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真正的孝順,是好好說話

真正的孝順,是好好說話

點擊題目下方六丈日子,關注青年精英最愛閱讀公號


01


周日的下午,我帶著兒子去遊樂場。女兒陪兒子進去遊玩的時候,我坐在外面的休閑椅上安靜的等候。

這時候旁邊一個阿姨主動找我說話:「剛才那個個子跟你差不多高的女孩是你的女兒嗎?」


我本不愛跟陌生人搭話,但看著眼前這位阿姨一臉的慈祥,就微笑著回答:「是啊,12歲了。」


阿姨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我:「你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位十幾歲孩子的媽媽。」


然後,她問了我年齡,我坦誠相告。

「我女兒比你小几歲,但你看起來要年輕許多。」


兩個陌生人,就這樣打開了話匣子,實際上幾乎都是阿姨一個人在滔滔不絕,談現在,憶往昔崢嶸歲月。


我倒也樂意聆聽,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真正的孝順,是好好說話 點擊播放 GIF/733K


02


阿姨嫁到一個重男輕女的封建家庭,連續生了四朵金花後,終於生到一個「帶把兒」傳種接代。


那是八幾年,正是計劃生育最為嚴厲的時候,為此她丟了」鐵飯碗「」,還被罰了不少的超生費。


值得謳歌的是,這個要強的女人,把五個孩子都送進了大學,受過高等教育。


阿姨年輕的時候,風風火火,搞養殖、開廠子。

她常對女兒們說的一句話,「姑娘家多讀書,不是為了嫁個好男人,而是靠人終不如靠自己。」


我想到自己一兒一女,家庭和事業都很難平衡,阿姨五個孩子是怎麼過來的,心裡生出由衷的敬意。


03


遊樂場內是她大女兒的兒子,四歲左右,留著Kimi式(林志穎兒子)的娃娃頭,萌萌的,煞是好看。

阿姨見外孫過來,立刻從手袋裡拿出保溫杯,汗巾,給孩子喝水,擦汗。只一會兒,孩子又重新回到遊樂場,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歡笑聲不斷傳來。


阿姨一臉憐愛望著外孫轉身而去。


「他爸爸只是一個高中生,當時我女兒跟他談朋友的時候,我是不同意的。不要求男方學歷比女兒高,最起碼也要不相上下才是。我姑娘執拗,不管我們反對,死活要嫁。我家在鎮上,我和他爸都有單位。他家還是農村,窮得叮噹響。」


我笑了笑說,「年輕人不都這樣嘛。認定了就嫁,什麼門第、年齡、學歷,那都不是事兒,愛了就愛了。」


「是啊。不過現在也挺好。我這女婿,他很努力,為了匹配我家姑娘,上夜大,考取文憑,如今在一家銀行做高管,年收入二三十萬。夫妻倆很恩愛,沒有大聲說過話。」之後阿姨更是開啟「秀女婿」的模式。


女婿經常會出差,他在外頭十分節儉。


每逢女婿出差回來,阿姨會變著花樣做多幾個菜。


丈母娘體己,女婿更會做人。吃完後,他總搶著洗碗收拾桌子和廚房,讓她帶孩子下去花園玩耍。但凡女婿在家,這些事都是他包攬了。


她一臉幸福的繼續回憶。


有一次,她和女兒逛街,看中一件羽絨服,她蠻喜歡的,但覺得價格小貴,沒買。回家後,閑談時,她女兒把這件事說給了丈夫聽,他當即從口袋掏出二千塊,同時埋怨妻子不懂事:「咱媽五十幾歲了,幫我們帶孩子,多辛苦,你明天就去給媽買回來。」


「我女婿比女兒大方。」阿姨說著說著,笑成了一朵花。


我們正談笑風生,一對中年夫婦朝我們走過來,男的遞給阿姨一杯熱飲:「媽,你口渴了吧。給買了杯蜂蜜柚子茶,你早兩天說喉嚨不舒服,喝這個好,趁熱。」


她連忙起身給我介紹:這是我女兒和女婿。


阿姨和老伴在老家的鎮上都買有養老保險,家裡還有兩條門面出租,養老綽綽有餘。她來廣州給他們帶孩子「當保姆」,純粹是因為女婿人好,孝順,講話從來都是和顏悅色。她雖然累一點,卻心甘情願。


