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腎虛了怎麼辦?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腎虛了怎麼辦?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腎虛了怎麼辦?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一、腎虛的主要癥狀:

當你有以下癥狀之一時,就說明有可能腎虛:

腎虛了怎麼辦?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1、腎氣虧損,就會表現為腰膝酸軟,易生疾病、易衰老。如何判斷腎氣是否充足,身體是否健康呢?如果平時常出現口乾舌燥、失眠盜汗,甚至尿頻、腰膝酸軟等問題,則可能為腎陰不足、虛火上亢所致。如果感覺性機能不足、力不從心,則可能是腎陽虛虧所致。如果經常覺得手足心熱、口乾舌燥、腰膝酸軟,但又畏寒、喜歡熱飲,此多為腎陰陽兩虛;有時還會伴有耳鳴或眩暈,尿頻、尿不盡,性機能失調,或女性白帶多、不孕等症。

2、如一動就喘,一咳嗽就漏尿,則可能是腎虛所致的腎不納氣。經常失眠多夢、夜間頻尿、盜汗、健忘、心悸怔沖,則可能是心腎不交。人們常說,大傷元氣,傷了元氣的人就有生命危險了。平時所說的肝氣、脾氣、心氣也屬於元氣。膀胱咳是指咳而遺尿。病情較輕者,不咳嗽時小便尚能控制,咳嗽加重可出現小便失禁。中醫認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儲尿、排尿,與腎的氣化作用有關。膀胱儲尿時要依靠腎氣的固攝能力,排尿也要依靠其控制能力,這是腎司膀胱開合的作用。開則使尿液順利排出體外;合則使水津保留於體內,可維持體內水液的相對恆定。一旦腎氣虛弱,膀胱開合失調,就會導致膀胱咳的發生。從中醫角度來看,只要是腎的精、氣、陰、陽虛衰不足,就可稱為腎虛。

3、腰膝酸軟,聽力減弱、小便顏色清澈但頻數餘瀝不盡,或遺尿失禁,或滑精早泄,女性胎動易滑等,這些屬於腎氣不固。如果腰膝酸軟,症見咳喘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喘息益甚,自汗神疲,聲音低怯,舌淡苔白,脈沉弱,則為腎不納氣。如果腎氣虛較甚,全身機能低下且伴有寒象,則屬於腎陽虛。

4、腰膝酸軟疼痛,畏寒肢冷且下肢為甚,頭目眩暈,精神疲憊,面色白或黧黑(形容顏色黑中帶黃),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見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較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則腹部脹滿,全身腫脹,心悸咳喘等。

5、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男子陽強易舉,遺精,婦女經少經閉,或見崩漏,形體消瘦(瘦人多陰虛、胖人多陽虛),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腎虛。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因。身心壓力,已經讓您身心俱疲,精力衰退了;再加上飲食不節、起居無常及現代污染的日益嚴重等,都成了現代人腎虛的罪魁禍首。

6、腎在志為恐,腎氣不足則恐,腎氣足則有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在臟為腎……在志為恐。」恐是一種恐懼、害怕的情志活動。驚與恐相似,但驚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驚嚇;恐是自己心裡知道的。驚與恐,對機體的生理活動是一種不良的刺激。驚恐雖然屬腎,但與心主神志相關。心藏神,神傷則心怯而恐。《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這說明驚恐的刺激,對機體氣機的運行會產生不良影響。「恐則氣下」,是指人在恐懼狀態中,上焦氣機閉塞不暢,可使氣迫於下焦,則下焦脹滿,甚則遺尿。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受到驚嚇會尿褲子的原因了。「驚則氣亂」,則是指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可因驚慌而產生一時性的擾亂,出現心神不定、手足無措等現象。

7、如果腎經異常,則表現為飢餓而不想進食,面色黯黑如漆炭,咳嗽痰唾帶血,喘息氣急,兩眼昏花,視物模糊不清,心如懸空而不安,猶如飢餓狀;腎氣虛則易生恐懼,心怦怦跳動,這叫「骨厥」。本經穴主治「腎」方面所生病症,如口熱、舌乾燥、咽部發腫、氣上逆、咽喉發乾而痛、心內煩擾且痛、黃疸、腹瀉和脊柱、大腿內側後緣痛,以及足痿弱不收、喜躺、足心發熱而痛。

