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醫生看對科,運動受傷該掛什麼科?
第一:骨科和復健科到底什麼區別?
一般具規模的醫療院所,骨科和復健科不僅涇渭分明,光是骨科還細分主治脊椎、主治肩關節、主治膝或踝關節……;復健科也有分科,有些復健科醫師主治下背疼痛、髖膝關節,或是主治五十肩、手關節、跑步膝等等。
其實區分骨科和復健科很簡單,就是看是否需要動刀治療。當骨科醫師診斷病患的筋骨酸痛等癥狀不必開刀治療,多會把病患轉介到復健科,請復健科安排復健療程;而復健科收治的患者,在復健一段時間後沒有得到改善,評估必須開刀治療,也會把病患轉介給骨科。
第二:我跑步時感覺膝關節處怪怪的,該看骨科還是復健科?
同樣都是酸痛的問題,骨科和復健科醫師處置的思路也不同。骨科醫師會儘速解決病患的疼痛,一般多會利用藥物或加上部份復健動作來減緩關節發炎的退化;而復健科醫師則盡量不用藥,多加強衛教,例如冷敷、熱敷、電療、按摩,讓疼痛舒緩。所以如果跑者的傷病沒有出血或劇烈疼痛,建議還是先挂號時優先考慮復健科。
第三:醫院的復健,到底是在做什麼?
1、冷熱敷
在急性的運動傷害經過妥善處理,傷勢略為緩和,損傷局部已經不再出血,腫脹不再增加以後,可以開始使用熱敷來協助患部排除炎性物質與堆積物;要注意的是,熱敷會使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為了避免過多的血液流量造成患部二度腫脹,同時也要使用冷敷來減緩,這就是所謂的「冷熱交替法」。
2、電療
這在理療中非常常見,效果也非常好。貼片該貼在哪裡,電療的頻率又該如何選擇都是有很多學問的。其主要的作用是止痛、消炎、促進癒合,甚至可以增強肌力,避免肌肉萎縮,特別的是電流可以穿透皮膚與肌肉,所以對深層的組織癒合效果很好。
3、超音波
這也是復健的時候常看到的好朋友之一,使用時搭配凝膠當作介質,再用超音波在身上滑來滑去,其主要的效果是治療發炎,促進局部組織循環,加速組織癒合,消除腫脹、減少軟組織沾黏現象,或者肌肉攣縮等,是非常好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4、牽引
就是在復健科診所,看到有些人在拉腰、拉脖子的那個機器,主要是針對脊椎部分的問題,若是有某些脊椎壓迫或活動度受限的現象,都可以使用這個機器做處理。
5、徒手治療
也就是所謂的手法處理,包含軟組織按摩放鬆、關節鬆動術、主/被動伸展等等眾多的技巧,每種手法都有它不同的效用。例如:降低疼痛、放鬆緊繃的區域,促進代謝、誘發肌肉作用、增加關節活動度等等,有些盲人的物理治療所特別看重這個領域,而只針對病患做專業的徒手治療,協助病患復原。
6、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復健過程,可以針對肌力不足的地方加強,平衡感不好也可以藉由增加平衡訓練改善,讓身體的控制能力更好。而這個運動跟健身房的那種猛男訓練不太一樣,這是從人體的全部面向做評估,例如有人高低肩,右手舉起來的高度硬是比左手低,或骨盆有傾斜、左腳膝蓋開過刀但右腳是正常腿等等。所以專業的「評估」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讓大家能夠順利回到運動場上不可或缺的步驟。
7、懸吊系統訓練
利用懸吊系統進行身體的訓練,借著身體在不穩定的狀態下,誘發核心收縮,或者誘發特定部位的力量,將身體控制在一個平衡點,是非常不容易的訓練,當然這也是必須要有專業受過訓練的人士來指導,否則很容易因為使用者不熟悉而造成更多的傷害。
最後溫馨提示:康復好重新運動後,為了保護相對脆弱的傷病部位。建議每次運動前貼好肌內效貼扎。此貼布不是膏藥,沒有藥效,完全是藉由貼布本身的特性和貼扎者的技術,幫助被貼扎者舒緩疼痛、消除疲勞、促進代謝、預防運動傷害,甚至是提升運動表現等,避免再次出現相同部位的傷病。


※馬拉松替跑,為什麼懲罰措施這麼嚴厲呢?
※照著網上的視頻和圖片鍛煉肌力,這樣科學嗎?
※扁平足怎麼辦?堅持每周一次赤腳走路吧
※如果客觀判斷每天跑多遠才合適?
※跑後小腿肌肉硬邦邦的該怎麼緩解?
TAG:FUNRUN |
※突然劇烈運動,白領遭遇「運動傷」,看看中醫教你怎麼做?
※運動受傷後該怎麼辦?
※運動康復:面對肌肉拉傷,該怎麼做?
※為什麼說運動養生終身受益?
※運動就能保持健康?女人運動不對小心惹婦科病
※怎麼保護我們的牙齒在運動中免受傷害呢?
※有種運動可防宮外孕!還對婦科炎症有好處?
※運動醫學專家:又想運動,又想保護膝蓋,該怎麼做?
※膝關節受傷了,健身房還有什麼運動適合你做呢?
※女運動員碰上生理期該怎麼辦?看的好心酸!
※運動中受了傷,該怎麼處理?
※女生運動不慎當心引起外陰創傷等婦科病!
※做什麼腰部運動遠離婦科病
※運動中拉傷,如何準確高效地向醫生描述自己的傷情?
※運動的女生,請問你穿對內衣了嗎?
※生命在於運動嗎,女生健身有什麼好處?
※運動就能保持健康?女人這樣運動小心惹來婦科病
※為什麼運動就一定會受傷
※你的孕期運動做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