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讀民間俗語背後的小故事

解讀民間俗語背後的小故事

王婆賣瓜 自賣自誇

「王婆」,很多人誤以為指的是一位姓王的婆婆,少年抗議道:其實我是個不太安靜的美男子好嗎指個男的,原叫王坡。他做事婆媽,說話羅嗦,人送外號「王婆」。

王坡老家是宋代西夏,避戰亂而來了開封府。他隨身帶有胡瓜(即今日的哈密瓜),當地人還未識「寶」,竟無人光顧。

王婆(坡)就向來往人等一個勁地誇,宋神宗有次出巡,也看見王婆在向行人滔滔不絕的介紹;而王婆知道面前的是皇帝,更加勁的誇說,請皇上試試。宋神宗一啖,覺得甘甜清香,當下說:「做買賣的還是當誇則誇,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有何不好?」

哪壺不開提哪壺,怎麼提?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間小茶館,雖說本小,門面不大,可是店主善於經營,小茶館越辦越興旺。知縣白老爺整天不掏錢的大魚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館來喝茶。他一人佔一桌,罵罵咧咧不說,還得來點兒花生米、豆腐乾什麼的。茶喝夠了就揚長而去———白喝。白老爺天天來,這父子倆可怎麼受得了啊,卻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氣吞聲。

不久,小茶館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讓兒子司爐掌壺,應付生意。一天,白老爺一端起茶杯,就齜牙皺眉吧嗒嘴,說:「這水也沒開,茶也沒味兒。」過了幾天,白老爺來得少了;又過了幾天,白老爺漸漸不來了,小茶館又恢復了往日的興旺。老掌柜病癒後,問兒子:「白老爺為什麼不來了?」兒子一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為什麼要穿 ?

張飛少時拜王養年為師,王對有這樣一個「缺心眼子」表示淡淡的憂傷,就對他進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著繡花針,把花線往針眼裡穿。開始時,張飛拿著針,「大眼珠」對著針孔的「小眼」,不知如何著手,急得哇哇直叫。王養年:「你有『大眼』,針有『小眼』,心裡就是沒有『心眼』。」

從此,張飛天天一人坐在房裡苦練穿針本領,性格也逐漸變得安靜起來了。使他一生養成了「小事粗魯、粗中有細;大事有謀,謀略過人」的品質。在他今後的軍戎生涯中,不管是擒劉岱、釋嚴顏,還是威震長坂橋、八蒙賺張郃等等戰鬥,屢建奇功,揚名三軍。

新官上任三把火,哪三把?

據《三國演義》所述,三國時,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在短短時期內,連續三次用火攻佔曹操。第一次火燒博望坡,使夏侯敦統領的10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10萬人馬,幾乎全部覆沒。第三次火燒赤壁,百萬曹兵慘敗,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當時,人們把這三把火稱為「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傳到後來便成為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狗咬呂洞賓,咬他幹嘛?

呂作為一隻狗,表示是有節操的,沒事才不會亂咬人,其實這是跟狗還真沒啥關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要將妹妹許配給他。呂洞賓提出成親後自己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聽不禁一愣,但還是咬牙答應了。

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喜氣洋洋,而苟杳卻無臉面見人。苟杳好不容易過了三天,剛進洞房,見娘子正傷心落淚,連忙上前賠禮,林小姐只管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原來是呂洞賓怕兄弟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

幾年後,苟杳果然金榜題名做了大官。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產化成一堆灰燼。夫妻倆決定去找苟杳幫忙。苟杳對呂洞賓熱情招待,可就是不提幫忙的事情,一連住了一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回了家。呂洞賓回家一看,家裡蓋了新房,他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白紙,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驚,慌忙走進屋內,見屋內挺著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

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就有一幫人來幫他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走近棺材,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開兩半,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

熱誠歡迎廣大微友投稿,我們將在最顯著的位置註明作者姓名、來源或作者的微信打賞二維碼等。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回復「投稿」,可查看投稿事宜)■有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lishibuluo)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也許是他影響了皇帝的選擇改變了歷史
鬼谷子七十二術(完整版)請永久收藏,值得終身研讀!
三國的經典「三用」與「三不用」!
5000年的誤解「床前明月光」!床原來是馬扎
別光說中國不好,知道老外有多羨慕你嗎?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麗的張萌 教你解讀她背後的故事
當代語境下,如何解讀影像背後的真意?
美麗知性的霍思燕 解讀其背後的故事
毛主席講的笑話含義深刻 解讀偉人幽默背後的內容
解讀:神話傳說「后羿射日」背後的真實故事
解讀蕩寇風雲背後的歷史
聽哭!樂評人解讀《愛樂之城》原聲背後含義
近代茶文化解讀 清朝飲茶風俗揭秘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一處鄉間獨宅的風水勘察詳述
解讀姚明投籃時候的罕見瞬間
大三學生解讀三眼橋 談文物背後的故事
茶趣話 解讀蜀王封邑名「葭萌」的故事
用《易經》解讀新聞孩子因為玩手機而引發的跳樓事件背後的家庭
「溺愛」之新概念解讀
解讀「精衛填海」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輕小說解讀丶再看《漆黑的子彈》,總感覺有一些懷念的味道
解讀畫里藏著的 「小情緒」
六個經典小故事解讀人的本性
對《論語》中「君子」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