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閱讀需要主張』


過年好!大年初一,書評君給大家拜大年啦!


十二生肖的輪替給了中國人每年爬梳動物的社會文化史的機會。在忙碌一年後,通過這種頗具趣味的文化鉤沉,我們既能回顧那些在匆忙中易被錯失的生活意趣,也能或近或遠地與前人在浪漫風度、想像力上有所接續。

今年要說的雞。如果在十二生肖中國選一個擁有文化意象最多的動物,雞當之無愧。它既可以出現在清朝官服與花翎上,標示權力與等級,又滲透進地方傳說,成為一座座村落神廟的根源。這種可上可下、可俗可雅的特質使中國雞文化打通了不同階層與領域。即便在當代,雄雞既能因與祖國版圖形似成為一種抽象且威嚴的象徵;其實體又是深入萬家、與中國人日常生活關係最緊密的家禽之一。


與此相應,中國的雞文化豐富至博雜,本土文化沉澱在開放中也與西方影響交匯,構建著國人關於雞文化記憶的新知。2017年的這份迎新文化盤點便在這樣的過程中,七分懷舊,三分探新。


撰文| 新京報記者 孔雪


神 侃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昴日星官


昴日星官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住在上天的光明宮,其本相傳說是六七尺高的大公雞,神職是「司晨啼曉」,其母是毗藍婆菩薩。古人用昴宿定四時,《尚書·堯典》中寫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如日落時看到昴宿出現在中天,就可以知道冬至到了。


昴日星官在西方星象中有一個對應的星宿,天文學稱它為「昴星團」,民間叫做「冬瓜子星」。在冬夜星空,人類的肉眼可在昴星團裡面看到7顆星,希臘神話中稱它們為「七姐妹。在更流行的西方十二星座體系當中,昴星團屬於金牛座。


昴日星官出現與中國古代的神話演義小說中。如在《封神演義》中,其原名為黃倉,是截教通天教主的門人,因無福成仙,在萬仙陣中陣亡後,輪迴進入神道,成為天庭中的一位神。他更流行的形象出現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途徑毒敵山琵琶洞時被蠍子精困住,孫悟空經黎山老母指點,懇請昴日星官下界降妖。星官現出公雞本相長叫一聲,蠍子精便被收服了。這個情節與現實中兩種動物的相剋關係對應。


2017年,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的兩扇農曆雞年藝術櫥窗由中國當代藝術家鄔建安打造。鄔建安正是以昴日星官為主體,藉助中國傳統剪紙與皮影的造型語言寓意雞年吉祥。

雞王鎮宅


魏晉時期,雞成為門畫中辟邪鎮妖之物。在門楣上貼雞成為四川成都等地的習俗。在桃花塢年畫中也有「雞王鎮宅」的年畫,圖案是一隻大公雞口銜毒蟲。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黃永玉《雞王鎮宅》

天雞


上古神話中住在天上的神雞。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雞皆隨之鳴,漢代陶器已有其像,在三星堆遺址中出圖的青銅雄雞也或是古人心目呼喚日出、光明的天雞的反映。


雞腳神


雞因在日夜間承上啟下,在民間傳說中也有陰陽使者的身份。在一些村鎮或較偏遠的山區,流傳著雞腳神的傳說。人去世三天後,停放棺材的屋子裡會出現動物腳印,通常是雞腳印,傳說是陰間使者帶死者亡靈去見閻王的嚮導雞腳神所留。

雞圖騰


少數民族都有動物圖騰,雄雞是白族先民崇拜的圖騰。至今白族人家的小伙看上某位白族姑娘,男方家就請媒人帶上小伙在月圓之夜悄悄地上門提親,無論提親是否成功,女方都要以雄雞款待求親者。


雞神廟


一些村落中的廟群中常見山神廟、娘娘廟等,雞神廟則往往與地方傳說有關。如在山西省洪洞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村口有一隻大公雞專啄人的影子,「小唐」(唐王李世民)聽說很多人死於此因,便在微服出巡時射死這隻雞,投入井中,以石封口,村民在井址築起雞神廟。這樣的傳說口口相傳,至今在一些傳統村落中老人仍能講述。


墨 畫冠紅如火,尾黑如漆


漢代 鬥雞紋、鬥雞俑


「鬥雞」是古代一項給人刺激又無危險的娛樂活動,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鬥雞都很流行。據《漢書》記載,漢宣帝登基前常「鬥雞於杜鄠之間」。曹植曾作《鬥雞詩》:「游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漢畫像石生動記錄了鬥雞的生猛場面:二雞如猛禽,怒目相對,昂首曲腿,撕殺即將開場。而漢代鬥雞俑則對此有更立體的呈現:陶人懷中抱雞,準備放開這隻鬥士,與等在前方的另一隻雞展開博斗。鬥雞活動的盛行也在語言文化留下痕迹。今人用「呆若木雞」指人反應遲鈍,但這個成語的原義是指,訓練出的鬥雞鎮定自若的最佳狀態。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漢代鬥雞俑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等俗語則在強調雞有信德不失時。雄雞被賦予勇武品格與守時信德,因此上千年來不斷出現在花鳥畫中。


