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紅樓夢賞析》 ——與《紅樓夢》愛好者和業餘研究者共話紅樓

《紅樓夢賞析》 ——與《紅樓夢》愛好者和業餘研究者共話紅樓

《紅樓夢賞析》 ——與《紅樓夢》愛好者和業餘研究者共話紅樓



作者 孫玉明

在《紅樓夢》的讀者群中,《紅樓夢》愛好者才是最為龐大的一支隊伍,也是造成「紅學」熱鬧局面的主力軍。這支隊伍,成分極為複雜。從年齡來說,上有八九十歲的老人,下有十三四歲的少年,甚至還有八九歲的小朋友。就近幾年的總體狀況來看,六十歲以上的人大多依靠傳統紙媒諸如報刊雜誌等獲取信息;而六十歲以下的人中,堅持傳統的閱讀方式的人數縮減,絕大多數人則主要是通過網路、電腦、手機等高科技手段獲取信息或發表言論。從行業來說,「紅迷」群體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從水平來說,則可以說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其水平高者,可以與專業研究者相抗衡;其水平低下者,則連文學研究的起碼常識都不具備。但無論如何,他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對《紅樓夢》的執著的愛。


所謂「業餘研究者」,是與「專業研究者」相對而言的。筆者在這裡所說的「專業研究者」,主要是指全國各科研院所及高校中從事中國古代小說教學與研究的一些人員,而「業餘研究者」則是以上範圍之外的其他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員,這其中包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界中具備科研能力的所有人。由於工作需要,「專業研究者」往往會開設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課程,或者承擔一些關於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課題,而《紅樓夢》又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優秀代表,所以他們必然要對《紅樓夢》研究的方方面面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在撰寫有關《紅樓夢》的論著時,他們也都非常注重從文獻史料出發,注重《紅樓夢》的版本問題,因而也不會出現什麼專業方面的硬傷。而那些「業餘研究者」則不同,他們雖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是非常棒的專家學者,因為科研需要或興趣愛好而偶爾涉足《紅樓夢》,則根本不注重什麼文獻史料,更不注重什麼版本。例如,某位研究中國古代詩詞的學者,在一個「有關中國古代小說中詩詞研究」的課題中涉及到了不少《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但他在選取這些詩詞曲賦時,卻忽略了《紅樓夢》的版本差異,隨意拿來一本所謂原著便盲目引用。與此同理,其他諸如研究中國醫藥史者,研究中國民俗史者,等等,都莫不如此。


在此我們不得不再次強調一下《紅樓夢》版本的複雜與混亂。過去留存下來的本子,不僅「脂本系統」與「程本系統」差異很大,即使同屬於「脂本系統」的本子之間,文字差別也很大。再加上自從國家放開中國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的出版限制以後,各出版社都爭先恐後地出版此類無稿酬低成本的圖書。尤其是《紅樓夢》這樣的古典文學名著,每家出版社都視為一塊肥肉。二十餘年來,許多出版社及部分古籍整理者們,也大都無視《紅樓夢》的版本差異,出版了大量的《紅樓夢》小說。這些作品不僅質量低劣,錯字病句連篇,而且大量是盜版。倘若這些「業餘研究者」們利用這類文化垃圾作為研究《紅樓夢》的底本,豈不糟糕透頂?因此,《紅樓夢賞析》的前78回「以現存最接近作者原稿的庚辰本為底本,參校現存的其他脂本」,「庚辰本」缺失的64回和67回以及後40回,則以中國書店出版社2011年1月影印出版的程乙本為底本,參校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8月影印出版的程甲本」,逐字逐句進行校勘,希望能夠為這些「業餘研究者們」起到鋪路搭橋的作用。


並且,我們在校勘時,已把認為正確的文字不加說明地直接放在了正文中,而其他版本上的異文我們也盡量附錄在賞析後,以便《紅樓夢》愛好者根據自己的觀點來解讀原文。當然,遇到應該說明根據的,我們也會予以說明。試看如下一例:

原文: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話尤未了,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


賞析:「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戚序本、蒙府本缺「搖搖的」三字,雖然也說得通,但卻缺少了神韻。夢稿本、甲辰本為「搖搖擺擺的走了進來」,絕對不符合林黛玉的形象,而有些像大街上的流氓痞子、潑皮無賴大搖大擺走路的姿態。而「搖搖」二字,則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符合林黛玉「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特點。針對「搖搖」二字,甲戌本有側批特意點明:「二字畫出身。」


當然,由於我們水平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紅樓夢》愛好者與「業餘研究者」們,如果不同意我們的版本抉擇,還可以與我們展開討論。如果你們說得有理,我們就會根據你們的說法加以改進,使我們這個項目能夠不斷得到完善,讓我們一起更好地享用《紅樓夢》這份文化大餐。


歡迎轉發我們的微信訂閱號,您的每一次轉發,都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學刊 的精彩文章:

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3)
《紅樓夢》納入必考範圍!北京高考《考試說明》發布
《紅樓夢》石頭秘境之創造與隱身追蹤
紅塵有多遠-妙玉
透視《紅樓夢》抄本

TAG:紅樓夢學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張芳賜:昆明十里香茶的保護和研究者
代替《清史稿》的新編《清史》問世,將成為清史研究者的必讀書目
「琥珀中的雛鳥」研究者邢立達:讓化石說出自己的故事
真實版《阿凡達》:韓國研究者開發出意念控制烏龜的腦機介面
一篇美國研究者對中國風水研究的論文
三位超級媽媽、學習者、老師、「新手型」研究者周記
搞笑漫畫:星座的資深研究者
歷史趣聞:歷史研究者談西漢諸侯王:像住在「監獄」的富豪
星際研究者,催眠師瑪麗.羅德威爾演講視頻:新人類(上)之一
历史趣闻:历史研究者谈西汉诸侯王:像住在「监狱」的富豪
英國研究者欲用麥田怪圈證明時光機器,人類終於不是井底之蛙
進入「紅網」編輯室後研究者的身份與位置
專訪中移動馮俊蘭:一位女性研究者眼中的人工智慧
福彩雙色球為何是6+1模式?技術研究者告訴你真相!
歷史趣聞:歷史研究者談西漢諸侯王:像住在"監獄"的富豪
中國研究者在琥珀中找到恐龍時代的早期鳥類
五大安全研究者必用的搜索引擎
甲骨文神秘詛咒 為何研究者都死了
科學邊緣:和生物研究者鳳梨大人聊進化及神秘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