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古琴指法里的虛實補瀉,暗含中醫養生之道

古琴指法里的虛實補瀉,暗含中醫養生之道

古琴指法里的虛實補瀉,暗含中醫養生之道《黃帝內經》有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瀉思想滲透到中醫治療的各個方面,在中國古琴的彈奏指法中也暗含這種補瀉的理念。

古琴指法里的虛實補瀉,暗含中醫養生之道

「虛實補瀉」本是中醫治療概念,中醫學在疾病診斷里把疾病分為虛實兩類:虛證指正氣虛,正氣虛常見的外在表現如面色蒼白、精神不振、身困無力、心慌氣短等。治療宜用補益法。氣虛補氣,陰虛滋陰。實證指邪氣實。實證往往表現在兩方面:病邪過盛,如痰飲、水濕、瘀血、食積、蟲積等;機能亢盛,如精神亢奮、語高氣粗、發熱面赤等。治療實證宜用瀉下法或消導法。

《黃帝內經》有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中醫中的補瀉思想滲透到中醫治療的各個方面,包括用藥、針灸、刮痧等等。補法能鼓舞人體正氣,瀉法能疏瀉病邪。這種補瀉的理念也體現在中國古琴的彈奏指法中。

古琴右手指法中的補瀉

古琴右手散音指法(即是左手不按弦,僅以右手彈出的空弦音)包括大指的擘、托,食指的抹、挑,中指的勾、剔,無名指的打、摘。右手指法從力學的角度來說是點狀發音,力量集中有力,所以散音的特點是深沉渾厚鏗鏘有力,發聲如金石,能振奮心肺陽氣、起到補氣作用,比如琴曲廣陵散、高山、陽春中的散音慷慨激昂,如勇士赴戰場。所以心肺氣虛的人群,日常生活可以多聽廣陵散、高山、陽春等古琴曲振奮心肺之陽氣。

古琴左手指法中的補瀉

古琴外形像人形,有琴頭、琴肩、琴腰、琴尾,古琴左手指法中的綽法(從琴尾向琴頭方向,由下到上,向本位音滑奏,)就像血流流回心臟屬補法;古琴左手指法中的注法(從琴頭向琴尾方向,從上向下,向本位音滑奏),就像血流流到四肢屬瀉法。

古琴指法中的「吟」指左手按弦在音位兩側做連續擺動,幅度小,頻率慢,稱為緩吟,屬補法;幅度大,頻率快稱為急吟,屬瀉法。

古琴指法中的「猱」指左手按弦在音位的左側做有節奏急速的小幅度退復,退為瀉、復為補,該指法的運用屬於先瀉後補。

古琴指法中的「撞」指右手彈奏後,左手做急速的小幅度進復,進為補、復為瀉,該指法的運用屬於先補後瀉。

古琴曲《憶故人》、《秋風詞》、《長門怨》裡面就有很多「退、復、吟、猱」的指法,感情真摯、纏綿親切,抒發了對友人、情人、愛人的情感寄託;對肝火亢盛的人群,可以多聽此類曲目,以思制怒。

古琴左右手混合指法中的補瀉

古琴指法里的虛實補瀉,暗含中醫養生之道

撮:雙音彈法,分小撮和大撮。小撮為被彈兩弦之間隔一或兩根弦,勾挑並作,出音要齊;大撮為被彈兩弦之間隔三或四根弦,勾托並作,出音要齊。在撮的同時左手大指上滑到指定徽位,撮音也屬於補法,像陽關三疊古琴曲中三段後面結束句都以撮音結束,對應的歌詞分別是歷苦辛、宜自珍;誰相因,日馳神;尺素申,如相親。這些文字包涵安慰、鼓勵、關懷的正能量。

撥:用右手食、中、名三指相併微屈,同時斜向左方快速撥入兩根弦,出音有力。屬於「補法」。

剌:剌讀作辣。用食、中、名三指於「撥」的反方向彈出兩根弦,出音有力。屬於「瀉法」。

撥剌:此兩指法常常連用。先撥後剌,彈奏有力度的雙音。補瀉相和、內外相呼。在古琴曲《平沙落雁》第五段第三句到十一句都用了撥剌指法,形象的表現出大雁降落跳躍的飛翔姿態,增強了樂曲的動感和表現力。

古琴指法中的虛實

古琴指法里的虛實補瀉,暗含中醫養生之道

古琴右手指法為手指擊弦由點而面引起弦的震動,因而聲音明快清晰有力,屬實;左手指法中的退、復、吟、猱、綽、注等音是在右手撥弦以後,左手在指定徽位移動產生的走弦音,因而聲音雖清晰但音色較弱,屬虛。古琴的彈奏,正是左右手按照琴譜相互配合,明暗相宜、虛實相應、上下相合,形成了古琴音樂的特色。

古琴泛音的升發作用

泛音的彈奏方法是左手手指輕觸琴弦對應的徽位,右手彈弦的一瞬間,左手立即抬起離開琴弦,產生清脆、明快的點狀音,泛音指法使原徽位的音升高了一個八度,所以有升發作用。像《梅花三弄》中三段泛音表現梅花不畏嚴寒,晶瑩盛開。所以經常收聽泛音多的古琴曲能宣發肺氣,對肺臟起到保健作用。

感謝世代古琴前輩給我們留下的這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山水自然的古琴曲《流水》、《鷗鷺忘機》、《碧澗流泉》、《平沙落雁》、《漁樵問答》等琴曲整體設計剛柔相依、濃淡相合、疾徐有度、斷續有節,就像一幅中國山水畫,該濃的地方濃、該淡的地方淡、該留白的地方留白,所以說古琴音樂是山水畫的聽覺轉換,當你聽琴曲《流水》時、滾拂指法把你帶到了潺潺的河邊,《平沙落雁》的點點泛音讓你身處水天一色、蘆葦扶風、大雁南飛的廣漠秋色。所以常聽這些古琴曲如暢遊山水中,人在畫中游;身處斗室、卻能心達天下。對於在都市中忙碌工作的人群,穿梭在冰冷的水泥街道上,聽聽古琴曲把你帶到山間小路、青山綠水,無疑是對身心最好的休息,空靈的古琴曲讓擁擠變得舒暢,讓壓抑的情緒有一個釋放的窗口。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來源於中醫古籍APP,希望獲得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偏方,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下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6個粥療方幫助產婦走出產後抑鬱症
「掩耳彈腦」可以補氣益腎,延緩衰老
一樹櫻桃帶雨紅,櫻桃不僅酸甜爽口還可保健治病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五味入髒的補瀉法則
醫話李辛:針灸是如何實現補瀉和治癒的
有關五臟虛實、補瀉的問題
《輔行訣》之腎臟補瀉
真言補瀉,《針經指南》中的經典,值得學習
王俊峰-漫談醫貴中和與虛實補瀉技巧
補瀉並用,治療胸悶胸痛氣短癥狀
針灸里的補瀉手法
道醫千古一絕:迎隨補瀉針法的千年誤解
虛實補瀉,以平為期
粗艾條是瀉,細艾條是補?艾灸手法大於天,補瀉不對,努力白費!
補瀉並用,以補為通,以通促補,治療胸悶胸痛氣短癥狀
何謂「子母補瀉法」?臨床上如何應用?
陳全新針灸補瀉手法
快速掌握針灸補瀉的手法及注意事項
十二經的溫涼補瀉及引經葯都在這裡了,值得收藏!
十二經的溫涼補瀉及引經葯都在這裡了,值得收藏!(歌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