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刀鋒」一詞出自印度教聖典《迦托·奧義書》:「剃刀邊緣無比鋒利,欲通過者無不艱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贖之道難行。」

《刀鋒》在毛姆的作品當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因為這是他唯一一本以自己真名作為敘事者的小說。在《刀鋒》這部作品中,毛姆通過講述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的生活故事,帶領讀者追尋著幸福的意義。幸福究竟是什麼?相信讀過書之後,每個人都會在心中得到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


文章摘自 《刀鋒》導讀


上刀山做自己


鄧鴻樹

《刀鋒》出版於一九四四年,是毛姆晚期最知名的小說。他自一九一五年發表代表作《人性的枷鎖》,當時已活躍於英美文壇三十餘年,以許多具有異國風采的短篇故事與膾炙人口的劇作聞名於英語世界。


毛姆寫《刀鋒》時年近七十歲,算功成名就,可依照自己的意思盡情創作。小說初稿完成後,他於信中寫道:「寫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樂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我終於可以一吐為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作家寫得盡興,讀者反應也超乎預期地熱烈。《刀鋒》描寫「英國人眼中的美國人」,美國讀者特別捧場,出版首月在美國就狂銷五十萬冊,令毛姆很有成就感。他在信中對侄女說:「這把年紀還能寫出一部如此成功的小說,我感到十分滿足。」福斯公司很快就以高價買下電影版權,兩年後推出改編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提名,並勇奪「最佳女配角獎」,更加打響原著小說的知名度。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還是只能可悲地任憑命運擺布?」主角拉里在未婚妻面前說出內心的疑惑。這位青年為何忽然解除婚約,放下一切,到海外過著不務正業的放逐生活?這就是《刀鋒》的故事。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年輕時的毛姆


本書具備毛姆作品的代表元素:強烈的自傳性、劇中劇的多重敘事手法、遊走的地理背景、露骨的情慾、禁忌的題材,以及對社會邊緣人的紀實描寫等,文筆淺顯,展現典型的毛姆風格。


與毛姆其他作品相較,《刀鋒》的地位尤其特殊,因為,這是他唯一一本以自己真名作為敘事者的小說,說故事的作家就叫「毛姆」:「本書集結了我對一位男性友人的回憶。」書中人物雖都「另取其名」,情節為避免枯燥有所增添,可是,內容卻「毫無虛構」,都是源自毛姆與友人的親身經歷。本書既像傳記,也像回憶錄,情節更如小說般精彩。因此,毛姆開宗明義指出:「我之所以稱其為小說,純粹因不曉得還能怎麼歸類。


生命的大哉問

本書題詞揭示,「刀鋒」一詞出自印度教聖典《迦托·奧義書》:悟道之途艱辛困難,如同跨越鋒利的剃刀。若救贖之路必經刀山,找到答案的代價為何?這就是故事主角拉里心中的疑惑。若真有人在刀山上找到答案,那該如何看待山下的俗世呢?這就是毛姆撰寫本書的因由。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拉里服役於空軍,有次出任務遭遇空戰,軍中最要好的同袍犧牲生命救他,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的未婚妻是芝加哥豪門千金,對婚姻與事業早有安排。無奈,拉里退伍後,完全變了一個人,不上大學,不結婚,也不願就業,執意獨自到巴黎遊覽。


拉里出身卑微,雙親早逝,從小被一位醫生收養,得以躋身上流社會。不過,他不願追求崇尚名利的美國夢,戰時經歷讓他省思生命的意義:「我想確定究竟有沒有上帝,想弄清楚為什麼有邪惡存在,也想知道我的靈魂是不是不死。


此大哉問與他的飛行經歷有關:他在浩瀚無垠的天空中高飛,想要「遠遠超越世俗的權力和榮譽」。可是,戰友之死讓他驚覺生命之無奈與不可超越:「上帝為什麼要創造邪惡呢?」他於是拋下親友,到歐洲遊歷,一路自我充實,最後卻對西方宗教哲理感到徹底失望。後來,他遠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師的靜修院受到啟發,頓悟了生命的真義。

亂世的眾生相


毛姆並未寫出一本說教氣息濃厚的傳道書,而是秉持小說家的敏銳觀點,冷眼旁觀生命的沉重,並以遊記的輕鬆口吻與言情小說的情節,層層包覆令人不勝唏噓的人生真貌,這是《刀鋒》最成功的地方。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毛姆與丘吉爾(左)


故事主軸建立在拉里與未婚妻伊莎貝爾的觀念衝突之上。伊莎貝爾認為追求知識「聽起來不太實用」,投入職場才是男人應盡的責任。她對滯留巴黎的拉里說:「你是美國人,並不屬於這裡……歐洲玩完了,我們是全世界最偉大、最強大的民族。」拉里為「解答明知解決不了的問題」,拒絕成家立業,實在不成體統——「男人就該工作,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才是造福社會的方法」。


若伊莎貝爾代表實用主義,她家財萬貫的舅舅艾略特則象徵著物質主義。這位美國大亨常年在歐洲揮霍,捐錢助人只為掩飾對生命的無知;在歐洲置產過著浮華生活,也僅為麻痹對死亡的恐懼。毛姆眼中的歐洲,充斥著許多沉淪與腐化的人物,故事的最後,在法國蔚藍海岸發生的那場駭人命案,更加深化了美麗世界的醜陋。


《刀鋒》背景設於一九一九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是現代史最動蕩的年代。書中所刻畫的眾生相,顯然都是亂世的產物。這段歷史期間,歐洲許多國家都有戰事發生,斯大林、希特勒等強權崛起,大英帝國衰退,西方社會問題嚴重。書中人物遊走於巴黎、倫敦與其他歐洲大城,雖不見戰火餘燼,實已悄然捲入另一撥歷史巨變。


