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各經絡常用配穴法,難得好文,必須看!

各經絡常用配穴法,難得好文,必須看!

各經絡常用配穴法,難得好文,必須看!



小編導讀

配穴是在選穴的基礎上,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應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強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治療效果。配穴的方法很多,今天就來分享一篇各經絡常用的配穴法,好文難得,仔細看喲!


一、本經配穴


由於本經氣化功能異常而導致人體的虛、實、寒、熱狀態,常用本經選穴配穴法,以調整本經,恢復其正常氣化狀態,主要使用五輸、原、絡、募穴等。


(一)原合配穴

原穴可以從三焦經調動原氣,以增強本經的行陽能力。合穴可以調暢經氣運行,使原穴中的原氣充分運行起來。兩者配合可以增強本經的氣化作用。原合穴配合治療臟病較多,可用於虛證和郁證。臨床常用尺澤、太淵,陰陵泉、太白,神門、少海,曲池、合谷,曲泉、太沖,陰谷、太溪,曲澤、大陵等。


(二)郄合配穴


郄穴有降逆、疏利、行氣、止痛的作用,與合穴長於調節本經經氣逆亂的功效相配,適用於本經氣機瘀滯所致的實證及疼痛性疾患。臨床常用如尺澤、孔最,曲泉、中都,少海、陰郄,陰谷、水泉,陰陵泉、地機等。


(三)合絡配穴


絡穴是本經經氣所分出的地方,經氣由此進入本經細小絡脈或走向表裡經。與合穴配合,可以增強本經行氣的作用,用於經脈氣血運行失調及絡脈瘀阻的各種疾患。臨床常用如尺澤、列缺,曲泉、蠡溝,少海、通里,陰谷、大鐘,陰陵泉、公孫,足三里、豐隆,委中、飛揚等。

(四)原郄配穴


郄穴是本經經氣深聚的位置,具有強大的疏通氣機作用,適合於由於邪氣壅盛而使經氣鬱結不通的急性痛症、炎症、血症等。郄穴與原穴配合用於治療正氣不足、邪氣盛的虛實夾雜病症。臨床常用的如太淵、孔最,太沖、中都,神門、陰郄,太溪、水泉,太白、地機等。


(五)合井配穴


井穴為脈氣所發之處,合穴可以調整本經的氣機。經脈氣機運行不暢時可以取合井配合,有瀉實、疏導氣機的作用。如肝經氣機閉阻,脅肋撐脹,可用曲泉配大敦;陽明經有實熱,可用曲池配商陽。


(六)五輸子母配穴

五輸穴分屬五行,陰經五輸穴為井木、滎火、輸土、經金、合水;陽經五輸穴為井金、滎水、輸木、經火、合土。在臟腑、經絡發生病變時,可視病情虛實予以補母或瀉子的配穴方法。《難經·六十九難》曰:「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如肝經五行屬木,肝經虛證,可補本經母穴曲泉(水);肝經實證,可瀉本經子穴行間(火),余者以此類推。五輸穴配穴法歷來被醫家所推崇,經臨床檢驗療效較好。但在實際運用時變化較多,常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本經配穴法對病症針對性強,如臨床運用得當,效如桴鼓。


二、表裡經(陰陽經)配穴


表裡經配穴方法是指選用互為表裡經的穴位進行配伍。常用以下幾種。


(一)原合配穴

一般為陰經的原穴配伍陽經的合穴。合穴可以調節氣機,使陽經的氣機通暢以促進陰經所聯繫的五臟,將所產生的代謝產物轉輸出去,從而提升五臟化生精微的能力。常用於五臟機能下降(正氣虛),同時兼有病理積滯(邪氣瘀滯)的病症。比較典型的是脾胃病症,患者脾氣不足,同時存在舌苔厚膩、食欲不振等飲食積滯的現象。臨床常用配穴如太白、足三里,太沖、陽陵泉等。


(二)原絡配穴


一般為陰經的原穴配合陽經的絡穴,也可用陽經的原穴配合陰經的絡穴。原絡配穴主要用於治療五臟六腑虛損不足的病症。


如脾虛濕盛,濕濁入絡,選太白補益脾氣;提升化濕能力則配合陽明經絡穴豐隆,以化痰通絡。或者陽經出現虛弱或寒證癥候,取其相表裡的陰經,調動五髒的原氣轉輸到相表裡的陽經,補充其陽氣之不足。臨床常用配穴如合谷、列缺,陽池、內關,太淵、偏歷,太白、豐隆,太溪、飛揚,神門、支正等。