北宋徽宗趙佶繪製的《芙蓉錦雞圖》描繪了一隻錦雞飛臨芙蓉枝頭,回首翹望彩蝶的場景。錦雞,即雉雞,按儒家「瑞應」說,其出現是「聖王」出世的象徵。因此宮廷畫中的錦雞多有政治含義,與雞相關的繪畫在中國藝術史中多有出現,元代王淵《花竹錦雞圖》到清代郎世寧《錦春圖》,都以錦雞喻君子五德,具有教化功能。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趙佶《芙蓉錦雞圖》


呂勝中《大公雞》


現當代藝術中,齊白石、韓美林、黃永玉等對雞主題的創作則超越了教化意味,更多是基於雞本性及吉祥寓意的傳承。50後藝術家呂勝中一幅五米乘三米六的巨幅作品《大公雞》在2015年底展出。呂勝中的原作以一張油畫布繪成,鱗甲覆蓋的鳳爪穩於岩石之上;五色羽毛挺拔,尾羽如絲緞一般簌簌。展覽現場,原作被按比例縮放至76x49.72cm,通過逐行拍攝將18平米原作拼接製作成高清數字文件,再以藝術微噴的工藝將作品完整還原在油畫布上,畫框結構則採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方式。


呂勝中曾回憶這幅畫的創作原由;「幼時春節,鄰居家見一張大公雞年畫,喜愛不已,而難以獲得,日思夜想,夢見它站在我家牆頭引頸高歌,呼喚著童年理想化鄉土田園……我重新演繹這隻上世紀的大公雞,讓它就站在這塊倖存的石頭上靜觀驚奇,啼聲中幾十年拂曉,農業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在理想化的不斷演繹中越發濃艷,渲染著我心中遠去的故鄉。」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齊白石《大吉圖》


徐悲鴻《雨中雞鳴》


至近代,雄雞常被畫家藉以表達君子正義情懷,以及為理想而戰鬥的精神。徐悲鴻曾繪各種雄雞圖,如《雨中雞鳴》繪一隻雄雞霸氣立於一塊大石上,引吭高歌,鳴音似有衝破壓抑大雨的氣勢。徐悲鴻筆下的雞,冠與爪之刻畫精細嚴謹,尾巴以濃墨大筆掃出,冠紅如火,尾黑如漆,粗與細、紅與黑的對比中呈現出一種和諧。畫雞成為他在畫馬以外的另一絕,並內涵深意:徐悲鴻以此呼喚那些有血氣的志士,奮起拯救民族危難於水火之中。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段建宇《藝術雞》


70後的藝術家段建宇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藝術雞」系列。2002年,段建宇的藝術雞走下畫布,被做成玻璃纖維雕塑,然後一隻只親手繪製,每隻雞均獨一無二。《藝術雞》首次露面是參加2002年韓國光州雙年展,2003年《藝術雞》參加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一群雞在世界頂級大展—威尼斯雙年展軍火庫展區自由散步,讓人又驚又喜又忍俊不禁。將日常敘事引入卻又穿梭於現實與虛幻之間所形成的具有荒誕意味的圖像,顯露出了當代繪畫所實驗的新方法與策略。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段建宇《藝術雞》(2003年)


閑 讀童話虛構,寓意頗深


金雞與銀雞


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的關於雞的民間故事中,俄國詩人普希金編寫的《金雞的故事》是流傳度、改編版本與形式最多的故事之一。《金雞的故事》是一篇譏諷意味濃厚的童話詩:強大王國的國王與勇敢善戰的兩個兒子,雖兵強馬壯,雖有金雞時刻報警提醒,卻抵擋不住異域女王美色的誘惑,最終全軍覆沒。在《金雞的故事》結尾,普希金寫道:童話雖是虛構,卻深有寓意,對善良的年輕人,不無裨益。劇作家貝爾斯基根據普希金的這個故事寫成三幕歌劇《金雞》,1909年10月7日在莫斯科齊美劇院首次公演。這個敘述昏庸、愚蠢的都頓王崩潰故事在俄羅斯經過多重演繹,對於經歷了1905年「血腥周曰」事件後革命騷亂的俄國而言,對沙皇專制統治的有力諷刺不言而喻。


