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古人為何稱雞為「五德之禽」

古人為何稱雞為「五德之禽」

(作者:吳裕成,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雞有「德禽」美名,源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文、武、勇、仁、信,五種德行俱備,評價著實不低。


「頭戴冠者文也」,由此雞得異名「戴冠郎」。古時官帽,文為冠,武為盔。公雞紅色的雞冠高聳,讓人想到文冠。冠、官諧音,將雄雞和雞冠花繪為一圖,叫「官上加官」,為民間常見的吉祥圖案。

「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這是雞為德禽的兩項說詞。古今鬥雞風俗,將這武和勇並用了。雄雞的神經系統如弓弦,被雄性激素拉得滿滿的,好鬥,爭強爭勝不示弱。鬥雞賞心悅目嗎?那簡直是慘烈的刺激。相傳夏朝已有鬥雞之戲。據《史記·魯周公世家》,鬥雞掀起的狂熱,甚至演成政治風雲的變幻。



古人為何稱雞為「五德之禽」



(早在夏朝,中國就有鬥雞之戲,圖片來自網路)

雞為「德禽」,另有「仁」、「信」兩條,古人較多提的是後者:「守時不失者信也」。《莊子》形容性急的人,說他看到雞蛋立刻就希望雛雞長成報曉的大公雞,所謂「見卵而求時夜」。時夜為雞的別號。精彩的還有「燭夜」,晉代《古今注》:「雞,一名燭夜。」著此「燭」字,稱讚雞守時,誇它如不眠的燭火一樣,燃盡夜黑。


《周禮·春官》列有雞人一職,雞人有兩大職責,掌管供辦雞牲和報時。後來,宮廷中專司更漏者稱為雞人。


雞啼鳴,還留下了聞雞起舞的佳話。故事見《晉書·祖逖傳》。一日之計在於晨。聞雞起舞,被用來形容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


編輯:李銀慧


新媒體編輯:姚迪

本文系原創作品,商業合作及轉載請聯繫jiangq@cast.org.cn 投稿請聯繫 zhaocui@cast.org.cn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美萌!敢不敢打個賭,你不知道長頸鹿竟有這麼多種!
知力精華1月刊上線:雞年說「雞」,重識「五德之禽」
OMG!給細胞拍「彩」照
知力精華2017年1月刊上線:雞年說「雞」,重識「五德之禽」

TAG:知識就是力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帝王為何稱為「九五之尊」?
「三寶」為何稱之為是寶
古人為何稱妻子為「內人」?
為何稱中醫為「岐黃之術」「懸壺濟世」,醫者自稱為「杏林中人」
古代房事為何稱為「雲雨之歡」?
樊瑞為何稱「混世魔王」的傳說
蒙古人為何稱大清皇帝為黑契丹可汗?
古人如何稱呼父親?
古人如何稱呼自己或他人的「小老婆」?
佛教為何稱別人為「施主」?
古人為何稱妻子為「內人」,李敖說「內人」是妓女?
二戰時期這些德國女兵為何稱之為「軍官們的床墊」?
「老佛爺」似乎就成了慈禧的專稱,慈禧為何稱「老佛爺」?
我國古代罷官為何稱為「解龜」
拳王他第一!為何稱「美國鄒市明」?鄒市明咋不叫「中國沃德」?
古代皇帝如何稱雄後宮佳麗三千
古代 大臣是如何稱呼皇帝?
道教為何稱為「忠孝之道」
上古四大神獸排名墊底的玄武是什麼來歷 後世為何稱其為北方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