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必知的6個禮儀

佛教必知的6個禮儀

1、合十


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對佛法信眾言,這是最熟識不外的呼喚方法,合十的動作,不僅能夠到達收攝表面的作用,也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儀之一。


除了碰到人能夠合十表現問候、打呼喚之外,假如經由法師身旁、或穿梭大殿佛前,也能夠合十的姿態,稍稍欠身經由,表現本人的禮貌與尊崇。此外,咱們寫信時,用「某某人合十」作為信末署名,也是一種表白謙遜、恭謹情意的好法子。

2、操手


當咱們凝聽長者大德說話時,也能夠雙手合十表現恭敬。假如說話的時間較長。則能夠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態,這樣也能讓人攝心,不會散漫沒精神。


詳細法子為:雙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於腹部前方。雙手高度要適中,約為肚臍上方一寸,否則太高予人緊張嚴肅之感,太低又顯得很沒精神。雙手不要貼緊腹部,否則看起來會很不天然。


3、頂禮

向佛、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就是俗話說的「心服口服」。


4、問訊


佛教徒素日在正式場所見到師父或長者大德,能夠心服口服行跪拜禮,但假如師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飯、講話、演說時,則能夠用問訊的方法代替,同樣能表白忠厚的情意。


首先忠厚地合起雙掌,眼力矚目中指指尖。而後向下哈腰約九十度,當要直起身子來時,合十的雙手也同時變換姿態。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微微相接觸,食指尖也微微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略呈三角形狀。此時,雙手的姿態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猶如向佛菩薩供花一般,充滿了恭敬祥和。雙手維持這個姿態經由胸前,不時舉高到眉心(但不觸到額頭),這也表現把佛菩薩供到頂上,有著忠厚、恭敬而謙遜的立場。隨後再微微將手放下,到胸前回複合十姿態,而後放下雙掌。


5、功課

在寺廟裡,僧尼天天的選修課為朝暮課誦,又名早課、晚課。一般,寺廟在早上4時就打催起板(起床號召),僧尼盥洗完畢,齊集在大雄寶殿,恭行禮佛,聽候大鐘大鼓完畢聲,群眾齊誦早課:《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晚課在下晝4時左右,僧尼齊誦《阿彌陀經》或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以及蒙山施食等。


6、過堂


僧尼吃飯都要過堂,晚上、半夜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本人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發生貪食甘旨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飢的葯,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雲彩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召,又叫長魚。魚日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夜以繼日。吃飯兩頭,假如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服務員添,不可出聲叫嚷,碗筷應擺在桌邊放齊。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擱在碗邊上,表現他要對群眾講話;筷子放平,即不準備講話。過來,大寺廟因僧眾較多,多用「過堂」局勢吃飯,並施行分食制。如今一般小廟,人數不多,多駁回四菜一湯共食制。


佛法 | 智慧 | 高僧大德 | 靈魂 | 因果

人生 | 善男女 | 般若 | 命運 | 關照| 覺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為何佛教徒不吃蔥、蒜、韭菜?
學佛要具足的三個條件
一朵開悟的花

TAG:般若五台山 |

您可能感興趣

佛弟子必須知曉的6個禮儀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茶禮|16個細節讀懂中國茶禮儀
凱爵啤酒:職場人需要知道的3個酒桌禮儀
10個細節讀懂中國茶禮儀
居士應該知道的佛教基本禮儀
漢服禮儀,禮儀天下,傳承千年
12星座夫妻之間需要遵守的禮儀
留學生必知的西方用餐禮儀盤點
小細節見教養,這28條教養禮儀一定要教給孩子!
佛家的語言禮儀
人民日報教給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老師家長快收藏
現代人必知的25條禮儀,做到10條以上就是個文明人
茶桌四大禮儀:千萬別在喝茶的時候失禮
教給孩子32條教養禮儀,讓孩子做一個有素質的人!
敬茶的禮儀有哪些
8個做客禮儀,讓你家娃做個禮貌的小客人
必須知道的一些乘車禮儀,你知道幾個?
學生禮儀培訓:校園禮儀
以茶待客你該知道的六大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