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地所在西北荒漠建群種遺傳變異分布格局研究方面獲進展
譜系生物地理學(Phylogeography)研究有密切關係的種間或者種內支系的現有生物地理格局形成過程和形成機制,是歷史生物地理學的一門新興分支,主要研究地質構造及第四紀氣候變化對物種遺傳變異格局的影響。植物譜系地理學的研究,能深入理解現今的植物分布和多樣性,預測區域類群在時空的演變趨勢,以提高對這些物種的管理及制定相關的保護利用策略。
膜果麻黃隸屬麻黃科麻黃屬,為我國西部荒漠建群種,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天山南北麓。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博士蘇志豪等利用分子測序手段研究了膜果麻黃居群的遺傳變異分布格局。研究發現,膜果麻黃遺傳變異呈破碎化分布,遺傳變異主要發生於居群間,部分群體發生冰期後群口擴張。冰期極端氣候使得膜果麻黃分布範圍急劇收縮與破碎化,是加劇異域分布居群間遺傳分歧的推動力;間冰期暖濕氣候為膜果麻黃的擴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該研究根據膜果麻黃遺傳變異分布的現狀,總結了遺傳變異分布的歷史成因,為其他荒漠植物進化歷程的研究提供參考。
該成果以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 Desert Shrub Ephedra przewalskii (Ephedraceae): Allopatric Divergence and Range Shifts in Northwestern China 為題發表在PLOS ONE上。


※新疆生地所發現「中亞水塔」持續萎縮
※中國最穩的省會城市,二千多年沒有發生地震
※蘇聯分裂出來一國,李白出生地,擋住俄羅斯
※世界第一支自動步槍—StG44突擊步槍,誕生地:二戰德國
※在發生地震的時候,就想帶著貓主子秀,結果的一幕讓人哭笑不得!
TAG:生地 |
※中科院啟動「天山野果林生態保育與遺傳資源挖掘」項目
※遺傳發育所等在小麥穗型調控分子模塊解析中取得新進展
※遺傳所焦雨鈴研究組解析生長素調控葉片展開的分子機制
※人類外顯子組迄今最全遺傳變異記錄公布
※腫瘤風險提前預防 西南地區首個腫瘤遺傳諮詢門診成立
※科學家發現古生物長頸駝的遺傳分類 曾難倒達爾文
※遺傳發育所非中心體微管形成機制研究獲進展
※地中海貧血的遺傳規律圖解
※中國部分豬場遺傳滯後的現狀及 改善策略
※遺傳發育所水稻基因組編輯研究取得進展
※遺傳變異引發的大腦結構變化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發生
※因為遺傳病外表醜陋 卻在模特界打出一片新天地
※遺傳性皮膚病有哪四種遺傳方式
※江西省啟動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
※最大的基因組研究發現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罕見遺傳變異
※新生兒遺傳病篩查黑科技盤點
※我國科學家揭開水稻雜種優勢的遺傳之謎
※「盤點」光遺傳技術與疾病研究、應用最新進展匯總
※尚永豐院士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細胞表觀遺傳機制驗收穫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