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正月養生,「衣、食、住、行」

正月養生,「衣、食、住、行」

一、正月養生應注意三點


1


要注意飲食。假如是小朋友,不要吃過多涼的東西,小孩子腸胃比較單薄。中年人很高興朋友在一起痛飲,要盡量不喝高度的酒,過頭了肯定是傷身體,使我們的血脂增高。對老年人,不要吃太多油膩的東西,偶爾吃可以。假如有膽囊炎一定要少吃。有高血壓、胃腸炎的更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2


要很好地安排時間,要進行好好的休整,平時比較累了多休息。道醫是講究子午覺的,23點-1點就是子夜,過了這個點再去睡覺不符合身體的正常運行情況,這樣一個禮拜才不至於玩得筋疲力盡,到上班的時候該身體不舒服了。


3


避免到人太多的場合去,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老年人抵抗力比較弱,很容易在元旦得呼吸道疾病。走親訪友也要避開有慢性傳染病的家庭。

二、正月進補養生大全


1


視疲勞族


最佳食材: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比如豬、羊及雞、鴨等的肝臟。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乳、蛋類食品等對眼睛都有益處。


2

熬夜傷腦族


最佳食材:魚類,特別是鱈魚、沙丁魚對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


牛奶、酸奶富含蛋白質、色氨酸。芝麻、核桃仁含維生素B、C及氨基酸等。其中的不飽和亞油酸、卵磷脂、亞麻酸是大腦的結構材料。 麥類、小米、玉米含蛋白、脂肪、鈣、鐵、維生素B1,能預防神經衰弱。


葯膳方:蘿蔔絲鯽魚湯


材料:鯽魚、白蘿蔔200克、姜1塊、植脂淡奶100毫升。調味料:雞粉1.5小匙、黃酒1大匙、胡椒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鯽魚洗凈擦乾,姜切片,白蘿蔔切粗絲;2.鍋熱後倒油爆香薑片,放入鯽魚煎兩面呈金黃色後加黃酒、植脂淡奶和適量水繼續烹煮;3.中火煮約10分鐘,加入白蘿蔔絲,再燒10分鐘,最後加雞粉、胡椒調味即可。


煎魚時,魚面及魚腹均要擦乾;倒入冷油煎魚,魚就不會粘鍋了。煮魚湯時湯汁呈現白潤香濃的原因是:廚師加了植脂淡奶。


3

熬夜上火族


最佳食材:百合有助止咳,枸杞有明目、補血的功用,對熬夜導致的陰虛火旺也很有幫助。


葯膳方:百合糖水


材料:植脂淡奶20毫升,鮮百合20克,枸杞少許,水2杯,煉奶適量。


製作方法:將鮮百合與枸杞洗凈,加入植脂淡奶以小火燉15分鐘;加入煉奶以中火續滾1分鐘即成。枸杞無須燉煮太久,否則會變苦。


4


風熱感冒族


最佳食材:綠豆甘寒,清熱解毒;茶葉利尿,冰糖清熱,對感冒、咽痛發熱等療效顯著。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葯。


葯膳方:薄荷粥


材料: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薄荷煎取葯汁候涼,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冰糖。稍溫即服,出汗最佳。


5


咽喉腫痛的上火族


最佳食材:橄欖、雪梨、花旗參、銀耳等都有清肺熱、利咽生津、清熱解暑、滋陰潤燥等功效。


葯膳方:銀耳雪梨燉瘦肉


原料銀耳3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棗1個。


製作方法:將瘦肉洗凈,沸水略煮後切塊,再與洗凈的銀耳和切塊的雪梨、蜜棗放入燉盅內,加水300毫升,隔水燉1小時即可


三、正月假期養生四部曲


1


第一部曲:「滅火」工作首當其衝


1


口乾舌燥——百合杏仁枇杷粥


鴨梨、枇杷果各20克,杏仁12克,百合15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將百合、杏仁洗凈;梨去皮切丁;枇杷果切丁,把百合、杏仁和粳米用武火煎煮,邊煮邊攪拌,一直煮到米粒開始膨脹、米水融合時改為小火煎煮,然後加入梨丁、枇杷丁,稍稍攪拌,待粥熬好後,盛在碗中,放到溫度稍涼時,加入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2