在普希金的詩歌創作中,童話詩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濃郁的俄羅斯民間詩歌的特色。《金雞的故事》早在 20世紀 40年代就通過戈寶權對普希金作品的翻譯在中國傳播,與本土其他動物故事共同構成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中國詩人巫昂則以銀雞為主題創作了一篇寓言式的小品。「香港有金雞,山陰縣有銀雞,銀雞是一種特殊品種的雞,培育它的人是山陰人氏,叫做陽陽生」。小說以一隻每天吃一兩銀子、生半斤銀蛋的銀雞開頭,以銀雞老死、守財的陽陽生出家結尾。


雞仔文學


「雞仔文學」(Chick Lit), 是針對20歲和30歲之間的女子,特別是單身職業女性的都市女性文學,以1997年英國作家海倫·菲爾丁的《BJ單身日記》為標誌,隨後《穿Prada的女魔頭》《慾望都市》等同類作品也登上了英美圖書暢銷榜。這類小說常由女性作家書寫,時髦女主角在城市居住,為事業打拚。有評論認為,英國作家創造了「雞仔文學」,美國作家則發展和推動了多流派的出現,如針對中老年婦女出版的「母雞文學」和針對基督徒出版的「教徒雞仔文學」。大多數喜歡「雞仔文學」的讀者是20多歲、渴求獨立,尋求自我的尊嚴和價值的女性。


根據中國出版界的觀察,國內尚未有此類文學概念出現,且引進作品仍存在水土不服的狀況。原因除更中西生活形態差距大之外,西方青年女性尤其是獨身女性、職業女性公共空間的生活豐富,獨立的財產與人生觀亦有利於形成並書寫女性新傳統,而中國具有真正精神的女性讀者群體及創作群體仍在發展中。就社會發展而言,這類書未來在中國有前景,也將成為部分女性存在、成長的追求。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把 玩纖細浮動,羽毛璀璨


雞缸杯


雞缸杯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酒器,因杯壁上常畫有雌、雄雞及雛雞,故稱雞缸杯。雞缸杯的畫面還常間以山石、蘭草、牡丹,寓意吉祥、富貴。雞缸杯採用的「鬥彩」工藝,創燒於明代成化時期,是將釉下青花與釉上彩協調,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使諸色交相輝映。


常見的雞主題圖案以傳達天倫和樂的子母雞圖為主。如公雞、母雞率領小雞覓食於野地,母雞低頭欲啄蟲,小雞展翅雀躍;又如母雞振翅低頭,奮力與獵物搏鬥,小雞為母加油,在前護衛的公雞則回首關注妻兒。


雞缸杯杯體小巧,輪廓直中隱曲,曲中顯直,風韻清雅雋秀,為後世歷代皇帝喜愛,明清兩朝多次仿製。《陶說》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神宗時尚食御前,成杯一雙,值錢十萬。」成化鬥彩雞缸杯曾於1980年及1999年拍賣,均刷新中國瓷器拍賣世界紀錄。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鬥彩雞缸杯


雞心佩


雞心佩,是韘(shè)形佩的俗稱。韘形佩從玉韘演變而來。多作橢圓形,上端出尖,中有一圓孔,近似於盾牌或雞心的形狀,兩側常透雕有龍、鳳、螭等裝飾,具有驅邪納祥的美好寓意。雞心佩是漢代特有並常見的一種佩飾。魏晉南北朝後少見,宋以後隨著崇古仿古風尚的流行,逐漸開始出現有仿製之作,至清代不止。


雞心作為一種常見的形制,還常見於「雞心罐」和「雞心核桃」。雞心罐罐體狀如雞心。雞心核桃產於京郊、冀、晉等地,因狀似雞心而得名,是文玩核桃中最具代表且歷史久遠的品種之一。傳世老核桃中老雞心佔有相當的比例。全身紋理星星點點,呈膽背狀。質地較硬,較適合雕刻,也成為核桃雕刻的上好品種。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白玉龍鳳紋雞心佩,清,故宮博物院藏


雞首壺


雞首壺因壺嘴流部的雞首形裝飾而得名,是西晉至唐初流行的一種瓷壺。西晉時器形較小,圓腹,肩部貼一雞首,小而無頸。壺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實心。東晉時,主體也是圓腹盤口壺,但雞首下有短頸,喙由尖變圓,冠加高,雞尾消失。至南朝時,壺身整體加高,雞頸較前期加長。隋代壺身更高,雞頸不僅更長,而且作仰首啼鳴狀,雞尾柄變塑貼龍首柄。至唐代初年,雞首壺被新出現的執壺所替代,逐漸消亡。


雞首壺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社會大動蕩的時期,也是瓷器大發展的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大批中原居民、士族、地主紛紛南下,推動了南方經濟的發展,也使南方制瓷工藝逐步提高。中國制瓷業形成南北兩大系統,南方以瓷器製造為主的手工業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瓷器造型中仿生器形樣式繁多,如卧羊形、蛙形,又如雞頭、羊頭、虎頭等裝飾,目的均為祈求吉祥和辟邪。雞首壺即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雞"與"吉"諧音,雞首壺延續使用了數百年,反映出戰亂年代人們對安寧生活的祈望。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隋代李靜訓墓中的白瓷龍柄雞首壺