二、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腎虛了怎麼辦?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酉時(17:00~19:00)腎經最旺,腎的生理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的陰陽變化相通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有利於腎的封藏。因此,養腎要著眼於「藏」。改善腎陽虛的兩要穴為:腎俞、關元;解救腎陰虛的太溪和關元穴。

1、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腎俞穴,位於命門穴旁開1.5寸的地方(命門穴是督脈的穴位,脊柱上面和肚臍對應的位置〉,是腎臟的精氣灌注於背部的重要之處,刺激它就等於直接把腎所需要的物資運輸給了腎。

腎陽最需要的是溫補,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這樣等於直接給腎加熱;其次還可以拔罐;還有一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簡便的方法,就是兩手速搓熱,然後掌心立刻貼在腎俞上面,感覺不到熱時再重複3~5次。

運用穴位時應該注意不同季節和時間:腎主收藏,對應四季中的冬,溫補腎陽的時候以冬季和晚上的時候用灸法最好。夏季,應該以按揉穴位為主,就是古代醫書中說的「用熱遠熱」,初春和秋末可以拔罐,晚春和初秋還是以按揉為主。如果睡得早的話,也可在睡前半個小時做,因為陽主動陰主靜,人在睡覺的時候陰在外陽在內,所以要在睡前讓這些補充的陽氣保存在體內。如果每天在晚上12點左右刺激(這個時段是陰陽轉化的時間),此時溫補,人體最容易受納。

2、關元(在肚臍直下四指的地方,在一年四季和一天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刺激):

關元是任脈和足三陰經的交會穴,是提高人體性功能的第一大穴。古書記載,說一個為老不尊的人因為「日淫數女」被抓,被判以斬刑。有一個獄卒可憐他是老人,對他很照顧。出於感激,這人在臨死之前告訴了獄卒自己的「養性之道」:每日灸關元百壯。〈註:一壯也就是一個艾炷〉。故事有無誇大的成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關元的補腎功能由此可見一斑。操作方法:每天晚上睡覺前,先艾灸關元15分鐘,艾條離皮膚大約2公分,要以感覺到皮膚髮熱但不燙為度,然後喝下一杯溫開水。再灸兩側腎俞各15分鐘,或者在兩側腎俞上拔罐10分鐘,拔的時候要感覺稍微有些發緊,但不能感覺到疼。然後在躺下睡覺時快速把手搓熱,掌心墊在腎俞下面,停留默數50個數的時間。

每天堅持艾灸關元,很快你就能感覺腰不酸、也不涼了,渾身充滿力量。

腎陽虛的五味禁忌:不能夠吃寒涼的東西,因為寒涼最傷陽氣,可以吃一些稍甜和稍辣的食物,因為辣味屬辛,「辛甘化陽」還應吃一些溫陽的食物,比如羊肉等。

有人常出現遺精或者滑精,還時常覺得手足心熱,但是用溫度計測時發現體並不高,常常口乾舌燥,喝過水仍覺得不解渴。這就要用太溪和關元兩個穴位。

3、太溪(太溪位於內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點):太就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說它是腎經上最大的溪流。它是足少陰腎經的輸穴和原穴,輸穴就是本經經氣匯聚之地,而原穴也是本經經氣較大的「中轉站」,太溪穴合二為一,所以太溪穴處腎經的經氣最旺。足少陰腎經在五行中屬水,腎主水,所以刺激太溪穴能夠很好發揮「補水」也就是滋陰的作用。《醫宗金鑒》說它主「房勞」,也就是可以調治性生活過多過頻所導致的腎陰虛。

