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作者 |大銘
編輯 |久醬
本文由媒爍之言原創出品 轉載請授權
上周二媒爍發起了#我想和你一起讀本書#的活動,所選的書目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白俄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這一周以來一共有112位同學加入了我們的微信群,而在微博上發起的#我想和你一起讀本書#話題有了29次討論和2.8萬的閱讀量,一共有八位同學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之中,作為項目的發起人,感謝各位支持。
豆瓣8.9的評分,諾貝爾文學獎,女作家。
如果想給這本書貼上標籤,我覺得這三個會是介紹這本書不錯的標籤。對於有諾獎崇拜的中國人來說,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吸引力或許更大。
百度百科對「切爾諾貝利」這個詞條有著這樣的解釋: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前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發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大約有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輻射。後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事故導致32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的長期影響而致命或患的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
爆炸後的切爾諾貝利4號反應爐
而這本書里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故事,他們發生了什麼。
打開書的第一個篇章叫做序幕,這裡面只寫了一個故事《孤獨的人聲》,文中講了一對新婚夫婦,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就是由此開始:
他開始變了,每一天都判若兩人。灼傷開始在外表顯露,他的嘴巴、舌頭、臉頰,一開始是小傷口,後來愈變愈大。白色薄片一層層脫落……臉的顏色……他的身體……藍色……紅色……灰褐色。那些都是我的回憶!無法用言語形容!無法以文字描述!甚至至今無法釋懷。唯一拯救我的是一切發生得太快,根本沒時間思考,沒時間哭泣。我好愛他!我以前不知道自己有多愛他!我們才剛結婚,走在街上,他會抓著我的手把我轉一圈,不停吻我,路人都對我們微笑。
一位懷著孕的妻子經歷著自己心愛的男人經受著輻射逐漸變化的過程,她照顧著她心愛的男人,她的丈夫去世兩個月之後她生下了他們的女兒。但是她的女兒先天性心臟病和肝硬化,她看著自己的女兒火化變成骨灰。
她經歷了丈夫女兒的去世,可她告訴我們的故事還是關於愛情,關於她的愛。
我沒有辦法在這篇文章里寫下那麼多書中的細節,但是我記得書里描寫的一個又一個細節:官員為了陞官只告訴民眾這是一場爆炸;有良知的科學家以散布謠言而被停職;事故發生之後關於核能、輻射、廣島長崎原子彈甚至包括X光線的書從蘇聯各大圖書館裡消失了;當歐洲其他國家檢測到了超標輻射指數時,蘇聯政府依舊在愚民。
這些故事是我們沒有辦法在官方歷史上所看到的,我們能看到的只是數字,死亡數字、受傷數字亦或是每五個白俄羅斯人就有一個來自於輻射區的比例。一千萬人的死亡只是數據,一個人的死亡則是悲劇。遺忘歷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可以忘記經歷了什麼,甚至重新開始生活。但是腳下的土地曾經流淌過的血液,曾經散落的屍身卻提醒著我們,這些人和你我一樣,不過是惶惶度日的民眾。
我們不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災難,只是我們缺少記錄下這些災難的土壤。我們不是沒有人去嘗試,只是我們還不被允許寫下這些故事。
還好,我們聽到了這些來自於切爾諾貝利的聲音;還好,除了死亡,我們還能談一談愛情。
責編:黃月亮
(部分圖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TAG:媒爍之言 |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我曾離死亡那麼近,那麼需要愛和幫助,可你卻不知道
※你知道,死亡不存在
※關於死亡,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實?
※關於死亡,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關於死亡,我們是不是了解的太少
※愛情是不可能的,死亡也是
※愛情在死亡面前才最真,瓊瑤卻說她不再相信愛情了
※無論你怎麼想像死亡,它都不是你以為的樣子
※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你從未真正活過
※如果小貓咪不是餓死的,那它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關於死亡,你怎麼看
※我們應一對死亡報以敬畏!而不是害怕!不知死,焉知生?
※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害,還有對死亡的認知
※關於死亡,你要知道的事
※夢露之死:是「知道得太多」還是心碎自殺?她的死亡至今仍然疑雲密布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那麼如何更好的死亡?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無法逃避的死亡!當你遇上這些事情的時候,就一定要小心了!因為那很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