雞血石


雞血石同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並列,享有中國「四大國石」的美稱,因其開採時的色彩與剛宰殺的雞血滴在玉石上相似而得名,主要用於印章和工藝雕刻品。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官僚長用雞血石製作印章,清代官吏服飾中,雞血紅曾代珊瑚紅、瑪瑙紅為頂花品飾之最高榮譽。


雞血石因硃砂滲透到高嶺石、地開石之中而緩慢形成。在中國,雞血石開採於明初,當時雞血石露出岩石表層,古人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開採,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雞血石上燒柴,岩石全部燒熱後,用冰冷的溪水澆潑,使石頭分裂,再用鐵鏟很容易即把雞血石採下。這種采法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表層露頭的雞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藥爆眼再用手掘或機掘深挖。


中國最早在浙江昌化發現玉岩山雞血石。傳說遠古時,一對美鳳凰不時聽到哀怨之聲,俯首見人間蝗蟲成災,百姓受苦,決意下凡消滅蝗害。蝗滅,百姓築起玉岩山希望留下鳳凰,但山上一對強橫的鳥獅因忌妒與之鳳凰博斗,踐踏了鳳凰蛋。鳳凰含淚啼血離去,玉帝感念百姓之誠,令地藏菩薩將鳳凰血、鳳凰蛋點化成丹石,千萬年後形成玉岩山的雞血石。故而雞血石又稱「鳳血石」。地方傳說賦予雞血石與當地歷史、人文更緊密的關聯,也為這一石料增添了秘密而浪漫的意涵。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雞血石「咸」「豐」對璽


雞翅木


雞翅木分布於全球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和南美,屬紅木,有微香氣,生長年輪不明顯,產於中國兩廣、雲南、福建以及東南亞等地。


雞翅木木質有的白質黑章,有的色分黃紫,斜鋸木紋(「V」字形)呈細花雲狀,酷似雞翅膀。縱切面,木紋纖細浮動,變化無窮,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圖案。雞翅木因此得名,一說最初這個名稱由木匠叫開,逐漸約定俗成。較花梨、紫檀等名木,雞翅木產量少,木質紋理獨特,以存世量少和優美艷麗的韻味為歷代文人、顯貴所青睞。


在古舊傢具市場上,雞翅木有新老之分。文玩專家王世襄認為,老雞翅木「肌理緻密,紫褐色深淺相間成紋,尤其是縱切而微斜的剖面,纖細浮動,予人羽毛璀璨閃耀的感覺」;新雞翅木「木質粗糙,紫黑相間,紋理往往渾濁不清,僵直無旋轉之勢,而且木絲有時容易翹裂起茬」。



書評周刊拜年祭: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雞翅木六開光坐墩


本文整理自2017年1月2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A10-A11版。撰文:孔雪(新京報記者);編輯:柏琳、戶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書評周刊 的精彩文章:

金宇澄:文學常常是無力的,好東西都爛在肚子里
我和作家皮格利亞的故事
2016年,這些文章點擊不是最高,但可能是你最願意收藏的
原來《午夜凶鈴》不是恐怖故事,而是一個科幻故事
這些2016年的書名讓人腦洞大開、無言以對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樓名曲《秋窗風雨夕》,天籟迴響
周春林老師二十年風雨路
鷹眼米霍克風風雨雨一生:少年成名、中年登頂、晚年……光頭了
蝴蝶《雨》朗誦:風雨麗人
宋徽宗瘦金書代表作《穠芳詩帖》: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
鷹眼米霍克風風雨雨一生:少年成名、中年登頂、晚年卻光頭了
十五年風雨,看漱玉平民如何「橫掃」山東
風雨山塘:《紅樓夢》開卷第一回傾情描繪的「紅塵中」
十年《奮鬥》:文章馬伊琍風雨同舟,當年最帥最美的還沒結婚呢
閱讀與欣賞《詩經》之《芣苢》《柏舟》《風雨》
夜吟風雨夕┃春秋華年歸處,靜好人在天涯。風雨夜半誰和,逸廬客中詩話
暴風雨吹來了一條5米長的魚,網友:這是白龍王,天賜之物!
暑期補番第五彈:夏天,是一個暴風雨多發的季節
日日是好日,風雨可佐餐:寫給九年後的重逢
瑤台聚八仙 風雨渡河步宋張炎《為野舟賦》韻
樓台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
疾如風雨、矯若龍蛇:明代王陽明草書《若耶溪送友》書法欣賞
戰績壯山色,風雨慰忠魂!抗日英傑詩詞7首!
67歲譚詠麟紅衣亮相生日似年輕小伙,眾友人冒風雨送蛋糕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