便溏顯著者,可加蒼朮、厚朴、陳皮、藿梗以燥濕寬中,理氣消脹;噁心,嘔吐者,可加半夏、生薑以降逆止嘔;納呆食少者,加麥芽、神曲健胃助運。


五、瘀血頭痛


主症: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肌膚甲錯、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或細澀。


分析:腎病歷久,瘀濁內阻,絡行不暢,氣滯血瘀,清竅阻遏,不通則痛,遂見頭痛反覆,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甚或痛如錐刺;脈絡瘀滯,氣血運行不暢,四肢、肌膚、筋骨失於濡養,則有面暗、腰痛、肌膚甲錯;舌、脈均為瘀滯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通竅止痛。


方劑:通竅活血湯加減。


常用藥物:麝香、生薑、蔥白、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大棗、鬱金、石菖蒲、白芷、牛膝。


方解:麝香味辛性溫,功專開竅通閉、解毒活血,為主葯,與姜、蔥、黃酒配伍更能通絡開竅,宣通氣血運行;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紅花活血通絡,佐以大棗緩和芳香辛竄藥物之性。加鬱金、石菖蒲、白芷以理氣宣竅,溫經通絡;用牛膝以補肝腎、強筋骨,引瘀濁下行。諸葯合用,起宣竅通絡、活血化瘀、滋肝益腎、引濁下行之功。


加減:頭痛甚者,可加全蠍、蜈蚣、土鱉蟲等蟲類葯以收逐風邪,活絡止痛。久病氣血不足,可加黃芪、當歸以助活絡化瘀之力。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溺毒證治概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周富明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揭秘:正常脈象是哪樣的?(內有福利)
針灸配穴的意義,十分珍貴,建議收藏!
《黃帝內經》揭秘:正常脈象是哪樣的?
極限解讀:陰陽九針第三層境界——導龍入海!
方葯基本知識一覽表,難得的好文!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小兒濕疹多難受,治療妙方在這裡!
孕期難熬,噁心難受!一個妙方解憂!
咳嗽氣喘太難受,這些中醫妙方療效好!
大便憋得難受,教你幾個簡單實用的方法,絕對有效!
鼻塞太難受!7個方法幫你的鼻子通通氣,好做又有效!
眼睛酸脹疲勞、乾澀干癢真難受!中醫一個小方法,即可輕鬆解決!
一個心理師教你5個暴露秘密的方法,如果秘密憋在心裡難受的話!
令人難受的牙痛太難忍,沒想到這三個穴位止痛效果好!
牙痛折磨的讓人難受,沒想到這兩個方子「葯到痛除」!
痔瘡好痛好難受,試試這些方法,快速消除痔瘡困擾!
男子戶外聽到奇怪聲響,走近一看簡直令人難受不已!
寶貝鼻塞好難受,這裡有幾個好方法
胃疼難受?一種葉子7天見效,胃不再疼
一個人的時候感冒咳嗽很難受,幸好有這個偏方!
中醫偏方:咽炎難受,嗓子發炎!好用還不貴,值得你收藏!
心裡難受,痛苦,有必要花錢做諮詢嗎?
朱元璋發明一刑罰,受刑者既肉體痛苦又精神羞辱,比砍頭還難受
鼻炎反覆發作好難受,一個小方根治鼻炎,讓鼻子暢通無阻!
頭痛噁心胃難受?可能是眼睛太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