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聊聊周易參同契: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

聊聊周易參同契: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

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呼吸相含育,佇息為夫婦。黃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為鬼,土鎮水不起。朱雀為火精,執平調勝負。水盛火消滅,俱死歸厚土。三性即會合,本性共宗祖。

聊聊周易參同契:子午數合三,戊己號稱五


顛倒圖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子午相顛倒,構成午加子,未加丑,申加寅.........周盡十二位,人的光本來是在上的,惟修鍊時運光下照,如此便構成了顛倒圖式。


正所謂「機在目」,一動而全動,天機一變,而萬物皆變遷。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萬物混淪之時,未有情狀,無有形質,皆為一氣,此無生無死,無死無生,惟借一觀,便得生死,故「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太極始判,遂有陰陽,陰陽既定,故五行出。

依顛倒圖而說,子午數到寅,得九數,丑未數到寅,為八數,寅申數到寅,為七數,以此類推,如果再推,便可得到,午子三,這便是子午數合三的來歷。


為何如此解讀?答案在第四十六章中。


所以在此中可推得太玄數,而太玄數通過大衍術算,又能推得納音,此不細表。


故依河圖數,子水主一,午為火主二,遂得數合三,又子為六數,午為七數,相加得十三,過十同得三數。


戊己如何又合五?坎納戊,離納己,坎離交會的時候,戊己便湊在一起,而天符遁甲於戊,甲己相合化歸於土,余戊在天干第五位,所以戊己數合成了五。

五數可說是非常重要,若是簡單而言,它代表著五行俱全,故而無物不包,如依數理而言,便是最小用於模擬萬物間兩兩差異關係的符號,得用五個,此在數學可證。


如古希臘或古印度諸教,早年皆用四元素說構建體系,有著明顯的缺陷,因為僅用四種元素化成符號模擬不了完整的邏輯關係,這直接導致了對世界的認識產生了偏差與模糊。


當然這種偏差與模糊也衍生出來了古希臘或古印度諸教的特殊文化思想。


古希臘在考慮到氣論時,最初可以說是接近了本原的討論,然而後來又含糊了氣與風關係,實際上使得氣的概念被風的概念給掩蓋了,於是導致了各種混亂。


柏拉圖為了彌補理論上的缺陷,於是又提出來了第五元素,實際上這是走上了歧路。而且顯然西方鍊金術的認識更要晚些,只知是煉製哲人之石的重要的環節,通過哲人之石能使人回歸神性,然而具體是什麼卻是眾說紛紜。

於是有人說是最純粹的銀,又有說是人的精神,又有人說是紅色的粉末。


以致於在鍊金術中,將哲人之石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白色的,一個紅色的,它只能將賤的金屬變成銀,而紅色的才真正能夠將賤金屬變成金,所以又有人認為白色的就是紅色的不完全版。


這個看起來會與中國煉丹術有相似之處,雖然歐洲鍊金術託名甚遠,然而實際上真正的源流是鍊金術深受中國的外丹影響,在唐朝傳到阿拉伯,然後又從阿拉伯傳入到歐洲,這中間的演變產生了許多的變化。


中國的文化中的五行表達時,表達的是一種循環的動態轉變,而並非靜態的元素構成,實際上與西方所理解的元素完全是兩回事,一直到了近代的漢學家對於五行都很難翻譯得當,目前認為最好的翻譯是翻譯「the five changes」,即五種改變。

對丹道了解後,可知這個哲人之石中的銀其實是一種象徵,銀白一片在內修而言就是性光的顯現,而這個與認為精神的一種體現是說得通的。


所以在精神鍊金術來說,會認為哲人石是最高精神和最完美物質的統一體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哲人之石的紅色,等同於外丹術中的紅鉛,它是由銀白中的真鉛變化而來,然而有很多磚家們,將哲人之石與金丹相等同,實際上是腦子壞掉了,因為金丹最後合成的內景是紫金色,與「紅色」完全不同。


換句話說,其實理解西方的鍊金術思路並不難,因為他們將土與五行的土金搞混在一起,然後又跳過了五行中的金,直接轉而求所生的水中金。


同樣的情況也在印度諸教修行法門中出現,而西方在古希臘文化影響發展起來,同樣也導致了殘缺的出現。


比如於印度諸教中,模糊用一空,以為本源,卻未知其本為五行之金,因為金性本空,所謂諸多論法,只不過是將其深刻化。


印度基本上沒有文本,大多經典都是口口相傳,現代留傳下來的印度經典,源頭產生是很早,不過流傳到現在已經有了後來的人為添加與修改,所以基本上能看到五元素說的,大都是商羯羅之後的影響與改造。


之後的印度學說基本以此為主,由於印度一向重視的是感覺體驗,所以印度教中五元素並非是客觀存在,而是觀察經驗的感受合集。


它們是由五種感受所定出來的,如土可以聽摸看嘗聞,水不能聞,但可以聽摸看嘗,火可以聽摸看,風可以聽與摸,但其它都不行,最後一個是空,別名也叫阿卡薩,在19世紀末的西方神秘主義和精神主義中被引用,代表存在而不能被察覺的。