太溪主要用來補陰,所以不要用灸,因為灸是熱性刺激,容易傷陰,最好是按揉。按揉太溪一年四季都可以,但春秋季節天氣乾燥的時候,按揉的時間應該長一些,因為燥易傷陰,多揉一些時間,既可補陰,又可防燥傷陰;夏季可以時間短一些,因為夏季濕氣比較重,按揉時間長了,體內的陰氣太重反倒不好。冬季比較折中一些,每天每穴5分鐘就行了,但是無論什麼季節,最好在(晚上9~11點)按揉,這時身體的陰氣較旺,可以「趁熱打鐵」。

4、關元主要的作用是壯陽,但因為現在要配合太溪補陰,只需要輕輕地用手掌摩就行了。

操作方法:每天晚上泡腳的時候,分別按揉兩腳的太溪穴各5分鐘。按揉左腳時手指逆時針旋轉,揉右腳時手指順時針旋轉。然後躺床上用掌心逆時針摩關元穴,速度不宜太快,感覺皮膚微微發熱就行了。第二天早起,再按揉兩側太溪一次。

註:按摩關元的時間不要超過太溪。因為我們的重點在補陰,用掌心摩關元穴是為了稍稍激發一下陽氣,借一點陽氣的力幫助陰氣恢復,是取「陰陽相生」之意。

腎陰虛的五味禁忌:不能吃辛〈辣〉味的食物,因為它們容易傷陰,可以多吃點酸味的東西,還可以吃稍甜的東西,因為「酸甘化陰」。還可以用枸杞、山藥來熬粥喝。

5、不宜過勞:

由於酉時(腎經當令)是工作完畢需要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腎經決定你的壽命長短。中醫上所說的腎涵蓋腎臟、輸尿管等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是人體生命的根本,關係到其他臟腑。腎臟是五臟中最後衰老的器官。腎的府第位於腰部,左右各一個,故有「腰為腎之府」之說。

該怎麼辦呢?經常按摩腎經穴位是最理想的選擇。常按太溪穴能提高腎功能,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輸穴,也是原穴,古人又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註:「回陽九穴」是治療陽氣固脫的九個穴位。指啞門、勞宮、三陰交、湧泉、太溪、中脘、環跳、足三里、合谷)。太溪穴還可治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足冰涼、女性月經不調、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症。

自己按摩取穴時,可採用正坐位,將一條腿的小腿放在另一條腿的大腿上,即「4」字腿狀,太溪穴則位於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按摩時,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拳頭突起的關節按摩,注意力量要柔和,以感覺酸脹為宜。

6、補肺以補腎。

精氣的消耗通常有上下兩個渠道,道家稱為上漏和下漏,根據精可化氣、氣可化神的理論,勞神過度,加上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工作習慣,久之會損傷腎精。下漏是指失精而言。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指的就是下漏。減少精氣的耗損是養腎的第一法則。所謂成人精氣不耗者可得天元之壽六十歲。進補時如果不直接補其本臟,採用虛則補其母的方法通常是很安全的。腎屬水,其母臟為肺金。補肺以補腎即金水相生法,補肺用健脾的方法屬於培土生金法。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以後天補養先天,這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7、聽力變差的原因及防治:

人到老年(60歲以上),腎氣虛衰,受一點外界刺激就會出現聽力不足等問題。平時除了保持好心情外,還可以讓他經常做叩齒、絞海、吞津、鳴天鼓運動。平時也可以隨時鍛煉,不必僅在寅時,行走坐卧皆可操作,所謂: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叩齒時要保持思想集中,口唇輕閉,想像自己的牙齒越叩越牢固。叩齒後,再用舌頭舔牙齒內外,包括牙齦。鼓漱後,漱口並將口水慢慢咽下。吞咽後常會發生腹中腸鳴現象,不必理會。再配合鳴天鼓(兩手捂耳,食指搭於中指指背上,然後食指用力突然滑落敲擊後腦部,此時耳中咚咚如鼓聲),最後可以按摩耳郭,搓手按摩顏面頭部。不要等已經出現問題時才用這些方法,平時也應養成習慣,因為防病比治病更重要。

