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什麼叫意境?要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也不是那麼容易。我在五十年代末,結合寫生創作的體會,寫了《漫談山水畫》一文(見《美術》59年5期)。內中談了點山水畫的意境和意匠問題,這裡我再簡略談一下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意境是什麼?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做意境。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藝術從生活中來,但它不等同於生活,毛主席講藝術與生活的辯證關係,生活是藝術唯一的源泉,藝術來源於生活,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但藝術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可以而且應當比實際的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就是說,藝術又要求對生活進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想化、從而創造出比現實更美好、更富有詩意、更理想的藝術境界,創造出革命時代新的意境。這是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最基本的一條,也是其他的創作方法所不及、難以充分達到的。


千餘年來,中國山水畫為什麼那麼發達,這與河山壯麗分不開的。中國向來把江山、河山、山水作為祖國的象徵或代詞。毛主席詞:「江山如此多嬌」,這「江山」就指的祖國。宋岳飛說:「還我河山」也是指的祖國疆土。我們在山水畫中描繪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其主要思想在於歌頌祖國、美化祖國、把熱愛祖國的感情感染給廣大的人民。


藝術家選擇物象必須是很嚴格的。要選擇生活中最美好、最典型的部分入畫,一幅好畫是精萃事物的集中。石濤說:「搜盡奇峰打草稿」,當你走遍了名山大川,才能從萬千氣象中取材,精萃而集中地反映出祖國河山的壯麗。再舉一個小小的例子:你站在嘉陵江邊看來往船隻絡繹不絕,用電影機拍攝千百隻,我看真正能入畫的可能只有極少的幾個。因為要選擇能表現船的結構的最好角度和一定風向中行駛疾徐的動態。若是幾船並行,更要表現出相互呼應協調而不混亂的關係。這雖是小小的點景細物,經過加工也能引人入勝,把人引入藝術的境界。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有人畫船,形象象一個側面的盤子,變成一個簡單的符號,其實他並沒有畫船,只像是寫一個船字,觀眾看了甚至毫無感覺。以上不過舉了個小小例子,其他畫山、樹、雲、水……無不如此。作者對描畫的物件,必須要有深入的研究,有嚴格的選擇、有充沛的感情、有高度的加工。絕不能把描寫物件變成說明性的圖解或地理志,使觀者看了索然無味、無動於衷,這樣當然談不上什麽意境。


繪畫藝術要有意境,畫畫時首先作者自己要有充沛的感情,畫祖國河山就要反映出對祖國河山無限的尊崇和熱愛。要進入境界,感情要進去。我怕人看我畫畫是個人習慣,我感覺有人看,站在旁邊,就會使我精神分散。


意境,既是客觀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反映,又是作者自己感情的化身,一筆一划既是客觀形象的表現,又是自己感情的抒發。一個藝術品,藝術家不進入境界是不會感動人的。你自己都沒有感動,怎麽能感動人的。你自己都沒有感動,怎麽能感動別人?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有些著名的戲劇演員,站在台上一動不動,一句台詞沒有,但卻渾身是戲。因為他們的精神已進入了藝術境界。我有一次看京劇《長板坡》,劉備吃了敗仗,在當陽道上露宿。當時劉備身邊坐著甘、糜兩位夫人。這時兩位夫人都是既沒有台詞又沒有動作,但是我看糜夫人一身都是戲,而甘夫人一點戲也沒有。糜夫人抱著小孩,使人感到是在戰場上風塵僕僕,精神疲憊。而甘夫人完全走了神,使人看到的已不是甘夫人而是化了裝的演員。她這時可能想著下妝後趕快回家買菜、接孩子……


我以前看過余叔岩的戲,他化好妝、戴上髯口,對著鏡子靜靜地坐著,一句話不說,沒有出台就已進入了境界。梅蘭芳說過,程硯秋演「竇娥冤」,梅蘭芳在後台見他面帶憂怨之氣,完全浸沉在藝術境界之中。話劇演員金山演戲之前,白天一天不出門,在醞釀情緒。所以說,藝術要通過藝術家深厚的感情,正確地反映客觀世界。而有些演員在後台又說又笑,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兩個青年,一邊寫生、一邊聊天。沒有進入境界,戲演不好;畫也是一定畫不好的。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意境的創造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我在畫水墨山水時,感覺到自己就象進入戰場,在槍林彈雨中。因為畫在宣紙上不能塗改,所以一點疏忽差錯都不行。每一筆都要解決形象問題,感情問題,遠近虛實、筆墨濃淡等問題。要集中全力反映客觀世界的實質,創造出有情有景的藝術境界,不是容易的事。正如前人所說「獅子搏象」;要全力以赴。