咳嗽有痰——生薑煎蛋


生薑1塊(切碎),雞蛋1個,香油少許。像煎荷包蛋一樣,把姜和蛋一起用香油煎熟,趁熱吃下,每日2次。


3


咽喉腫痛——嫩絲瓜汁


取嫩絲瓜適量,將其搗爛取汁,頻頻含漱。


4


食欲不振——清火茶


金銀花15克,山楂5克,紅茶3克,蜂蜜適量。前三味用200毫升開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加入蜂蜜調勻即可飲用。


2


第二部曲:解膩消滯全攻略


1


湯水消滯


消滯最簡單的方法是喝茶,喝茶能幫助分解脂肪。另外,取桂皮、山楂各10克,紅糖30克,將桂皮、山楂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在此汁液中加入紅糖調勻,趁熱飲,或用檳榔、炒萊菔子、生山楂各10克,水煎去渣取汁,晾涼後加入白糖少許,不拘時頻飲,均具有較好的消滯功效。


2


對症消滯


傷食魚:取生薑適量,將其搗爛,拌醋調食。傷食肉:取山楂適量,將其燒熟,水煎服;或嚼食山楂或山楂餅。傷食雞蛋:取神曲30克,水煎服;或在米湯中加食醋1湯匙調服。傷食湯圓:取炒麥芽30克,水煎分次服。傷食豆類:取生蘿蔔適量,洗凈搗汁,分次飲服。傷食果品:取生薑3片,水煎服;或取神曲15克,丁香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傷食嘔吐:取雞內金5克,水煎服。消化不良:取橘皮2~9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3


吃燒烤後來根香蕉


燒烤類食物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等致癌物,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並芘的致癌作用,保護胃腸。


4


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


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膩食物較多,喝杯糖分低、纖維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大有裨益。


5


吃火鍋後喝點酸奶


吃火鍋後喝點酸奶,可有效保護胃腸道黏膜。此外,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抑制腐敗菌的生長。


6


吃螃蟹後喝杯生薑紅糖水


吃螃蟹後喝杯性溫的生薑紅糖水,能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3


第三部曲:早餐吃點水果燕麥


具體方法是:取燕麥片、豆腐各30克,牛奶30毫升,核桃仁20克,紫蘇葉2片,芒果1個,草莓4枚,蜂蜜適量。將燕麥片、牛奶、核桃仁放入攪拌機中攪成泥狀,放入杯底;豆腐加紫蘇葉煮熟後瀝干水分,加入蜂蜜搗成泥狀,放在燕麥泥上;上面鋪上芒果和草莓即可食用。


4


第四部曲:長假歸來常潤顏


具體方法是:粳米100克,銀耳(干)25克,紅棗15克,蓮子、枸杞子、冰糖各10克。將銀耳用水泡發、擇凈;紅棗洗凈、去核;蓮子、枸杞子分別洗凈、泡軟;粳米淘凈,與紅棗、蓮子、枸杞子一起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加入銀耳、冰糖,稍煮即成,佐餐食。

正月養生,「衣、食、住、行」



四、衣:十層單不如一層棉


今年元旦處於「二九」區間,天氣越發寒冷。有些人在這時候喜歡里里外外穿上好幾層才覺得暖和,但是也有些人穿個薄便裝,套件羽絨服就出門了。那麼到底如何穿才更保暖呢?


其實,衣服本身是不產熱的,只起到隔離的作用,這種隔離使得衣服與機體、衣服與衣服之間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而感覺到溫暖。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係。


因此,保暖的關鍵不是穿多少層,而是衣服的材質。棉和羽絨因為存在大量空隙,能容納一定量空氣,保暖效果會好一點。俗語有句話叫「十層單不如一層棉」,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特別提醒:患有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及胃部疾病的老年人最好穿件棉背心;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衣服不能太重,太重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妨礙行動,應選擇輕軟面料;關節活動不夠靈便的老年人應儘可能穿對襟開扣的毛線衣,紐扣也宜少些,便於穿脫。


五、食:三種湯品對證驅寒


民間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元旦所處的「二九」正好是「三九」的前哨站,所以防寒保暖可以在這個時候借食療進行。中醫認為,對於氣虛、陽虛、血虛這三類人群這個時候最怕冷。以上三類人群不妨試試以下三種湯品驅寒取暖。


1


氣虛怕冷喝人蔘烏雞湯


道醫認為,氣虛體質的人除了怕冷和愛出汗外,還往往表現為肌肉鬆軟,體力較差,只要體力勞動的強度稍大就容易累。身體防禦能力一般不怎麼好,容易感冒,感冒後康復的時間也比別人慢。


