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成龍憑著明朝的中級文憑,追尋天理良心,在清朝成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憑著明朝的中級文憑,追尋天理良心,在清朝成天下廉吏第一

向敬之

300多年過去,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仍深深地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和廉政建設。隨著大型歷史劇《于成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開播,人們近距離感受了一代名臣于成龍清廉淡泊、蒞事忠勤、苦節克貞、鞠躬盡瘁的作風。

電視劇的開場,以藝術性的虛構掩映歷史的真實,在微觀中國歷史的宏大敘事格局中,將原本英雄般堅忍的于成龍,安排成勇士般儒將橫空出世。當時是順治十八年,世祖於正月死於痘症,而繼立的康熙帝還是不諳世事的六齡幼主。陳廷敬為山西晉城人,為順治丁酉舉人,並非與于成龍師出同門,但為了給劇情發展埋下伏筆,被以「順治丁酉進士」勒於石上。順治元年,攝政睿親王三次下令圈地,但四年後停止大規模圈地,至順治親政後,圈地、換地只是零碎的,並未出現像電視劇渲染的屠村式圈地。後來,也曾出現過八旗兵瘋狂圈地,那是到了康熙四年鰲拜開始擅權之時。

于成龍憑著明朝的中級文憑,追尋天理良心,在清朝成天下廉吏第一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但對激化的矛盾處理,尤其在局部滿漢對抗的間隙,更能凸顯于成龍處事果敢、不懼強權、心懷百姓的高潔品性。正如于成龍在私塾中朗朗而言,政者正也,以法治天下,如廉正的基因、從政的刻度,貫穿於後來於成龍的仕途始終。

于成龍進入仕途,年近45歲。這並不能說明他才能不濟,在八股科場上苦熬。他參加科考很早,崇禎十二年(1639),22歲的山西永寧人于成龍到省城太原參加鄉試,但見考官在考場公然受賄,徇私舞弊。他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直抒胸臆,結果正榜無名,勉強考了個副榜貢生。副榜貢生相當於備取生,不算中舉,但可以直接參加會試。資格雖在,名實不副,卻影響了于成龍要為天下公平正義和百姓憂樂去說話與奔波。

會試之後,于成龍以父親年老為借口,辭去做官的機會,回到老家繼續儲能修身。此後幾年,風雲變幻,朝代鼎革,于成龍算不上前明遺臣,但他有國家發展的概念和識見,他要參與王朝大斷裂之後的社會秩序重建與人類本性引導,而不自拘於滿與漢之間的族群紛爭。這與單一的民族氣節無關,但見一個優秀士子經世致用的襟懷和氣度。順治四年至八年,于成龍到太原崇善寺開辦的學校學習四年,不意鄉試落榜。此後家中接連變故,兄長老父相繼亡故,家境窘困,于成龍只好擔起養家重任,但他仍不忘進取,終於在順治十八年入國子監進修,畢業出仕。

于成龍憑著明朝的中級文憑,追尋天理良心,在清朝成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成泰燊版于成龍

于成龍以明經謁選吏部,由連舉人都算不上的最高學歷副榜貢生獲授廣西羅城知縣。也就是說,于成龍進入仕途,並沒有耀眼的學歷背景,不遑論進士舉人,就是這個副榜貢生還是在前明所得。他雖然得了一個七品縣官的實缺,但那時的羅城,離京兩千里之外,還是局勢未穩的蠻荒邊地。家中窘況,親朋勸阻,于成龍未必沒考慮過,但他毅然離妻別子,勇敢地赴任。

《禮記》有雲「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顧炎武曾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于成龍出仕之初,便以「心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為己任。這是他的終極理想,也是他的人生追尋。

《清史稿·于成龍傳》說:「羅城居萬山中,盛瘴癘,民獷悍。方兵後,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舍。」于成龍上任伊始,寄居於關帝廟中,帶病理事,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推行保甲制,緝盜安民,獎勵耕種。他在羅城為官三年,通過一系列舉措,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了有效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于成龍為官初任,卻造福一方。兩廣總督盧光祖以羅城為全省治理的榜樣,向朝廷報告:「羅城在深山之間,瑤玲頑悍,成龍潔己愛民,建學宮,創養濟院,人事練達,堪稱卓異。」(《清史列傳·于成龍傳》)

于成龍憑著明朝的中級文憑,追尋天理良心,在清朝成天下廉吏第一

青年康熙畫像

執政為民,只要你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你的突出治行,自然會受到百姓的擁戴、上級的重視。于成龍出掌遍地窮縣,一無政治靠山,二無經濟支持,三無特別文憑,但他的赤誠之心、勤干之才、廉正之風,成就了他堪當重任的良好基礎和執政理念。此後,他被遷四川合州知州,後為湖廣黃州府同知,再擢武昌知府。職務在不斷升遷,轄區在不斷內移,但他一以貫之的執政成績依然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當初于成龍的選擇,是繼續辭去做官的機會,回到在老家來堡村做個私塾先生,洵洵終日,垂垂老矣,而不去生活艱難、盜患叢出的地方受苦,那麼中國歷史上必然會少了一為以「天理良心」為處世底線的清官廉吏。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袁崇煥矯殺毛文龍,為明朝陳弊造成,卻給清廷送去了掘墓的三順王
李自成張獻忠的剋星,降清後久遭拘禁,後被順治帝重任為無冕之王
皇太極降服洪承疇,是庄妃上陣還是親自暖心?清王孫道破驚天謎案
從兩次撿漏的幸運哥,到長任大將軍王,傑書靠什麼贏得康熙帝重任
少年玄燁未必是順治理想的繼位人選!康熙帝對假想敵用後變相折磨

TAG:以禮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文憑低,連講話都不會,卻成了中國最高學府清華的校長!這其中的秘密今天是時候說了…
他文憑低,連講話都不會,卻成了中國最高學府清華的校長!這其中的秘密今天是時候說了……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沒有,卻被譽為幾百年難遇的大師!他背後的秘密,今天是時候說了……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沒有,卻被譽為幾百年難遇的大師!他背後的秘密,今天是時候說了……│原創
他無一紙文憑,卻成為清華最牛教授,被譽為三百年才出一個的大師
陳寅恪:沒有文憑,卻被傅斯年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
從古代的科舉到如今的高考,一紙文憑已說明不了什麼了
沒有一紙文憑,卻成為宮崎駿的御用美術場景師,他畫出了最乾淨的世界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沒有,被譽為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沒有,被譽為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也沒有,卻被譽為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
陳丹青:藝術家是天生的,拿文憑只是混飯吃!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都沒有,卻被譽為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
他沒有一張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之人」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沒有文憑,卻被譽為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師!
這個官三代、富三代,連文憑沒有,何以被譽為幾百年難遇的大師?
沒有文憑未來也能成為富人的命格
他沒有文憑,是父親口中的浪子,卻復興了一個瀕臨消亡的行業
在古時候想要當和尚,必須有文憑,還要長得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