所以我認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沒有意境或意境不鮮明,絕對創作不出引人入勝的山水畫。為要獲得我們時代新的意境,最重要的有幾條;一是深刻認識客觀物件的精神實質,二是對我們的時代生活要有強烈、真摯的感情。客觀現實最本質的美,經過主觀的思想感情的陶鑄和藝術加工,才能創造出情景交融,蘊含著新意境的山水畫來。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表現意境的加工手段,叫「意匠」。在藝術上這個「匠」字是很高的譽詞,如「匠心」、「宗匠」等等。對藝術家來說,加工手段的高低關係著藝術造詣的高低,歷代卓越的藝術家沒有不在意匠上下功夫的。杜甫詩云:「意匠慘澹經營中」,又云:「平生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慘澹經營,寫不出感人的詩句,死了都不甘心,這是何等的精神。賈島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本來「敲」字想用「推」字,反覆吟詠,猶豫不絕,後來還是韓愈給他決定用了「敲」字,「敲」就有聲音了,更能傳達出月夜幽深空寂的意境。千百年來,這推敲二字竟成了人們斟酌考慮事物的習慣用語。賈島另一首詩:「夜吟曉不休,苦吟神鬼愁,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改為「過」,又圈去,改為「入」,又改為「滿」,……如此經過十多字的推敲選擇,最後才決定用一個「綠」字,非常形象生動,不但盎溢著春意,而且繪出了色彩。我不懂詩,但從這些詩句來看,我們的前輩藝術家對於意境創造、意匠經營,一字一句、一筆一畫,反覆琢磨,真是嘔心瀝血,所下的苦心是何等驚人!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在世界藝術中,我國繪畫藝術以講究意匠著稱。意匠加工在繪畫中,簡單說來不外是選材(選出最精萃部分),剪裁(去蕪存菁),誇張(全力強調主題)筆墨和構圖等。


以上幾點,前邊已略略說過,現在就對構圖問題多說幾句。


意境高低、能否引人入勝,構圖關係很大。灕江的山水甲天下,如不苦心經營,構圖卻很不容易搞好。灕江兩岸都是如筍的尖峰。你坐東岸畫西岸,下邊是江;上邊是山。你坐西岸畫東岸,也是下邊是江;上邊是山。有人畫了二十層山,感到只有一層,只能得到水平線上一排景物,顯得非常單薄。江山堆砌,沒有曲折、深度和層次,看來也很平常,不是好構圖。


紙是平面,上下推壘,左右分列都很容易,但表現出前後縱深,就要苦心經營。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宋郭熙主張山水畫要使人彷彿身臨其境,他強調山水畫「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正因為如此,他十分重視畫面的深度:畫遠山遠林都是很認真的,畫兩棵樹,後面又插一棵淡樹,使人從近樹透過去能見到遠樹,有縱深感、很豐富。石濤畫遠山遠樹也都有交待,能透進去。


《清明上河圖》是手卷、一般這樣的畫,構圖上容易形成一字排列。但是這幅畫一點不使人感到平。景物安排巧妙,角度靈活多變化,一開始,那些路、村莊、街道都可以深進去。畫船,在平列的船,也有縱置的船,把水面推遠過去,有空間,這種構圖自然引人入勝。


古代這些傑出的作品證明,構圖取景不能僅僅看到上下左右,主要應該看到前後。要不怕麻煩東跑西轉,最好能找出一個上下左右前後可以連接起來的角度,形成一個明確具體的空間深度,其中還要有些曲折和穿插。


「似奇而反正」是中國字畫結構的規律,同於西畫的變化中求統一的構圖法。奇是變化,正是均衡。奇、正相反相成,好的構圖要在變化中求統一。比如說畫面一邊東西很多很實,一邊東西很少很虛,但看起來不偏不倚均衡統一。所以說好的構圖象一桿秤。秤上稱五十斤柴草,體積很大,另一邊是秤鉈體積很小,但提起來兩邊均衡。