(三)合井配穴


一般為陰經合穴配伍陽經井穴。當陰陽經同病、虛實並存的時候,常在選用陰經合穴調理氣機的同時,配合陽經的井穴放血。如患者有咳嗽、氣短,但又有實證咽痛、黃痰,則選太淵配尺澤,配合商陽放血。


表裡經配穴法在臨床運用較靈活,有陽病取陰、陰病取陽、陰陽經並取等多種變化,適用於或虛、或實、或虛實夾雜等複雜病變。


三、同名經配穴法


同名經配穴法是指選用手足同名經的腧穴進行配伍。同名經的穴位配合應用具有很強的協同增效作用,臨床常用的對穴很多都是同名經配穴。


(一)原穴與原穴配伍


原穴是各經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對於人體的原氣有重要的補益和調節作用。同名經原穴相配,加強了同名經氣化的功能,使所聯繫臟腑的原氣得到提升和補益。通常在本臟氣虛、陽虛、勞損,尤其是經絡診察在原穴發現異常的情況下應用。原穴配伍臨床使用較多,如太淵、太白,神門、太溪,大陵、太沖,腕骨、京骨,陽池、丘墟。


(二)絡穴與絡穴配伍


絡穴是絡脈在經脈上分出的地方,經氣由此進入本經細小絡脈或走向表裡經。同名經的絡穴相配,用於病機為絡脈瘀阻的各種疾患。臨床常用的有內關、蠡溝,通里、大鐘,支正、飛揚。


(三)合穴與合穴配伍


合穴具有很強的調理本經所聯繫臟腑氣機的作用。同名經合穴的配合使用非常廣泛,如尺澤、陰陵泉,少海、陰谷,曲澤、曲泉,曲池、足三里等。


四、奇經八脈配穴法


元代竇漢卿在《標幽賦》中對奇經八脈的功效有很好的概括:「陽蹺陽維並督帶,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症;陰蹺陰維任沖脈,去心腹脅肋在里之疑。」


奇經八脈主治的疾病,除了十二經、五臟六腑的疾病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疾病種類。如腦病,包括腦性痴呆、偏癱、癔病、癲癇、神經官能症,常與督脈、陰蹺、沖脈、任脈相關。又如脊髓病,包括神經脫髓鞘病、神經元疾病,常與陰蹺、陽蹺、陰維、陽維相關。另有屬於經絡—臟腑綜合性疾病,如某些精神性疾病、心臟官能症,與陰維脈密切相關;胃腸官能症與沖脈密切相關;生殖系統疾病與督、任、陰蹺、沖脈密切相關;婦科病與任、沖、陰維、陰蹺密切相關;免疫系統疾病,與督脈、沖脈、任脈密切相關。


(一)傳統奇經八脈配穴


1


列缺、照海(任脈、陰蹺脈)


功效:利肺氣、寧神志、清虛熱、滋陰利咽。


主治:以陰虛為主的咽、肺、胸膈部位病症。臨床上主要治療咽痛、咽喉不利、失音、咳嗽、胸滿、小便不利等症。


穴性分析:列缺穴屬於手太陰肺經之絡穴,通於任脈,具有通行表裡陰陽之氣,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的作用。《甲乙經》記載:主治熱病先手臂瘛瘲,唇口聚,鼻張目上,汗出如轉珠,兩乳下二寸堅,脅滿,悸。《千金要方》記載:主治男子陰中疼痛,溺血精出,小便熱痛。


照海穴通陰蹺,具有滋陰利咽,止痙的作用。《針灸大成》記載:癇病夜發灸陰蹺。《通玄指要賦》記載:治四肢之懈惰。


列缺與照海相合,含金水相生之意,可滋養肺腎之陰,治療以陰虛為主的咽、肺、胸膈等部位的疾患。


2


內關、公孫(陰維脈、沖脈)


