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越久,最容易起傲慢心,要小心

學佛越久,最容易起傲慢心,要小心

學佛越久,最容易起傲慢心,要小心



以前廣欽長老在建承天寺時,有一天,客人來拜訪老和尚。老和尚都以一句話來回答:「有個人發癲癇了,還以為承天寺是他建的。」每次都是如此。後來他弟子才知道,原來老和尚這句話是對他講的,不是對來訪的人說的。老和尚這樣教育弟子,防止弟子起傲慢心。

學佛久了,最怕的就是起傲慢心。看到別人吃肉,自己吃素,就覺得別人業障重。看到別人破戒,就覺得自己戒律清凈。看到別人在看電視,自己在念經,就覺得精進,別人墮落。總覺得自己很有修行人的樣子。要是有這個想法,是很苦的,越學佛就越苦。只會懂得看到別人的過失,這就是吸收陰氣。這樣子越學佛,越往地獄跑。


比如做善事,不要覺得,我在做善事,別人沒有做善事,我有善根懂得積累陰德,別人沒有善根。不要有這個想法。也不要覺得,我帶領大家做善事,我功德最大。如果有這個心態,會很苦,越做善事,越苦。


大願法師講到有個老和尚,建了一座廟。在往生前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抬著他去做官。法師就知道,這個做官,就是當土地神去了。因為他執著自己的善事,沒有辦法得到解脫。做善事的人,要學習虛雲老和尚,建了一個廟,就走了,交給弟子管理,坦坦蕩蕩。


自己又去雲遊,去其他地方建寺。這樣才會心中沒有掛礙。否則,越做善事,越有障礙。那可是苦了。

還有「功德」的說法。功德只能來讚歎別人,而不要拿來讚歎自己。佛開示各種善事和產生的功德,都是為了讚歎別人,讓別人對善事產生信心。而不是用來讚美自己的。達摩來到東土,梁武帝問他,我是否有功德,梁武帝做了很多善事,但他還是執著自己的善事,一執著善事。達摩就跟他說,沒有功德。所以我們做善事,不能做自己有功德想,只能做消業障想。


學佛久了,一定要破除這個學佛相。我們講眾生惡業越來越重,這個眾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自己不學佛,自己的惡業會越來越重。所以說,要記得,做善事,就當做理所當然的,本來如此的。人活在這世界上,本來就應該做善事,當做本分事想。這樣修行才能進步。


做善事也好,尤其要有本分的心,做壞事會導致痛苦。執著自己做善事,執著自己功德大,也一樣很痛苦。許多人沒有學佛,不知道功德,做事就是理所當然,就是天性,這樣子的人,就最快樂。所以,千萬不要在「功德」上下功夫,互相對比,這樣障礙修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佛教網 的精彩文章:

佛前供燈時,供電的蓮花燈行嗎?
什麼叫做因果呢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個步驟

TAG:中國佛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四十五歲以後,學禪學佛為修心:心要大,要定,更要靜!
學佛越學煩惱越重,有可能是智慧要開顯的徵兆
修學佛法,心越誠越得益
很多學佛人已經上當了,大家小心被騙!慎重
學佛就是修心,要時時刻刻觀察你的心
雲味的盤世間法的我們一樣是生活,想過得好是不容易的,學佛修行也一樣,想很快見效,有福德力,付出只會更多
既然心即是佛,為何還要學佛
為什麼說學佛,懂得懺悔非常重要?
學佛就是學不迷,沒有得失心,隨緣不攀緣
真正學佛的人 越學心越清凈 越學煩惱越少
學佛要越學越快樂 讓煩惱越來越少
佛念 丨 我的學佛經歷(盲修又瞎練,內心極不安。得遇彌陀願,知往生不難)
「學佛越久,離佛越遠」是真的嗎?
吃素是學佛陀的大悲心
為什麼學佛那麼久,生活中還有不順心?
佛化家庭就是和你一起學佛,慢慢變老
學誠法師:學佛缺少這樣東西,心就容易動搖
佛教故事:學佛,懂得懺悔非常重要
本源法師:修學佛法有沒有成功,你觀察自己,遇到順境有沒有起貪心,遇到逆境有沒有起嗔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