04


中國數千年的教育,以儒家思想為指導,從小我們讀《論語》,看《四書》《五經》…百善孝當先。


可時下,隨著經濟浪潮興起,有些人賺了些錢,便不把父母當長輩,作牛馬使,還尖酸刻薄。


身邊就有這樣一位A先生。


父母背井離鄉,千里跑過來幫忙帶孫子,做家務。偶爾一天,菜咸了,或是醬油多了,他便馬上蹬鼻子上臉,摔碗摔筷子。


但凡孩子有個傷風感冒的,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父母問罪,自己平時則不聞不問,整個一甩手掌柜。


凡此種種,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能掀起一場山呼海嘯。一言不合,翻臉不認人。


老人也是有尊嚴的。一次他的母親再次聽到「你給我滾」後,再也無法忍受,一氣之下收拾東西回老家。那時正值寒冬臘月,由於事先沒有買火車票,老人家獨自一人在車站抹淚到天亮。冬天裡的風,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刀刀割在老母親的身上。


一個人控制情緒的速度,就是他邁向成功的速度,反之,即便暫時成功,也終將失去。


05


父母有事了幫著做,節日假期帶上禮品去看望,老人病了掏錢去治療,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做到,但卻很難做到對父母長輩和顏悅色。


事實上,我們的長輩親人,往往在意的不是我們拿了多少禮品,給了多少錢財。更在乎的是兒女的在意和予以他們人格尊嚴。


找我們嘮叨的時候,能夠微笑著聽他們把話說完。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耐下心來,去傾聽他們的心。我們總嫌他們啰嗦,寧願把大把的時間用在網上和陌生人撩騷,也不願施捨一點給我們的父母。


我們大概都得了一種病,一種叫親疏不分、本末倒置的頑疾。


對於某件事,或者是某種社會現象,父母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時,我們總是嗤之以鼻,喜歡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他們,似乎只有對著干,才能夠顯示我們的與時並進和聰明才智。


父母常常被我們「說教」得面紅耳赤。這樣的場景,我想可能許多人都經歷過,又或者是正在進行中。


我們自以為贏了,實際上輸得一塌糊塗,還不自知。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什麼是孝,在我看來,好好說話,和顏待親,才是大孝。


很多老人,在物質上並沒有對兒女有過多要求。相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滿足老人的衣食住行,不是什麼難事。而不少做子女的,恰恰把這些當成了盡孝的唯一做法。


老人能有什麼要求?無所謂你能陪在他身邊,聽他們說說話,年齡越大,對親情的依賴就越強。


我們天天忙於工作、應酬,為什麼不能拿出點時間,滿足父母的精神依賴?即使他們嘮叨,即使他們的觀點跟不上時代。


可他們終究是生養我們長大的父母啊。


順著他們的心思和話語,偶爾開個玩笑,讓他們的晚年多一點順心和快樂,也不是件很難的事情。


只是我們少了耐心,或者認為,自己最親近的人,還用得著這些嗎?


不只是親情,由此而推,還有愛情和友情。


多少感情,就是這樣在我們的大意中,在認為不值得一提的瑣碎中,一點一點地消耗殆盡。


孝順,其實都是瑣碎小事中體現出來的細心和貼心,包括好好聽父母說話,包括偶爾下廚房,包括一句話:爸媽,您歇著,我來。


作者:簡·愛,不務正業的商人,慈懷讀書會專欄作者。新書《相逢不必太早,只要剛剛好》近期推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丈日子 的精彩文章:

愛情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根基
黃曉明和Angelababy:好的婚姻,就是我想要的,你剛好都有
姑娘,嫁的好不是嫁給一個有錢人
我們都可以去溫暖一個陌生人
父母短視,孩子必然近視

TAG:六丈日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好好和他們說話,就是最大的孝順
真正的孝順,是愛
真正的孝順是?
最好的孝順,是我尊重你的喜好
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順,看完你就明白了!
孝順還富貴,這三個生肖命好,對父母好的沒話說
孝順孝順,順著他們,就是孝。
陪伴,就是最好的孝順!
最好的孝順,是不給父母顏色看
什麼叫做孝順?就是孝了,你就順了
讓老人死得有尊嚴,才是真正的「孝順」
什麼是真正的孝順?錯了的趕緊改過來
如此隆喪厚葬是為何?這樣的孝順真鮮見!
好好愛那個幫你帶孩子的老人,趁還有時間,好好孝順父母
心靈之旅:真正地孝順,並不只是給錢而已!
孩子孝不孝順,從小就能看出來,你這樣做過嗎?
孝順:孝很容易,順很難
外公說:你母親知道你們這麼孝順已經很開心了,手術不用做了!
在中國,你覺得孝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