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提起臘八,現在的人們除了喝臘八粥、泡臘八蒜之外,一般很難想到別的風俗了。在很多人眼裡,不起眼的臘八甚至都很難算是個節日,連「吃餃子還是吃面」的爭論都沒有它的份兒。


然而,這個今天看來十分缺少存在感的傳統節日,出身卻十分顯赫——它可是由古代兩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合流演變而來的。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除了煮粥, 臘八里還有什麼名堂?


「臘」、「臘」、「蠟」、「蠟」,


它們都是啥關係?

在語文考卷上,不少吃貨可能都寫過「味同嚼臘」這樣的錯別字,在拼音輸入法廣泛使用的今天,這樣的混淆似乎變得越來越稀鬆平常了。然而,在討論臘八節時,理清「臘」、「臘」、「蠟」和「蠟」這四個字的關係卻顯得格外重要。


對於今天的很多中國人來說,「臘」和「臘」、「蠟」和「蠟」基本上就是同一個字的繁簡對照版而已。但是在古代,它們卻本是區別很大的四個字。


「臘」讀[xī],本來指干肉,也是個副詞,指(負面的)極端。「蠟」讀[là],指的是一些常溫下呈固態的油脂,也就是「蠟燭」的那個「蠟」,「蠟梅」的「蠟」取的也是這個字。這兩個字和本文內容關係不大,而「臘」[là]和「蠟」[zhà]才是要向大家隆重介紹的主角,它們本來分別是一種祭祀的名稱。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蠟梅,不是臘梅哦。圖片來自:Luigi Strano


簡化字方案將「臘」簡化成了「臘」,「蠟」簡化為「蠟」,把兩個高頻字合并到兩個超低頻字上面。這樣的處理對日常生活固然便利,但卻讓本文的表述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此處我們需要事先進行一點說明:本文在本小節以外出現的所有的「臘」,指的其實都是「臘」的簡化字。


「臘」:祭祀祖先神靈


的年末祭典


「臘」是中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祭典。關於臘祭,最有名的一個例子莫過很多人學過的《左傳·僖公五年傳》上那段「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的古文了。這段古文是「唇亡齒寒」、「假虞滅虢」、「一之謂甚,其可再乎」等重要成語的來源。

在這段文章中,宮之奇在進諫虞公不要對晉國軍隊開放邊境通行權無果以後,做出了虞國要完的預測:「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大意是虞國不會再有祭祖的機會了,晉國這次出兵就會滅亡虞國,不需要再打車出來跑一趟了。


「臘」的祭祀對象是祖先和神靈。《禮記·月令第六》記載在「孟冬之月」時,「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五祀」是五種神靈,東漢著名學者鄭玄認為分別是「門」、「戶」(這兩種都是門神)、「中霤[liù]」(一般認為就是總被孫大聖欺負的那個土地老兒,唐代著名學者孔穎達則認為同社神)、灶(年年被往嘴裡硬塞高熱量奇難吃食品糖瓜,還會給人家說好話的灶王爺,後來對灶神的祭祀單獨分離了出去)、行五種家神。


連天子也會參加的祭祖、祭神活動,在祖先崇拜情結嚴重的古人那裡無疑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了。《玉燭寶典》引著名的女性極端男權主義者班昭的話說:「臘,一歲之大祀」。


臘祭的具體日期經常改變,但都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由於這個祭祀非常重要,這個月份也被稱為「臘月」。

而同時,


正趕上慶賀豐收的「蠟」日


而在舉行臘祭的臘月里,慶祝農業豐收的「蠟」祭也在火熱進行中。「蠟」主要祭祀對象是與農業有關的神靈,它利用農閑時間進行,帶有「報恩」的性質。


在先秦時期,這同樣也是一個會由天子親自參與的重要祭祀活動。《禮記·效特牲第十一》對蜡祭有一段詳細的介紹: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羅氏致鹿與女,而詔客告也。以戒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國。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也。』八蜡以記四方。四方年不順成,八蜡不通,以謹民財也。順成之方,其蠟乃通,以移民也。既蠟而收,民息已。故既蠟,君子不興功。」