山水畫表現的景物比較大,相對說,透視關係不能大。你要畫泰山,但你近處有一棵小樹,按透視來看,它可能比泰山還高,這怎能表現出泰山的雄偉。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常常在一些拙劣的風景照片中看見這樣的構圖。所以畫大場面時要把透視關係縮至最小,最好把中景作為近景,這樣遠近大小差別就會減少。


要在最小一張紙上,表現出最大最豐富的內容。一張紙與大自然相比,即使是一張丈二匹,也仍然是很小的。因此要珍惜畫面。我常說一寸畫面一寸金。內容值得用一寸的地方,決不能讓它佔一寸半。有人作畫,讓極不重要的部分如不起什麽作用的地坡占很大面積,或留出毫無意義的空白,因而縮小了主要部分,使它不能儘量發揮,這都是不懂構圖法的。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中國畫對於構圖、有極為精闢的見解。如「經營位置」,就是獨具匠心的構圖法,也是形成中國畫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與西方繪畫的構圖法大不相同。一般說來,西方繪畫總有一個固定的立腳點,只能把視野所見的東西收入畫面(當然有時也有些集中、變化),而中國畫創作,可以全然不受這個限制而大大超脫了固定的立腳點、超越了一定的視野範圍。當你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獲得了一定的意境、有了一個中心思想內容時,可以把你經年累月所見所知以至所想全部重新喚起,只要是與這中心內容有關的,情調一致的,都可組織在一幅畫里。因此中國畫常常可以反映出極其廣闊宏偉的內容,如前面所說的千岩萬壑、層巒疊章、千里江山、萬里長江,同時出現在一幅畫面之中,使人站在這樣的畫幅面前,感到祖國河山的壯麗偉大,引起熱愛祖國的感情。


藝術決不是某一事物的圖解和說明。它是藝術家在深入生活中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強烈的感受;在不能自己的激情下,通過了高度的意匠加工創造出的珍品,從而把人引導到這藝術境界之中,得到深刻的感染。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記得我童年時期聽了程硯秋的戲曲,他那獨具風格剛勁委婉的唱腔、韻律,在我耳邊迴旋數月不絕,當時情境,至今難忘。杜甫贊李白詩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藝術經過意匠加工,千錘百鍊,爐火純青,達到「詩美」的境界、風雨鬼神都為之驚心落淚,何況是人。藝術動情力之大,感人之深,以至於此。


中國山水畫的藝術實踐和理論,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是無比豐富的藝術寶庫,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認真總結,認真探討,以便繼承與發展。我自己讀書不多,學習不夠,頭髮白了,感覺自己還是個小學生。「七十始知已無知」、「白髮學童」,這不是謙詞。真理只有一個,規律是無窮盡的,追求真理和探索規律的道理和具體實踐都不是絕對的,它將因各人的條件不同而不盡相同。從大處看,往遠處看,只要致力於尋求真理,殊途可以同歸。以上所講的,不過是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點點滴滴,作為個人的體會,偏頗和錯誤更是不可避免的。俗話說,「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些談話,假若其中某一點或某一句話,對學畫的青年同志有所幫助,也就是我最大的願望了。至於謬誤之處,還請指正。

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吳冠中 橋之美
大寫意與中國畫的大師之路
鍾繇,你的小楷也太美了!
盤點書畫史上那些最著名的父與子!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創意@肌理》水墨·意境
意境:山水畫的靈魂
感悟盆景創作的意境美
水墨·意境
欣賞 水彩畫的意境
李可染:山水畫的意境
《創意@水彩》飄逸的意境,蘊藏著深厚的功底
探尋國畫山水的詩意空間和美學特性:意境
《創意@繪畫》她畫的水彩意境美,實在是太迷人!
中國人才懂的意境,寫意山水!
意境,中國畫的題款藝術
水彩畫中透出的中國水墨意境
淺談中國畫意境的構成
董其昌的創作,是文人畫追求意境的典範!
情景交融——淺談盆景意境的創作
藝術 中國畫的意境
詩歌的意境
意境中的普洱
松樹山水畫,意境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