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當你要踏上歸途


帶上一本書吧


作為回家路上的陪伴

增加年夜飯時的談資


當你身處書中的情境


你會獲得更獨特的閱讀體驗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坐飛機


身在幾萬米高空 手機關閉


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夜航西飛》


跟隨女飛行員柏瑞爾·馬卡姆

在非洲的上空翱翔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這本書比那些


徒有價值輸出的女性勵志雞湯文

強一萬倍


作者的行動體現著女性的勇氣 獨立


更重要的是 對自由的渴望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她參與狩獵 馴養賽馬


打破世俗對女性設立的條框


她成為非洲第一位職業女飛行員


從非洲駕機回英國


甚至獨自從英國飛越大西洋


直抵北美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當這些動人心魄的飛行經歷


落於紙面


我們看到的更多是


她的簡潔利落


她的風趣幽默


連為她作序的瑪莎·蓋爾霍恩


都不禁提醒讀者——


「溫柔的語句掩蓋了嚴峻的事實,


來之不易的成就,


以及危險坎坷的人生。


你必須透過字句領會其後的危險與艱難。」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打開這本書


就像坐在作者飛機的副駕位


「目睹上萬頭未經馴化、不帶貿易烙印的動物……


那時你才會領悟從小就聽說的那些事:


曾經,這個世界上沒有機器、報紙、街道、鐘錶,


而它依舊運轉。」


「飛過一半沙漠的時候,


你就會感覺到那種失眠者等待黎明的絕望,


但這黎明只在抵達失去了意義的時候,才會到來。」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點擊播放 GIF/1318K



也許在夜幕降臨時


你更能體會書中透出的孤獨


以及孤獨的珍貴


「我學會了如果你必須離開一個地方,


一個你曾經住過、愛過、


深埋著你所有過往的地方,


無論以何種方式離開,


都不要慢慢離開,


要盡你所能決絕地離開……」


乘火車


「火車輪子轉動的聲音


就像雷鬼樂」


周雲蓬這位候鳥詩人


天南海北的遊歷 歌唱


他把遊記和詩 歌


都寫進了這本《綠皮火車》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他是有火車情結的人


生在瀋陽鐵西區


後來北京的居所旁邊


也有一條鐵軌


他喜歡聽火車駛過


說那像是


「大自然里風或樹的聲音」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點擊播放 GIF/633K



他幾乎擁有坐火車的所有經歷


等待 驚險 艷遇 漂泊


坐五十小時硬座去昆明


最後乾脆躺地上


任人從頭髮上踩過去


他為躲查票不斷找列車員搭話


直到人家主動躲他


和朋友去泰安


一路上大談鮑勃迪倫和荒誕派


那些陌生的字眼讓別人側目


甚至被警察懷疑身份


帶走盤問


他在西寧站遇到一個姑娘


在哈爾蓋表白 無果


早上他們分開


她去蘭州 他往西藏


坐到鐵路的盡頭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每一個遠方都有一個故事


每一個故事串起一段人生


年少患眼疾導致失明


坐火車輾轉各地賣唱


攢夠錢又買票去新的地方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他人不免覺得苦難


他卻記錄下苦難中的美感


看完這位游吟者的文字


你會覺得他用心看這世界


可能看得更清楚一點


騎摩托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騎摩托回老家確實是個苦役


但如果在閑時約三五好友


騎摩托去看看風景


也許會有和自駕游


完全不同的感受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這書名看著很怪咖


可它是《時代》周刊評選的


70年代最具價值十本書之一


多年來不斷再版


作為一本哲學讀物


如此高人氣真算是奇蹟


連霍金在出版《時間簡史》時


都說希望達到和這本書一樣的效果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這本書是一場「禪」遊記


作者和兒子騎著摩托


在自然中探險


就騎行中的所見所聞展開探討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巧妙的比喻和輕快的語言


拉近了平常人與哲學思考的距離


你平常會看說明書嗎?


一直不去修理漏水的龍頭


只是因為懶?


爬山的目的在山頂還在沿途?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作者拋出這些日常的問題


而你不知不覺


已身處感性與理性的強烈碰撞之間


說不定就頓悟了呢


搭便車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


時代意義已無需多言


但究其內容


一些人覺得


它是無所事事的青年的流水賬


另一些人


卻將它奉為自由生活的指南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他們熱愛生活 從不疲憊


渴望擁有一切


那些年輕的人們


相信現世也有天堂


只需要喝下威士忌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他們及時行樂


也不時露宿街頭


他們伸手搭車


任憑陌生人把自己帶到哪裡


然後繼續燃燒自己的青春


我們經常把旅行的意義


賦予終點站


而他們的生活


意義和無意義都在路上


「我們去哪呀,老兄?」


「我不知道,但我們非去不可。」

看完這本書,家就在下一站



希望你放下書的時候


眼前已是家鄉


閱讀愉快


歸途平安


文丨虧虧


圖片來自網路


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獲得授權


《文周》開放徵稿


-回復「4」了解詳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你有多久沒回家吃飯了呢?
動畫界的「名雞」們
《我想住在北海道》贈書
這支台灣搖滾樂隊,用十年打磨一張專輯
一檔良心綜藝帶給我的戰慄,我想告訴每一個人

TAG:文藝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來,跟隨我了解一下這本書吧!
看完這本書,我都想把它吃了
雍正編了一本書,結果兒子一上來就廢了,這本書到底寫了什麼?
這本書是一束光,我看見了陰影中的自己
看了這本書,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歷史上有一部奇書,有一個人得到了它,成為天下首富,這本書
日本自由行,看這本書就夠了!
一桌「新年家宴」的完美方案,這本書里都有
新書來了!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寫完這本書
時間管理,看這本書就夠了
看完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節氣這麼美!
司馬光砸完缸,還寫了一本書,都知道這本書,沒人知道作者是他
《茅山後裔》這本書我也就看了三遍而已,再看書中經典!
開心一笑:兒子拿著一本書說:媽媽,我們老師講過無巧不成書,但是我看的這本書里……
假如四大名著要去掉一本,你會去掉哪本,這本書排名第一
覺得生活過不下去的時候,就來看看這本書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就看看這本書吧
沒看過這本書?那就嫑說你看懂了《紙牌屋》
要沒有我國這本書,日本現在不一定是什麼模樣
中國這本書比聖經暢銷,從皇帝到百姓人手一本,你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