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節應節制飲食防痛風

春節應節制飲食防痛風

痛風在現代社會是很多中老年人易患上的疾病,但是在古代,它卻有著讓那個年代的人嚮往的各種風雅之名。在古代痛風被人們戲稱為「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貴病」,因為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那時候患上痛風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社會嚮往的疾病,因為只有達官貴人,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人士才有機會患上痛風。可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痛風在如今成為了困擾很多現代人的頑疾,就因為嘴上的一點貪食,導致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利。春節是一個喜慶團聚的日子,也是一個容易讓人在飲食上出現飲食規律不健康的節日,很多痛風疾病可能在這個季節被引發,為此我們特地採訪了東城中醫醫院的主任醫師姜淑芳,讓她為我們的春節飲食支支招,遠離痛風的困擾。

春節應節制飲食防痛風

痛風的形成原理

「痛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典藉里,因其疼痛來得快如一陣風,故由此命名,古代又稱「痛痹」。姜主任認為,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因。研究指出,男性血尿酸濃度愈高,出現痛風癥狀的機會愈高,血尿酸濃度超過每公斤9毫克者,4.9%幾率會出現痛風。雖然約三份之二患有高尿酸血症者不會在身上出現任何癥狀,但是血中尿酸濃度持續上升,「尿酸鹽」結晶積聚於軟組織中,尤其是以下肢足部關節最常見。當白血球吞噬在關節腔內之晶體時,會釋出發炎物質,進而引起一連串的發炎性反應,造成關節劇痛及關節腫脹和變形。若尿酸鹽沉積在腎臟,則會造成腎結石、尿路結石,引發劇烈腰痛,腎絞痛。

受痛風困擾的病人都知道,疾病大多在半夜才發作,那是因為晚上睡覺時,人體的抗炎物質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半夜時分泌最少,加上睡眠時酸鹼值因體內累積二氧化碳而偏向酸性,而腳趾的溫度較低,加上腳趾附近的液體會被身體吸收使尿酸濃度增加,因此痛風最易在半夜出現在腳拇趾的部位。

四點預防痛風的方法

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與飲酒(尤其是啤酒)、過量的肉類海產品(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以及碳酸飲料及果糖攝取過多有關。此外,劇烈運動、肥胖及壓力亦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過去的觀念是認為高嘌呤成分食品會增加痛風幾率,但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除了啤酒及發酵食品外,幾乎所有的高嘌呤植物性食品,反而可以降低痛風幾率。另外,維生素C、咖啡和奶製品則可能對阻止痛風的發生有所幫助。生活中可以在方方面面預防痛風,以下四點要是都能夠好好堅持,能夠很好地預防痛風發作。

1.生活規律。生活要有規律,還要注意按時作息,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消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是熬夜,情緒要平和,心情要樂觀。

2.飲食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避免長期、大量吃嘌呤含量較高的飲食;多飲水,保持每天有充足的尿量。每日根據工作與活動量安排一日三餐,定量進食,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隨意增加進餐次數,以免熱卡及營養過剩就會導致肥胖。

3.勞逸結合。對從事腦力勞動及坐辦公室的人,大家應該避免長時間地持續用腦,久坐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每日應安排

一定時間的運動。

4.定期體檢。每年檢查一次血尿酸,以及時發現早期高尿酸血症,及時治療可防止其發展為痛風。

採訪最後姜主任誠摯地希望和祝願病人不發病,健康愉快!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痛風 的精彩文章:

降尿酸,治痛風,還要注意另一種「風」——中風!
得了痛風?小心糖尿病也來「搗亂」
冬季才是痛風的「主戰場」,您知道嗎?
自然療法五步走,痛風不再天天有!
細說降酸葯——別嘌醇的不良反應,損害原來不止葯疹!

TAG:別痛風 |

您可能感興趣

冬季預防風濕關節痛,飲食保健攻略
貓咪節日飲食需節制
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
秋季飲食遵循養陰防燥 飲食謹記五要四不宜
小雪節氣謹防兩大飲食禁忌
春季飲食需防躁 幼兒春季飲食注意事項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飲食調理
夏季預防感冒適合的食材及飲食禁忌
合理的飲食要做到「三節」:節制、節律、節忌
春節飲食減肥全指導
春節瘦身之長假飲食錦囊
預防治療痛風 重點在於飲食控制
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該怎麼飲食
春季飲食宜遵循抗病毒原則
【飲食】初冬季節須防寒 平時可以多吃魚類
痔瘡患者應注意飲食調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怎麼飲食
寒食節的來歷和飲食習俗
孕期高血糖怎麼調節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