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1988年,建築大師貝聿銘做了一個決定:不再接手大規模的建築設計。那一年他71歲,大工程已開始讓這位老人感到身體吃不消。同時,在對建築的思考上,他也更傾向於回歸自然,探索小而美的東方意境。


因此,當1995年貝聿銘擔綱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設計顧問時,業內一片嘩然。這座大樓由貝聿銘之子貝建中、貝禮中組建的貝氏建築事務所承擔具體設計,而貝聿銘則為整體方案提供諸多靈感。2001年,貝聿銘專程來北京參加了大樓竣工儀式。「這座建築,我花了7年時間。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外觀


* * *


建築愛好者常在全球搜尋大師的作品。藉由貝聿銘的華人身份,北京有兩座建築出自這位大師之手。一座是1982年修建的香山飯店,另一座就是位於長安街和西單大街交叉口的中行總行大廈。與秀麗寫意的香山飯店不同,中行大廈修建之初就面臨著各種限制和挑戰。

中行大廈和天安門及故宮的直線距離只有2.5公里。根據北京市有關規劃,故宮周邊老城區限高30米,二環45米,三環60米。這意味著貝氏必須在45米的高度內完成這座大體量建築,處理不當,建築就會顯得笨拙。


貝聿銘面臨的這個挑戰,恰恰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1974年,中國政府邀請他在故宮旁修建一座高層建築。「我的良心不允許……我不能想像有一幢高樓俯視著紫禁城。」後來,有關部門充分考慮他的意見,出台了上面的限高規定。


「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把建築物的內部設計成擁有大空間的花園,讓光影進來。」在建築中做花園,西方有先例,但「中國有自己的做法。樓內有園,像四合院,四合院裡面就是空的。」就這樣,一個11層樓高的巨大中庭出現在中行大廈內,頂部和四周配以通透的玻璃,整座建築頓時輕盈靈動起來。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輕盈的大樓中庭


在園林設計上,祖籍江蘇的貝聿銘選擇了他最喜愛和擅長的蘇州風格。然而在景觀行業,一直存在「南園北調」的說法。簡單說,就是江南的嬌小與北方的粗獷並不相宜。就銀行建築而言,過於玲瓏也不合適。


貝聿銘從選材上破題:他沒有用柔細的太湖石,而是從雲南石林運來了壯實的石頭,同時配上高大的毛竹。山、石、水、池、竹、窗,這些園林元素在大樓內移步一景,與龐大的空間十分協調。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中庭園林及細節


走進這座被命名為「四季大廳」的樓中花園,會有一種輕鬆美妙的感受,這與其中的色彩密不可分。建築的牆面和地面都使用了米黃色的義大利凝灰石,溫暖的色調加上玻璃窗透射的陽光,形成變幻莫測的光影,寧靜和諧又充滿活力。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中行大樓中常能看到這樣的光影遊戲


沒有使用任何符號化的傳統裝飾,卻透露出濃濃的中國韻味。貝氏極具特色的幾何結構與抽象到極致的中式園林元素相得益彰,「限制」被巧妙轉化成讓人愉悅的個性和風格。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中行大廈頂部運用的幾何結構是貝氏建築的標誌之一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貝聿銘設計的日本京都美秀博物館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貝聿銘設計的巴黎盧浮宮金字塔


* * *


十里長安街幾乎成為了北京近幾十年發展的縮影:CBD,高級寫字樓和星級酒店林立;建國門內,政府行政大樓龐大莊重;從東單到王府井,街道開始變得熱鬧;天安門至西單的2.5公里最為靜謐;過了西單圖書大廈又是人聲鼎沸;復興門外則開始出現居民樓,洋溢著生活氣息。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中行大樓俯瞰圖,紅色為西單大街,藍色為長安街


貝聿銘將中行大樓的兩個主入口分別設置在面向長安街和西單大街的南面和東面,正對著公交車站和地鐵站口。「園林是為公眾設計的,大家要去西單買東西,可以從這裡面穿過。」在建築功能上也進行了精細安排,中庭設計成對外服務部,往來的顧客帶來持續的人氣,大型玻璃窗也展現著開放的態度,邀請大家來參觀、散步,整座大樓和這座城市的生活融為一體。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從東側的西單文化廣場遙望中行大樓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黃昏時分中行大樓外的街道


這裡是很多人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也在他們的記憶里佔據著一席之地。


在中行大廈落成的年代,對傳統的承續、對建築公共性的思考乃至對中西建築元素的組合運用,在中國建築界仍處於十分初級甚至空白的階段。最初,人們只是欣賞這座大樓的雅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樓背後所隱藏的設計師的苦心與思考開始慢慢呈現在人們眼前。一個好的建築能夠超越時空,回應人心。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從自行車王國,到今天的車水馬龍,這座大樓也見證著中國的改變


對於這「最後一座大房子」,貝聿銘的自我評價是「滿意的」。 「我父親屬於中國的第一代銀行家。在他那個年代,人們用的是算盤,現在人們用的是電腦。一個世紀的變化發展之大令人無法想像。用建築來表達傳統的延續是很難的,但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在北京的工程做到了這一點。」



豆瓣日記:貝聿銘:「這是我設計的最後一座大房子」



本期視覺和Lens的其他讀物


在京東、亞馬遜、噹噹、天貓、淘寶、機場中信書店


和各大城市書店均有銷售


更多關於lens讀物及購買詳情請戳這 >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新千年最好的176部日本電影榜單
豆瓣相冊:天文攝影之路
被毀滅了一百萬次的地球
豆瓣書評:從胡適到劉瑜:我對西學東漸的悲觀
豆瓣評論: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原罪——對血源世界的解讀,含dlc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日記:一百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豆瓣日記:你爸,他想買一把二胡
豆瓣日記:這一次,我的青春真的進了墳墓
豆瓣日記:你的影子巨大,像喧囂的髒話
豆瓣日記:一碗最後的粉利
豆瓣日記:趙阿長的顏藝也是一絕了
豆瓣日記:一枚長在樹上的貓
豆瓣日記:我有一個鈴鐺
豆瓣日記:被人喜歡的松子的一生
豆瓣日記:這不是一篇遊記,這就是個名古屋買買買攻略
豆瓣日記:這裡是上海,這裡是無法回望的
豆瓣日記:有一天
豆瓣日記:十九歲的某一天
豆瓣日記:第二回:和院子做朋友
豆瓣日記:這是一場楊德昌吐槽大會
豆瓣日記:《蘭亭序》: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王羲之
豆瓣日記:剛剛好的五寶田
豆瓣日記:母親那一代人
豆瓣日記:嘿,胖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