8、一個人的智力和技巧是從腎臟產生的。也就是說,一個人並不是天生就笨,如果他經常對一件事情做不來,很可能是他的腎出了問題。因此,感覺自己笨的人平時要多注意補腎。技巧從深層講就是人的生殖繁衍能力,是人的造化功能。為什麼呢?腎主二陰。從這層涵義可以很清楚地將腎與外陰及生殖器聯繫起來。既然腎為作強之官,那自然與生殖有關。

9、老年痴呆:中醫認為,老年性痴呆的發生與「腎虛」有密切關係。腎精虧虛是導致老年痴呆病的根本原因。很多老年痴呆病人經常流口水。老年人平時多吞唾也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要吞唾,即用舌輕抵上齶10分鐘後將口中唾液吞入咽下。注意,不可先刷牙、吃飯,等吞唾後再做別的事。總體看來,老年痴呆多是因為腎精不足、腦海空虛、神明無主而致,平時應以補氣益血、補腎健腦為主,還要保持腎水充盈,腎主藏精,不要縱慾、熬夜,不妄作勞,這才是保健養生的正確方法。

平時每日溫暖關元穴。關元穴是三陰脈、任脈之會,位於人體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分5等份,肚臍往下3/5處,即是此穴。兩手掌搓熱,然後相疊扣於關元穴,閉目反觀,配合赤龍絞海、鼓漱、吞津,具有益腎健腦、預防老年痴呆病的作用。如果兩手溫度不夠,可以採用艾灸關元穴的方法。

10、改善睡眠

腎虛了怎麼辦?腎經保健及養生16法

常按湧泉穴有助於改善睡眠,睡眠是養生第一良方。如果睡前用溫水泡腳,再按摩足部湧泉穴10分鐘,效果最佳,這樣可以促進心腎相交,陰陽合抱,以促進睡眠。還可補腎健腦、增強智力,而且它也是長壽要穴。自己取穴時,可採用正坐位,屈腿並盤到另一條腿的大腿上,湧泉穴位於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第二、第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其按摩方法為:

1)揉湧泉,用拇指端或中指端在穴位上點按、旋揉,每次揉30~50次。2)推湧泉,用對側拇指腹自小腳趾根部經湧泉斜向然谷推揉,或者用同側手拇指自小腳趾根部經湧泉穴向然谷穴抹按,另一手大拇指可以助力抹按。推或抹的方向均順著腎經的走向操作。順經為補,逆向為瀉。每次推100~500次。

3)還有一種湧泉穴鍛煉方法,就是五腳趾抓地,使湧泉穴收緊,堅持5秒鐘後再放鬆腳趾,稍緩一會兒再重複抓地動作。這個方法不僅可鍛煉湧泉穴,還有效鍛煉了足三陽經,及脾經、肝經。對於冬季腳涼的人,經常使用此法,可以不必再為腳涼煩惱。久坐電腦桌前的辦公一族,邊工作邊使用此法,通過腳趾的運動牽動小腿肌肉的運動,可促進靜脈血迴流,起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

11、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建議飛機乘客每隔一小時就起身走走,或坐著伸展一下腿部的肌肉。此外,乘飛機時不要服用有鎮靜作用的藥物或飲酒,因為那會使您更加懶得動彈。「深靜脈血栓」就是常說的「經濟艙綜合征」,指位於飛機後部的經濟艙座位狹窄,乘客活動度很小。如果飛行時間較長,血液循環受阻,下肢靜脈則容易形成血栓。一般乘客下飛機後這種血栓多會自行溶解,但有的血栓非但不會溶解,反而可能順著血流在人體內運行,一旦進入心臟或肺部阻塞血管,就會致人死命。從中醫經絡理論來說,運動手指、腳趾是在調動十二經脈,肢體最小的有效運動是運動手指、腳趾。此外,按摩穴然谷穴(位於足內踝前下方、舟狀骨前下凹陷處)可以清腎經虛火。

12、痛經:

