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現代醫療中蹣跚的一根針與幾捆草

現代醫療中蹣跚的一根針與幾捆草

【把脈】


作者:田雅婷


中醫藥的最大屬性是什麼?簡言之,一根針與幾捆草。如今,在西醫漫天的刀鋒與藥片籠罩下,這一根針與幾捆草正跌跌撞撞、步履蹣跚地前行。

像所有正遭遇窘境的行業一樣,在艱難的前行路途中,中醫藥界想起了一個在歷朝歷代都很流行的詞——創新。「在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的今天,要依靠科技創新改變中醫藥現狀」早已成為行業內人士的共識。然而,這根針不是如意變幻的定海神針,這幾捆草也並非載人渡河的救命稻草,談創新改變中醫藥現狀,更不能只停留在精神上高度認同,手卻依然伸向懷中掏出老祖宗的濟世良方,只顧著照本宣科。


談及中醫藥事業,業內人士最喜歡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加以修飾,可中國所謂的傳統瑰寶很多,連幾位身著民族服裝的大爺大媽站在田間地頭引吭高歌,也已經算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稱是傳統瑰寶。可見,我們對中醫藥的認識高度還不夠,中醫不僅是瑰寶,更是國術、國寶。


早在1913年,毛澤東就曾在《講堂錄》筆記中寫道:「醫道中西,各有所長。中言氣脈,西言實驗。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言實驗者,求專質而氣則離矣,故常失其本,則二者又各有所偏矣。」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毛澤東對中西醫學方面的最早論述。


可現如今,在冰冷刀鋒和堅硬藥片的夾擊下,不必諱言的是,這一根針與幾捆草的傳統治療方法的確已落入低谷,一些優秀的治療方法瀕臨失傳,一些名老中醫後繼乏人,中醫醫療機構逐漸西化,中醫藥人才匱乏,科研水準不高;中成藥的發展也存在著中藥材質量不穩定、低水平重複等諸多問題。這說明,如同中國京劇一樣,中醫藥學這門古文化已到了不得不求新、求變、求突破的重要節點。

中西醫之間,交織著科學與人文、理性與經驗、傳統與創新、神秘論調與實證主義的悖反,簡單地判定是非曲直,宣布現代西方醫學的勝利和傳統醫學的死亡,或許有一些成就感、欣喜感,盲目產生一種辭舊迎新的幻覺,但是幻覺終歸是幻覺,觸摸醫學的真理與真諦,中西醫走的是不同路徑,西醫一路直線馳騁,中醫則迂迴於「曲線救國」的路途中。


如果我們把刀鋒與鋼針的較量比作賽事中競技體育與觀賞體育,很顯然,中西醫之間的對抗與競爭,應避免諸如足球比賽式的對抗性遊戲,轉而追求體操模式,你方演罷我登場,你且妖嬈我自翩。體操模式比足球模式更尊重個性,更利於發揮技術動作,更需要藉助創新贏得高分,顯而易見,這種賽制也更符合中醫藥現階段的發展思路。


中醫藥如何改變現狀、如何尋求突破,是一門系統科學,需要更多的理論與實踐予以支撐,絕非短短几句話就可以蓋棺定論。我們要看到,中醫藥走到今天的窘境並非一朝一夕,今日尚有一席之地,明日是登堂入室還是黯然離去?這需要中醫藥界同仁先醫好自己的「心病」。只有變步履蹣跚為步步為營,方可一路披荊斬棘,闊步走出困境。


《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07日 10版)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2017「粵戲越精彩」助力廣東戲曲小劇種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發明「神奇白紙」:遇火不燒 泡水不軟
「典贊·2016科普中國」盤點年度科學事件
知識點更新 科技館首個更新改造項目元旦與觀眾見面
在雁盪山遊走

TAG:手機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看一起針刀醫療事故如何壓垮一個針刀專科醫院!
歷史上那些最恐怖的醫療器具,看完菊花一緊
中國醫療衛生機構最多的十個省,這是否就意味著醫療發達呢?
一些古怪的醫療儀器,治療禿頂的那個笑死我了
支付寶在醫療領域做了這幾件事兒
陝附中院 這就是你們的醫療態度
頸椎痛學會這5種中醫療法中的一種,就能輕鬆擺脫掉
在農村有這樣一常見的野草,卻有特殊的醫療功效
中美精準醫療 不是「一回事兒」
一個小醫生對醫療現狀的看法
白癜風治療中最易出現的醫療事故,很多患者都中招了!
醫療創新中的「政治正確」:美國和中國現在一樣變乖了
在古代的醫療水平之下,這樣治病,沒病都會被整出病來
精準醫療的現狀和未來
在醫療全球第二的澳大利亞看急診是一種什麼體驗?
醫療落後的古代,這野菜被視為「長壽葯」,現在也很受歡迎
精準醫療是泡沫?臨床醫生這麼看……
醫療圈的每月一痛
「吃」走脂肪肝,中醫療法還你一身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