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英國地下巨型核掩體 英國政府的最後棲身之地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英國在歷史上沒有遭遇過核攻擊,但並不意味著這個國家沒有防患於未然。據英國廣播公司(BBC)4日披露,在英格蘭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城外20英里的地方,就有英國在二戰前後修建完善的地下核掩體——德拉克羅地道。
德拉克羅地道內景,資料圖。
據英國BBC報道,德拉克羅地道從1941年6月開始建造,1943年5月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最早建造的目的,其實是英國軍方二戰期間打算新建一個秘密的軍用飛機製造廠。但之後,英方認為自己正面臨潛在的核打擊威脅,為了保證一旦核戰爭爆發英國政府還能繼續運作這個國家,決定將德拉克羅地道改建為地下核掩體,成為「英國政府最後的棲身之地」。
為了防範嚴重的核打擊威脅,尤其是看到日本遭到原子彈轟炸後的情況,英國政府成立了一個名為斯特赫委員會的機構,由當時政府的戰爭防禦規劃秘書威廉-斯特赫負責,來分析潛在的核戰威脅對於英國的影響。1955年,斯特赫委員會發布的報告稱,「一旦英國遭遇核打擊,即便是有限度的核打擊,食物和水資源將面臨嚴重污染,嚴重傷亡人數會瞬間上升到1600萬,工業生產全面陷入停頓」。斯特赫委員會當時給予的防禦預算是12.5億英鎊(相當於今天的308.8億英鎊)。鑒於斯特赫委員會的建議和英國的實際負擔能力,英國政府決定建造龐大的地下核掩體,保證「一旦核戰爆發,國家決策機構人員能夠迅速轉移到這裡,繼續指揮辦公」,而不是為了收容平民。
據BBC報道,德拉克羅地道佔地24619平方米,如今它以博物館的形式對外開放地道的部分區域。報道稱,遊人沿著埃迪特A號門進入德拉克羅地道的那一刻就會發現,這裡儼然就是一座地下城,也是一座地下工廠,因為英國本來就是打算遭受核打擊後,還可以在這裡繼續生產製造坦克、飛機以及其他軍用設備。
擋住核武衝擊是德拉克羅地道在戰後的重要任務。所以在埃迪特A號門可以看到,這裡的牆壁由厚實的磚頭砌成,進出的門則是由厚實的鋼鐵鑄成。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掩體的入口,藉助地勢修建成了一個弧形。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保證,一旦掩體入口遭遇核彈衝擊,那麼整體遭受的衝擊也會因為弧形設計而減弱一些。


※土耳其希望中國能夠轉讓兩棲攻擊艦技術,真是太「可愛」了!
※巴鐵對中國到底有多好?專門成立萬人特種部隊保護中國利益
※孟加拉國測試一款中國導彈,為何印度會炸鍋了?
※中國軍工交出一份優異「成績單」 五大尖端武器橫空出世
※美國差一點製造的「最可怕武器」:核動力坦克
TAG:東方網 |
※世界最好宮廷鐘錶在中國 英國藏品最誘人
※是誰一直在買英國地產?揭秘倫敦地標背後低調的國際金主
※英國為什麼要攻打清朝 揭秘英國進攻中國的真相
※此地原屬中國領地,獨立後與英國作戰,英損失比鴉片戰爭慘的多
※緬甸中英美日四國軍人墓地,英國照料很好,美國將烈士遺骸迎回國
※中國一個神秘之地,被英國植物家稱為人類的「伊甸園」
※英國珍藏的絕版中國老照片
※英國領土上有塊「中國飛地」 埋藏戰勝日本的夢想
※外媒:英國脫歐後 中國人加速投資英國房地產
※英國荷蘭中國香港,四種「牛欄」奶粉身份揭秘
※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英國經濟因脫歐面臨「巨大挑戰」
※古代各國的「衛生紙」 英國很奢侈 日本很奇葩
※英國二戰防空洞被改造成世界首個地下農場
※英國皇室鍾愛的度假勝地
※中國最孤獨的奧運選手,家世顯赫卻放棄英國國籍落戶廣州
※為挽英國地產頹勢 業內人士吁政府下調印花稅
※中國前女主播英國創業:把英國戲劇帶回中國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正式確定參加中國航展
※墮落的英國人
※各國大媽最愛的運動:英國的最高大上,中國的已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