當然這引起了爭論,有一些流派堅定反對認為這第五種元素根本不存在,實際上存在的只有四種元素。


而在印度教的理論里,從現今看到的比如《梨俱吠陀》中的《金胎歌》,可以看到說的是宇宙最早的本源是金卵,諸神從中化育而生,而金胎就是這個宇宙。


可以看到認知範疇的金,這裡是相通的,只是印度體系中,到了金的終極認識後便結束了。這是因為缺乏了對金性深刻的認識,而不能將其與其它平等看待,結果造成了思維上的偏差。


對於這種偏差,顯然是有認識的,所以後來印度教發展出來五元素說後,密教把地火水風空吸收,後來在中國唐密引入中國陰陽思想進行演化,把金與胎進行了二元對立,提出金胎不二。


不過,這樣實際上概念上其實也並無超越,因為這是在龍虎之中,始終在虎上下功夫,把虎再分陰陽,無論在上面如何演變局限性總會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有時候在古印度的流派中,會將空的概念與「極微」相等同,比如勝論派認為因是極微的體現,而產生的果則是極微聚合在一起構成,所以果是不能超越於極微的構成的,這個極微有點類似於原子論,並且古印度流派中認為極微恆常。


這就導致了矛盾,所以佛教中《成唯識論》指責說,如果有極微是非實有的, 構成的果那也是非實有,如果極微是實有的,它就不可能恆常,並且如果極微可以組成而成的東西可以被感知,極微就應該被感知,還要極微這種概念幹什麼?


因為當時的認識有限,這種批評確實讓勝論派很鬱悶,所以勝論派後來乾脆把神拉了進去,說這都是由神賦予的變化,反而將原來勝論派的客觀認識給毀了。


從現代來看,其實可以很敏銳的抓到問題所在---雖然極微並不能等同於最本初非實體存在,然而這並不代表它後面的推演是錯的,因為它完全可以作為一個中間形式的存在,極微本身還可以由其它東西來構成。


所以說勝論後來走上了誤區,是很可惜的事。


而《成唯識論》中的批評是針對極微這個概念不夠足以解釋一切,但是對極微的後期組合產生更大實體的概念卻無法否定,並也在現代得到了證實,所以這種進行全盤否定顯然是不對的。


現代一樣不但認識到原子的存在非常重要,而認識了更細微的粒子存在,也非常重要,而這些其實是屬於勝論認識範疇的部分。


包括現代新發現證明存在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其實都是對極微一種認識的體現,並且解決了極微從非有到實有之間的矛盾的部分問題,即物質擁有質量是可以通過希格斯場而獲取,從而由無質量變得有質量,從不佔據空間而變得佔據空間。


雖然佛教並不能認識到極微論正確的一面,當然這個站在佛教的立場本身並不認為是錯的,因為佛教自身講究的都是感受為主,基本上都是在探索人與心的關係,力求從中尋求一種精神上的解脫,所以並不重視對於對現實物質世界的了解。


另外,勝論走上偏差之路,其實從歷史上看是必然的,因為印度種姓制度極其嚴苛,低種姓升高種姓要七代連續通婚才有可能,這就直接導致了對輪迴之苦的認識極深。


這不像在中國的環境,公元前4世紀商鞅變法之後,即使是寒門出身,只要肯讀書做學問,或有才幹,或有特長,便有機會翻身。


而在印度只能藉助宗教修行的手段,修行好了來世可以轉生入更高的種姓,或者在宗教內做出一番成績,雖然改不了種姓,但待遇會大大得到改善。


所以在印度的觀念里,更多的想法是「如何逃離」,這就構成了尋求解脫的原始動力所在。


然而在中國則不一樣,道家修行中,更喜愛重視逍遙自在,一面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邊慢悠悠地修行。


在說修行時,更喜歡說道家,而不是道教,這是因為在古代入教這種事,並不是非常受重視,教只能說是一個組織形式,而大部分人來修道,嚮往的是道,而不是教。


這也是道教歷史發展中,一直特別不像宗教的原因,並且教義也不會像一神論靠攏,比如說度人這回事,像佛教之類的度,是要拉人入皈依,拉人入教,這是真正的宗教做法。


而道教則相反,非常接受多元化,只有對於真心求道的,才有師徒傳承相授的模式,而在這之外的,無論是信眾還是其它什麼,並不在意你到底是跑去拜拜城隍,還是跑去拜拜菩薩,反正在道教看來都是神,沒有什麼區別。


這種重道不重教的模式,自然是有弊端的,如唐末到宋初,竟然會導致河圖洛書及先天諸圖的失傳,假如有一個嚴密的道教組織輾轉相承的話,不至於如此。


後來元初邱祖在立全真教時,非常重視教的概念,從後來的歷史來看,這種組織形式確實是很成功的,頗得整個道教界認同。


根據義大利道教學家莫尼卡研究,清朝大批有民族氣節的儒生和文人拒絕與清廷合作,紛紛加入全真,在這個過程中,在正一的隱士們的幫助下立了龍門譜系,讓道教得到了傳承。


這說明道教中的全真與正一,雖然在理念上有分歧,不少教法上,看起來雖有矛盾,然而又是統一的。


從這個關係的投射,又可以看到道教的水火二道,水火本來是相衝的,要使得它們相合,就要需要用木,構成水生木生火,而巽卦為木,其主呼吸,所以是它們相合的辦法便是呼吸相合育,於是就在一起成了相配。