太溪穴直下1寸的水泉穴乃腎經郄穴,可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子宮脫垂、小便不利等症。如果女性痛經,一時不便到醫院找中醫大夫診治,可以自己按摩水泉穴。很多人不知道怎樣定位水泉穴,可以在內踝高點和足跟連線的中點附近尋找壓痛點,用手指或指關節按揉,如果家裡備有艾條,可邊灸邊按揉,等到按揉穴位不再疼痛時,您會發現腹痛也隨之消失了。

13、下午五六點左右常出現牙痛

牙痛發生在酉時,可能是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可以按以上方法按摩腎經的原、輸穴即太溪穴,每次用補法輕柔按摩10分鐘,可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自己按摩效果不理想,請到醫院找針灸醫生給您準確的穴位針刺或配合調理方葯。如有齲齒,請到口腔科請醫生處理。

14、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是萬物生命潛藏的季節,自然界陽氣深藏而陰寒之氣較盛,表現為風寒凜冽,水結冰,地凍裂的景象。為了適應環境,人們此時要減少活動,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要做到「早卧晚起」,早卧就是盡量收藏陽氣,晚起是為了避免無謂的消耗。「必待日光」。就是說一定要等到天大亮才起來,喜歡早鍛煉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冬季還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緒平靜,好像有所收穫而不肯泄露機密那樣,保持平靜而不露聲色,這就要求我們在冬季要保持含而不露。儘管在冬季要做到「神藏」,不要使情志過激,但仍要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態,有什麼話,有什麼打算,也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藏在心裡就可以了。「若已有得」,有很多東西,似乎已經得到,不要再去追究,不要去外面尋求,悄然安住則有利於身心健康。

15、去寒就溫,無泄皮膚

「去寒就溫」,要求人們在冬季要避免受寒,注意保暖。現在很多年輕女性,冬天還穿裙子,其實這種「美麗凍人」的做法對健康最不利。到了冬季,我們要保持室內溫暖,穿衣打扮也應以溫暖舒適為主。「無泄皮膚」,到了冬季就不要過分開泄自己的皮膚,這個時候要少洗澡;在日常活動中也要做到少出汗,以免損傷陽氣,影響體內陰陽平衡。如果違反了這個法則,就會傷害腎,到了春天,還會發生痿和厥。「痿」就是全身無力,身上沒有勁兒,「春困」則特別明顯;「厥」是陽氣不能輸布四肢而出現手腳冰涼的厥冷。

16、中醫認為桂附地黃丸要在晚上5時吃效果最好,這是為什麼?答:因為下午5~7時是酉時,腎經當令。根據中醫子午流注,酉時經絡剛好流注,是腎經最強之時,而桂附地黃丸是補腎的,所以此時用藥最好。



猜你喜歡:

  • 古人傳下來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20個驗方

  • 帶狀孢疹又叫「蛇串瘡」,中醫內外並治效果極佳

  • 女子畏冷惡寒怕風,夏天都要穿著大棉襖

  • 中醫博大精深:一個舒肝一個柔肝,療效卻差很遠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來源於中醫古籍APP,希望獲得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偏方,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下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98歲老祖母的「耳朵養生法」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葯膳食療養生為什麼比保健品養生好?這幾個理由夠嗎?
男性朋友養生護腎的方法非常重要,那怎麼養腎?6.12
自製3款健康養生茶做法
「註冊成什麼都可以干養生保健」——養生保健機構亂象調查
咳嗽怎麼辦?7個養生食療小秘籍助你身體健康!
養生健康食譜,10款養生食譜健康做法
中醫養生:臟腑養生按摩療法
心肝脾肺腎到底怎麼養?中醫告訴你五髒的養生套餐
健脾益胃養生妙法
健康養生:7種泡腳養生法
中醫養生保健
五官的氣功保健養生法
養生保健,我有書法
養腎潤肺補脾養肝,五穀怎麼吃最養生?
中醫養生:神闕穴的保健法 百會穴養生妙用
心臟養生主要養什麼?
中醫養生:巧用梳子能養生保健
道醫養生養什麼?
食療養生:健康補腎的枸杞子到底應該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