這一段文字是成語「仁至義盡」的出處。這裡說明,蠟同樣是歲末十二月的重要活動。天子行此祭時需要祭祀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和水庸共八種與農業有關的神祇,祭祀時要唱「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這種祝願農業條件良好的歌謠。這種祭祀的有無與農業收成有關。如果收成不好,那就「八蜡不通」,諸位農神如果不努力保佑人類風調雨順就別想在年末胖上三斤。在祭祀完成以後,直至年末,國家都不再有勞民的工程了。


蜡祭在民間帶有歲末縱酒狂歡的性質。鄭玄提到蜡祭時說這一天「民無不醉者如狂矣」,正是當時蜡祭的真實寫照。《孔子家語》卷七《觀鄉射第二十八》記載子貢觀看民間蜡祭的情景,回來對孔子彙報說「一國之人皆若狂」,孔子說:「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這些話未必真的由孔子所說,但蠟日狂歡、減壓的意義無疑是社會上的共識。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蜡祭縱酒狂歡的一面也很像是一場年末派對。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這麼巧?那就在一起吧


臘、蠟都是在年末舉行、帶有狂歡色彩的重要祭祀,既然趕到一起,何不索性一塊兒過了?


在民間,兩種祭祀從漢代就開始合流。臘祭開始附帶了蜡祭的狂歡色彩。《藝文類聚》卷五《歲時下》引蔡文姬的父親蔡邕的《獨斷》說:「臘者歲終大祭,縱吏民宴飲。」與此同時,蜡祭也在向臘祭靠攏。《玉燭寶典》引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十二月:(臈)日,薦稻雁。前期五日殺豬,三日殺羊,前除二日,齊(應為「齋」)、饌、掃滌,遂臈先祖、五祀。」(按:括弧里的字是我填改的。)又稱:「是月也,群神頻行,大蜡禮興,乃冢祀君師、九族、友朋,以崇慎終不背之義。」這個「臈」就是臘祭。


從這段材料看,在當時,民間的臘祭與蜡祭仍然是不同的祭祀,但是蜡祭的祭祀對象已經從農神變成了與自己有關係的現實人物。蜡祭祭九族(中的死者),臘祭祭先祖,外延上未免有很大重合,已經沒有什麼能阻止它們在一起了。


大概正是由於這樣的變化,從東漢時期開始,甚至有一些學者都誤以為臘和蠟最初只是一種祭祀的不同名稱。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引用一本叫《禮傳》的書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這裡把「臘」和「蠟」視為同一種祭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異名。物種日曆蠟梅篇中也引用了《廣雅·釋天》上一段類似的話:「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蠟,秦曰臘。」此外還有人認為「蠟」是這種祭祀的統稱,而「臘」則是周代人對這種祭祀的專名。如南朝蕭梁的劉孝標在注《世說新語》時引用南朝劉宋的雷宗次《五經要義》說:「三代名臘: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總謂之臘。」今天的學者普遍認為隋代以前官方的蠟、臘二祭一直是不同的,但大家對二者在漢代開始在民間漸漸合流則沒有多少爭議。


魏晉時期以後,這兩個節日在民間已經基本不作區分了。臘日的狂歡節越來越熱鬧,還有了為新年採辦年貨的性質。晉裴秀《大蜡》詩曰:「鱗集京師,交錯貿遷。紛葩相追,反袂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餚如林,有貨如山。」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買買買,可見年終剁手節本來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由於祭祖是一種家族活動,臘祭還發展出了家庭團聚的節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三《時序部十八》引謝承《後漢書》(不是《二十四史》里那本范曄的《後漢書》)說東漢官員第五倫在外做官,不能和媽媽在一起,「至臘日,常悲戀垂涕。」這些節俗都一直流傳到了唐宋時期。在唐代,臘日還有過燃燈的習俗。不過這在後世並未得到廣泛的流傳。


早期臘祭:


五德輪轉挑日子


先秦時期臘祭的日期已經很難具體考證了。直到漢代,臘日的時間才有了明確的歷史記載。而那時,臘日的時間要靠「五行屬性」來確定。


五行學說自戰國末年漸趨成型,到了漢代則頗為盛行。那時候,人們開了很多腦洞,拿五行來附會世上的各種問題。當時產生了一種頗有影響力的學說叫「五德終始說」,它認為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五行屬性,稱為「五德」,只有順應了這些屬性才能順應天時,國祚綿長。根據當時人迷信的想法,這個觀點就可以決定臘日的日期。


在漢代,一直存在一派人認為漢代屬於「火」德。這一派在西漢末年以後伴隨著王莽勢力的崛起而徹底戰勝「土」德說成為了絕對主流。《初學記》卷四《歲時部下》引高堂隆《魏台訪議》曰:


「王者各以其行之盛祖,以其終臘。水始生於申,盛於子,終於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辰臘。火始生於寅,盛於午,終於戌,故火行之君以午祖戌臘。木始生於亥,盛於卯,終於未,故木行之君以卯祖未臘。金始生於巳,盛於酉,終於丑,故金行之君以酉祖丑臘。土始生於未,盛於戌,終於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辰臘。」


於是漢人多在臘月的某個戌日舉行臘祭。在東漢時期,這個日期被固定在了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上。《說文解字》釋「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正是對當時節日時間的說明。


佛教影響下形成的臘八日


這個五德輪轉選臘日的轉盤最晚到宋代還在繼續。但是民間卻在佛教影響下另外形成了一個固定於曆法的臘日,這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臘八了。


南朝蕭梁時期的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作金剛力士,以逐疫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沐浴轉除罪障。」臘日被固定到了十二月八日上。此時的臘日既有傳統臘日慶祝所謂的陽氣恢復,春草重生的特點,又包含了「作金剛力士」、「沐浴」、「除罪障」這些佛教色彩明確的特徵。


後來,漢傳佛教乾脆由此發展出了一種十二月八日是「佛成道日」的傳說,說釋迎牟尼修行的時候曾餓倒在地,一位牧女給他吃了一種用各種粘米和糯米熬成的雜燴飯。吃完這碗飯,釋迦牟尼跳到河裡洗了洗澡,又坐到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為紀念此事,中國佛教徒於每年臘月初八口熬制「臘八粥」供佛。


此後,臘八日乾脆從臘日中獨立出來,成為了和臘日並存的獨立的佛教節日。此時的臘八節主要是佛教徒及其同情者在慶祝,其核心節俗也基本只剩下佛教的風俗。唐代大詩人孟浩然《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詩云:「講席邀談柄,泉堂施浴衣。願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這正是臘八日沐浴、拜佛風俗的體現。臘八粥本來也是一種起源於宋代的佛教食品。《東京夢華錄》卷十記載:「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臘八:節日中的落難貴族?那是兩大節日的合體!



看暈了?再來整理下節日關係圖吧。


宋代以後,曾經極為重要的臘日日漸式微,最終於清朝的乾隆十年被徹底廢除;而脫胎於臘日的臘八,卻藉助一種好喝的粥廣為流傳,一直存續至今。由此可見,吃貨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動物也有權利,那麼AI呢?
神秘信號轉瞬即逝,竟然源自30億光年以外
那些年把你萌哭的水獺,美哭的翠鳥,通通出自這個人之手!

TAG:果殼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的傳說,臘八節吃什麼
1月5日臘八節,臘八粥里的秘密你要知!
臘八節習俗大盤點 你的家鄉過節吃什麼?
今年小寒恰逢臘八節,各地有吃臘八粥的重要民俗
西門慶的兩個臘八節
臘八節佛成道日的由來
歷史圖說:臘八節的來歷與習俗
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中華民俗: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兩節合一日,只喝臘八粥是不夠的!老中醫告訴你這麼吃
明天臘八,一個有佛緣的天道養生日子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那些事兒
?臘八節快樂!
臘八節到了,《紅樓夢》里的俊男美女是這樣喝粥的
?今天臘八節,祝您八方來財,萬事粥全!
今日臘八,五帝朝會考校定福報,為何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快樂,致我最在乎的人……
又是一年臘八到,臘八習俗知多少?
【今日臘八】臘八飲食有講究,千萬別亂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