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先生:做好事,不留名——中國文化講究「陰功積德」

南懷瑾先生:做好事,不留名——中國文化講究「陰功積德」

提 示


做人一輩子要做到陰功積德。陰,是暗的,偷偷做了好事別人不知道,這就是陰功。因為真正的陰功才是真正的積德。如果做好人做好事,為了讓人家說我們是好人,這個不算是善事。……


道德內涵始終不外露,所以更美。有才有德,如果給人家看出來,這個才德雖然是好,還差一層。有才又有德,你還看不出來,方向在哪裡也都摸不出來,那就更高了。

——《莊子諵譁》

南懷瑾先生:做好事,不留名——中國文化講究「陰功積德」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子張問怎樣才是善人,孔子的答覆「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先照字面上解釋,不踏一絲痕迹,也不進入房門,走進屋內。如果照字面這樣解釋,做善人最好連太太房間都不要進去了。這是作笑話講。怎麼叫「不踐跡」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借用道家中庄子所說的「滅跡易,無行地難」來加以理解。古人的文字太簡單,解說起來又很討厭。我們只作這樣的解釋:小偷去行竊,可以戴上手套,手印指印都不留下來,使刑警沒有辦法偵查,這就是「滅跡」,沒有痕迹了。但「無行地難」,人畢竟要靠地來走路,完全不靠地面而能走路,這是做不到的。譬如剛才說小偷把他自己的形跡滅掉容易,但什麼是小偷的行地?凡是小偷,只要靜下來的時候,心裡就會想到,自己偷過東西。這種內心的行地要去掉,就辦不到。做了壞事,可以騙遍天下人,但沒有辦法騙過自己,這就是「滅跡易,無行地難。」


由此可知孔子這裡的「不踐跡」,就是說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來是善行。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為善而好名,希望成為別人崇敬的榜樣,這就有問題。


「亦不入於室」,意思是不要為了做好人,做好事,用這種「善」的觀念把自己捆起來。正如我剛才所說的效法儒家的那個同學,站就立正,坐就端坐,點頭也不敢稍稍隨便,就是被禮捆住了,沒有脫落形跡。不要用心守著善的觀念。何必為自己樹個「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國人講究行善要積陰德。別人看不見的才是陰,表面的就是陽化了。不要在人家看見時才做好事,便是陰德。幫忙人家應該的,做就做了,做了以後,別人問起也不一定要承認。這是我們過去道德的標準,「積陰德於子孫」的概念,因此普遍留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論語別裁》

南懷瑾先生:做好事,不留名——中國文化講究「陰功積德」


所謂「善行無轍跡」,是說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潔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著痕迹,你決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國文化幾千年來,非常重視「陰功積德」。一個有道德的人,為善不欲人知,因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回報;如果做了一點好事,還要人家來宣揚,那就與傳統文化的精神差得太多了。所以,真正為善的行為,不像車輛行過道路一樣,留下痕迹,如果有了輪印的痕迹,就知道車子經過那些地方,等於自掛招牌,標明去向或宣揚形跡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鬆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老子他說(續集)》

南懷瑾先生:做好事,不留名——中國文化講究「陰功積德」


本微信號專事摘錄 南懷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微信號: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騰訊微博:南師如是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先生:交朋友之道
南懷瑾先生:學佛者應有怎樣的人生觀?
南懷瑾先生:為何始終無法入定?
南懷瑾先生:醫心的葯
南懷瑾先生:人心不正不凈,人身就多病

TAG:南師如是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
南懷瑾先生:禪宗與中國文化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的大關鍵——如何看待「義」與「利」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獨有「謚法」的微言大義
南懷瑾先生:生死問題,在中國文化看來不成問題
韓國乾的事不簡單,不小心你就中了「韓文化」的毒
南懷瑾老師:中國文化中的生死觀
南懷瑾先生: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外國的文化,德國的土豆文化和愛情文化,不可理喻
文化丨中國文化 國粹的遺留 麻將
德國留學 文化習俗
傳統文化:中國對聯故事,妙趣橫生的文化瑰寶!
南懷瑾老師:生死問題,在中國文化看來不成問題
參觀國家博物館,發現漢朝的文化很喜感,不像秦朝那麼嚴肅
非洲美女到中國做洋媳婦,努力學習中國文化
王彥伶:中國文化旅遊,重要的不是名山大川而是特色
傳統文化就是做人的文化
朱良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何處?
中國不斷豐富戰士們物質和文化生活,做駐局官兵的堅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