而子午與戊己合在了一起,這便是三五既和諧,所以這裡指明了水火之要,是通過呼吸來調攝,內在其實還構成了五行相生的模式,不過這得在後面的章節中說了。


是如何調攝?這個呼吸是一個象徵,它象徵著天地的運轉,常人是吸時氣入,呼時氣出,無有升降,而修鍊之士,要「呼接天根,吸接地根」。


天地根在哪裡?所謂「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先天的修鍊自然要先得玄牝之門,玄關開了後才能進行,而有一種後天修鍊辦法是這樣的,吸氣時,意落入下丹田,然後呼氣時,意又升到中丹田,如此往複來回。


這個辦法看起來簡單,然而曾經有位武術家,自小身弱,備受人欺,就是通過這辦法練,並且半夜起來偷偷練武,半年以後,變得身強力壯,後來成為一代武術名家。


當然這方法還有許多變種,這功法自然是後天的修鍊,與先天中的上下接天地根並不是一回事,不過它理一樣的,久練了自然也能從有為而至無為,並且有強身健體之效,這是一個好功法。


它擴展的路線先從下丹田到中丹田,氣感強後,再從下丹田到喉,再用喉到會陰,再從會陰到湧泉,再從湧泉到百會。


練通了喉這條線,才往下氣至會陰,因為氣起會陰時很容易勾起的淫慾,尤其是氣血旺盛後會導致不受控制,以致於功敗垂成。


而會陰能氣至後,下一步就是要先至湧泉,如果直接讓氣上升百會,會導致高血壓,而湧泉穴卻有降壓的作用,所以是先至湧泉。


這種功法需要有耐心,需要靜心,如果急於求成,很是容易出偏。


還有些是胡搞的,比如才在下丹田與中丹田有上下往複的氣感時,就開始惦記著搬運周天了,然後練氣就會很容易出現問題。


但也有它的優點,如果靜得下來,耐得住性子,這個功法無時無刻都能習練,如果再配以一些技巧,又能勾動身中三味真火,不過這又是其它的內容了。


如果不能做到上下皆一氣往複,就不要考慮運周天,也更不要想著積累多少氣,氣多氣少這些並無意義,因為練來練去都身體中的後天氣,胡亂搬來弄去,反而會將身體搞一團亂。


有人覺得這個氣可以用來給人治病,或是可以用來達到一些其它目的,於是運氣拍磚碎石,用氣外放療人疾患,這些應當禁止,有一次就有兩次,多了必然耽誤功行,且傷害身命。


」真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成真」,不積累何以成真?


這個後天的功法,看起來也不高級,然而就是那麼普通的功法,正所謂「道質樸」,踏實練好了,配合心神合一的法門,能夠生真息,而真息便是先天的關鍵,當知曉天地往來之所時,用真息依法便是了。


戊土便是黃土,它是產金花之處,流珠便是汞,為什麼又說流珠是水之子?因為金為水之子,汞為金之魄。


土克水,所以土為水之鬼,以土鎮水,則水不能起,而火之精,名為朱雀,也就是汞,與水相混合,當水中鉛生時,鉛能將汞制住,水因土鎮住不起,便能混合在一起熬煉了。


前文有說「白虎為熬樞」,同於此理,因水不起,所以水盛火自消,於是俱歸於土,於是三性會合在一起,然後便能歸於戊己。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陰符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聊聊周易參契:金本從月生,朔旦受日符
聊聊周易參同契:二八應一斤,易道正不傾
聊聊周易參同契:陰神、陽神、身神及出體
聊聊周易參同契:心歡而意悅,自謂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
聊聊周易參同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TAG:道家陰符文化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聊聊周易參同契:二八應一斤,易道正不傾
聊聊《周易參同契》(一)
聊聊周易參同契:補談
聊聊周易參同契第三十一:剛柔迭興,更歷分布
聊聊周易參同契第三十:坎男為月,離女為日
聊聊周易參同契第廿九:河上奼女,靈而最神
聊聊周易參同契: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聊聊周易參同契(四):朱子尋河洛
聊聊參同契(二):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聊聊周易參同契(五):追尋先天圖
聊聊周易參同契:耳目口三寶,閉門無發通
聊聊周易參同契:動靜有常,奉其繩墨
聊聊周易參同契:世人好小術,不審道深淺
聊聊周易參同契:文字鄭重說,世人不孰思
聊聊周易參同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聊聊周易參同契:陽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
聊聊參同契(三):京房體系
聊聊周易參同契:玄冥難測,不可畫圖
聊聊周易參同契:建木通天地,妙道由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