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固表止汗,利水消腫黃芪粥

固表止汗,利水消腫黃芪粥

中醫認為,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之功。本品為補氣諸葯之最,是人們熟知的補氣葯,《本草綱目》言"耆者,長也,黃芪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之"。黃芪為臨床重要的補氣葯,早在《本經》中已被列為"上品"藥材,言其"補虛,小兒百病"。《別錄》言其"補丈夫虛損,益氣,利陰氣"。《日華子本草》言其"助氣長筋骨,長肉補血"。《本草備要》言其"益元氣,壯脾胃",凡勞倦內傷,脾虛泄瀉,臟器下垂,氣虛血脫,婦女崩漏等,皆可用之。

做黃芪粥,要注意黃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黃芪通過中藥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藥汁。用這個葯 汁加大米煮粥。固表止汗,利水消腫黃芪粥

摺疊做法一

第一步,取大約30克黃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時,連水一起燒開,中火煮30分鐘,將葯汁潷出備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燒開後煮15分鐘,再次潷出葯汁。

第三步,重複第二步的動作。

第四步,將煮過的黃芪藥渣撈出扔掉。將三次煮的葯汁放在一起,放入約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黃芪粥提氣作用很強,最適宜早上喝,喝完之後,一整天都會精神十足。

這個粥方中,黃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屬於平補,在暑濕重的季節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點。氣弱體虛的朋友,在三伏期間堅持每天喝黃芪粥,能夠提升中氣,增強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伏天暑濕傷氣,用黃芪進補正當其時。伏天太熱,常使人感覺懶洋洋的,不想多說多動,有的人身體發重、頭腦昏沉、出汗多、手腳發熱,還有的人雙腿浮腫、便秘等等,這些癥狀正需要黃芪的藥力來化解。

注意:黃芪粥是補虛的,實證不宜。體虛、中氣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癒、手術後、放化療後的病人可以多吃。陰虛陽亢者、有表邪者則不宜。比如如果你今天受涼了,感受了風寒,那就是有表邪,那麼這兩天就不要喝黃芪粥。

說到這裡,要給大家澄清一個誤區。許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應不應該吃補藥,該補的沒有補,不該補的瞎補。有的人比較瘦,就認為自己應該多進補,有的人比較肥胖,就認為自己應該多吃排毒藥,不能補,害怕越補越胖。

就拿黃芪做例子,它大補中氣,與人蔘同功,是典型的補藥吧?可是它卻有減肥的作用,你相信嗎?

肥人多虛。大多數肥胖的人,都有氣虛的表現。對於這些體虛而又肥胖的朋友來說,喝黃芪粥補氣再好不過了。身體的贅肉都是代謝不掉的廢物堆積而成。喝了黃芪粥,人體的運化功能增強,贅肉自然沒有存身之地了。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柔肝止痛是白芍
退無汗之骨蒸牡丹皮
寬膈順氣陳皮茶
理氣養陰蓮藕淮山湯

TAG:葯食同源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紅豆和此物一起煮湯吃,利尿又消腫,氣色紅潤了,肌膚更水嫩
偏歷穴——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調經固帶、利水消腫
被稱為「夏月麻黃」的香薷,也是一味利水消腫的良藥!
腹水草,見過嗎?利尿消腫,可用於腹水、水腫
偏歷穴: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它能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腫,還對麻黃鹼的誕生功不可沒
它能利水消腫、淡滲利濕,小便不利的人不妨試試它
它才是夏天第一豆,利水消腫,拔除濕氣……營養又健康!
營養師說:夏天要多吃此水果,補血養血,消腫利尿,還能防止皺紋
一碗「排水湯」,讓你祛濕消腫,邊喝邊瘦!
陰交穴:調經固帶、利水消腫
一勺葛根粉,卻是乳腺增生的「守門天使」,化痰軟堅,消腫散結!
鴨蛋蜂蜜厲害了!止血消腫效果真好,加水煮著吃,輕鬆遠離痔瘡
夏天用它煮水喝,利水消腫除濕氣,晨起身體不疲憊,精神也好了
這是一種食療價值很高的食物,利水消腫,抗腫瘤還美白肌膚
紅豆利水消腫 教你四種煮紅豆湯的做法
沒想到小小葉子,是痔瘡 「剋星」用它煮水,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入冬後常吃此菜,利尿消腫,安神助睡眠,肌膚光滑細膩
這道湯健脾祛濕、利水消腫!回南天濕氣重,喝它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