相較於歐洲不安的局勢,兩次大戰期間,美國逐漸壯大,成為繁榮國家。不過,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市崩盤,造成長達十年的經濟大蕭條,引發嚴重的政經與社會問題。當歐洲動亂之際,追求功利的美國夢也逐漸顯露醜惡的一面。一九四九年阿瑟·米勒發表《推銷員之死》,推銷員的長子堅持做自己、不做美國夢,實與同時期的《刀鋒》有異曲同工之妙。


沉默的結局


現實生活里,毛姆與拉里一樣,心底都有沉重的秘密。毛姆雖結婚生子,卻多年隱藏同性戀的身份。同性戀在當時的英國是可受公訴的罪行。一八九五年,毛姆二十一歲時,劇作家王爾德因同性戀受審,遭受極大屈辱。此事對毛姆有深遠影響,日後他善於處理不倫、醜聞、肉慾等違背道德的禁忌題材,其創作動機應出自內心深層的吶喊。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毛姆與他心愛的傑拉德·哈克斯頓(Gerald Haxton)


毛姆為逃避英國社會與文化的壓抑,長年旅居國外,甚至定居於法國蔚藍海岸的小鎮。他對東方文化很感興趣,可能是因為東方對身體與慾望的看法,有別於講求原罪的西方。


一九三八年,毛姆為親身了解印度教的內涵,特地遠赴印度搜集資料,並前往金奈附近一處靜修院,拜見聖哲拉馬納·馬哈希。等待期間,毛姆突感身體不適,當場昏倒。馬哈希得知這個消息,前去探望,不發一語與毛姆對望半小時。聖哲最後說:「沉默也是一種對話。」毛姆深獲啟發。


拉里「漫長的旅程,起始於對邪惡的叩問」。他在亂世中尋求生命的意義,在遙遠的東方接受靜思的洗禮:「象神大師常說沉默也是種對話。」他懵懂求知期間,經歷男女荒唐事;悟道後,計劃返回美國,「回去過活」,可是,竟「從此無消無息」。拉里是否與作家一樣,內心深處都有掙脫不了的束縛、俗世眼中不可告人的「邪惡」?


有些疑問「可能原本就沒有答案」,這應是毛姆最後無法論斷拉里功過的緣故:「拉里的故事到此為止,固然不盡完美,我也莫可奈何。」對讀者而言,也是如此。《刀鋒》結局沉默的餘音中,人性的枷鎖再現,無從解脫。


全新「麥田」版譯本,專文導讀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毛姆


唯一一部以自己的真名命名敘事者的長篇小說


美國出版首月狂銷50萬冊


一本我們在20歲,30歲,40歲


都應該用心去讀的書


《刀鋒》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是毛姆四大長篇小說代表作中最後一部,小說初稿完成後,他說:「寫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樂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我終於可以一吐為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刀鋒》出版首月,就在美國狂銷五十萬冊,兩度被改編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提名,並勇奪最佳女配角獎。


本書背景設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1919年至20世紀40年代),小說主人公拉里一戰時服役於空軍,曾在浩瀚無垠的天空中高飛,想要「遠遠超越世俗的權力和榮譽」,戰友之死讓他驚覺生命之無奈與不可超越。退伍後,拉里不上大學,不結婚,也不願就業,拋下親友,到歐洲遊歷,最後遠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師的靜修院受到啟發,頓悟了生命的真義。


本書是毛姆唯一以自己真名作為敘事者的長篇小說。書中人物雖都「另取其名」,內容卻「毫無虛構」,都是源自毛姆與友人的親身經歷。

最會講故事的作家,為何用自己的真名講這個故事?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國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公認的20世紀「用英語寫作的,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月亮和六便士》《刀鋒》《人性的枷鎖》《尋歡作樂》等。


毛姆於1874年1月25日生於巴黎,從小在法國生活,8歲喪母,10歲喪父,後被倫敦的叔叔收養,進入坎特伯雷國王學院。1892年,毛姆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後於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醫五年,這一期間,他對社會底層生活有過直接了解,這對以後的寫作影響極深。


1944年,長篇小說《刀鋒》出版,引起強烈反響。1946年,毛姆回法國定居。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國里維埃拉去世。


毛姆一生遊歷甚廣,著述亦豐,共創作長篇小說十餘部,戲劇約三十部,短篇小說一百多篇,並著有大量評論、隨筆、遊記等文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有疑 的精彩文章:

我孤獨像一個人類經過另一個人類
「段子手」蘇東坡
經典重讀 我的國文啟蒙
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嗎?
看完這篇你便基本了解了洛可可風格

TAG:讀書有疑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才是最會講故事的孩子
一個很動人的故事,教會我什麼叫做愛!
如何講一個故事中的故事中的故事?
未解之謎,這個故事是一個朋友的真實故事
約會技巧:怎麼講一個好的故事?
這些回家的故事,哪一個會讓你流淚?
聽老人們講的農村真事鬼故事,絕對的真實,見鬼事件
當個會講故事的好爸爸
我要做的,是不斷更新自己的故事
那些人類與動物之間最為感動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看的我想哭!
旅行有個毛的意義,聽多了故事才明白,一切都在於我們自己的態度
真的有鬼嗎?我講幾個聽來的民間靈異故事
這樣的恐怖故事真是好不做作,和外面妖艷故事不一樣
鬼故事:自己做不到的,那就叫別人做
講述那些「白事」的故事
他們用這三個故事,暖爆了全聖誕,看完真的有點想家了…
劊子手,一個最邪門的行業,講訴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請一些在臉上紋身的人講了講他們的故事
情人節到了,給你講個污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