人蔘性平、味甘、微苦,微溫。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除心腹惡氣。


因此人蔘雞湯是食料滋補中的佳品,具有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補氣生血等功效。但由於各種人蔘功效不一,因此煲湯時應注意人蔘的選用,一般可選用新鮮的人蔘或生曬白參等,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宜用人蔘雞湯來滋補的。


2


陽虛怕冷喝乾姜肉桂羊肉湯


道醫認為「陽虛則外寒」,人陽氣不足時,不能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會出現怕冷的現象。一般陽虛的人有怕冷、手腳冰涼、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癥狀。


生薑偏於散寒,乾薑比生薑多了溫中回陽的作用。凡陽虛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溫者都比較適合用。肉桂是寒冷季節最為常用的調味食品,有補元陽、暖脾胃、通血脈、散寒氣的功用。不僅能補陽氣,又能散寒邪,故凡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乾薑、肉桂與羊肉一起做成藥膳,更有利於增強補陽祛寒的功效。


另外,陽虛者還應注意少吃生冷食物,減少食鹽的攝入。


3


血虛怕冷喝雞絲阿膠湯


很多女性怕冷多是由於血虛。經、帶、胎、產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經期勞累、月經量過多、生產時出血過多等等都會導致血虛。女性血虛有寒者,一般都表現為面色萎黃或蒼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癥狀。如果癥狀不是很嚴重,不妨試試雞絲阿膠湯。阿膠為補血之佳品,尤為適宜出血而兼見陰虛、血虛證者。阿膠既能補血,又能滋陰,是公認的滋補佳品。


六、住:預防冬季「空調病」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在溫暖的空調間待久了,會出現皮膚乾燥、嘴唇上火、脫皮等癥狀,這時候就要留意自己是不是患上「空調病」了。


室內外溫差大容易誘發感冒、發燒、皮膚也容易乾燥,喉嚨會幹啞,嘴唇也容易上火。通常情況下,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大於 7℃。如果在空調房中待的時間過長,可以抽空出去透透氣,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外空氣的流通。多喝溫開水,不僅能預防感冒還有助於緩解因乾燥引起的喉嚨干癢等癥狀。


七、行:穴位按摩助健康


一年的工作勞累,使很多上班族都有腰部的不適。利用元旦假期在休息之餘,不妨在家裡試試穴位按摩,緩解腰部不適。


腰陽關這個穴位位於我們的腰部,在背後正中線第 4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治療腰部疾病的常用穴位。長假歸來感覺腰部不適的朋友,不妨回家後趴在床上,用熱毛巾在腰陽關的位置熱敷,保持這個部位的熱度約 20 分鐘到半小時。


如果親友在身邊,也可以採用按摩的方式,在腰陽關的位置按摩,每次按揉 3~10 分鐘左右,有助於改善腰部疼痛的癥狀。


最後,祝大家有個強健的體魄迎接新的一年!


佛法 | 智慧 | 高僧大德 | 靈魂 | 因果


人生 | 善男女 | 般若 | 命運 | 關照| 覺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接財神,迎聖誕!轉發彌勒菩薩聖像,招財進寶,功德無量!
如此打坐,身體會散出奇異清香!
真誠做人,善良處事
祝您2017:佛光庇佑,有求皆應,法喜充滿,早成佛道
佛教造像中的「十個微笑」

TAG:般若五台山 |

您可能感興趣

衣、食、住、行,養生全攻略送給你!
從「衣、食、住、行」談元旦後養生
養生六字訣:順、靜、修、調、補、固
山藥正當時,養生之佳品;健脾、止咳、補氣、助陽等食療方
中年養生:重在養肺、胃、骨、心和腎
立夏要祛濕、養心、消暑、生津、養胃宜喝粥,15款中醫養生粥方
十二種養生食療配方,減肥、護膚、益智、養發、助眠、健體
穀雨時節:祛濕、養肝、助眠的養生穴!
西藥、中藥、養生,區別在哪裡?
中醫專家:風濕病的「冬病夏治」,如何用藥、食療、外治、養生
養生堂專家的6道菜:祛濕、降糖、養胃、護肝、降壓
養生就是養精、氣、神
衣食住行全方位養生
養生之道在於養心、養體、養食
香蕉的營養價值和養生食療方
立春後養生宜養肝,衣食住行皆有關
健康養生世界:大豆養腎、大米潤肺、小米補脾、麥養心、高粱養肝
清明從衣食住行來養生
這個養生菜,護肝防癌、健脾養胃、排毒清腸道、降血脂、養顏、增強抵抗力,要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