功效:寬中消積、理氣健脾。


主治:由於氣結脾呆所引起的胸膈痞悶、停食不化、脾胃不運等症。


穴性分析: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陰維脈的交會穴,有清泄心包積熱、理氣鎮痛的作用。《針灸聚英》記載:主治失志、心痛。《循經考穴編》記載:主治翻胃、膈氣、中滿痞脹、癲癇、狂妄。《針灸學》記載:主治胸痛、胃痛、腹痛、膈肌痙攣、偏頭痛、癲癇、癔病。


公孫為足太陰脾經的絡穴,有調理脾胃、升清降逆的作用。《針灸聚英》記載:主治不嗜食、腹中切痛、氣上逆、喜嘔、多飲膽虛、煩心多言。《循經考穴編》記載:主治水腫、痞積、胃脾疼痛。《針灸學》記載:主治胃痛、急慢性胃腸炎、嘔吐。


內關、公孫為古代八脈交會穴中一組,主治範圍極廣。其主治可總結為,胸、脘、腹的有形之邪所致疼痛;無形之鬱結出現的煩心、痞滿。


3


外關、足臨泣(陽維脈、帶脈)


功效:清瀉肝膽風熱。


主治:由於肝膽相火沖逆、風火上攻引起的嘔逆、頭痛、目赤、鼻衄、齒痛、喉痹等症。


穴性分析:外關為手少陰三焦經的絡穴、陽維脈的交會穴。有解熱疏風、清瀉肝膽的作用。《針灸學》記載:主治高熱、腮腺炎、耳聾、耳鳴、偏頭痛、咽腫、便秘。


足臨泣為足少陽膽經的輸(木)穴、帶脈的交會穴。有疏泄肝膽、通調帶脈的作用。《針灸學》記載:主治頭暈、頭痛、結膜炎、頸淋巴結核、頸脹、目痛。


臨床用此對穴治療風熱頭痛,肝膽火盛的目赤腫痛、目乾澀、羞明、眩暈等。


4


申脈、後溪(陽蹺、督脈)


功效:通調督脈、清心安神。


主治:主要用於癲癇和脊髓病變引起的肢體感覺異常、運動障礙,如脊髓空洞症、癔病性癱瘓等。


穴性分析:後溪為手太陽小腸經輸土穴、八脈交會穴之一;申脈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陽蹺脈所生。有通達陽蹺、清心斂神的作用。


《針灸聚英》記載:主治風眩、腰痛。《針灸學》記載:主治頭痛、腰痛、眩暈、癲癇、精神分裂症等。


(二)根據八脈交會穴理論臨床發現總結出的新配穴


1


列缺、公孫(任脈、沖脈)


功效:宣發在表在上之熱;化利在里在絡之濕;通調沖任之濁。


主治:頭面濕熱眩暈,目赤腫脹,咽中不利;月經不調,經血色濁,經期身重疼痛,帶黃濁等症。


2


列缺、後溪(任脈、督脈)


功效:宣散在上之陰,升聚在下之陽,使督脈之陽升、任脈之陰降。


主治:風寒結於上焦,症見耳鳴、項強、鼻塞、頭目沉重等。氣功出偏,任、督脈氣失常,氣機阻塞,症見頭昏、胸膈滿悶、腰肌脹痛、腑氣不暢等。


3


內關、照海(陰維脈、陰蹺脈)


功效:調理陰維,滋養陰蹺。


主治:內臟(腑)功能失調(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神經性心臟病、心悸、呃逆、噯氣、梅核氣、喉神經官能症等。


4


外關、申脈(陽維脈、陽蹺脈)


功效:調理陽維,暢達陽蹺。


主治:肢體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如肌肉風濕痛、筋膜代謝障礙、癔病性肢體失調。


(三)其他與奇經八脈有關的穴位配伍


1


大椎、後溪


主治陽虛外感、汗腺功能異常。


2


大椎、身柱


主治呼吸系統免疫功能低下,如久咳不愈、體虛易感冒等。


3


大椎、足三里


主治體弱貧血。


4


關元、三陰交


主治內分泌功能低下、紊亂。


5


氣海、照海


主治腸功能低下,便秘;遺尿、尿頻、尿失禁。


6


至陽、內關


主治胸陽不足之胃痛、胸痛、胸悶等。


7


建里、足三里


主治單純性吸收障礙。


8


後頂、後溪


主治頸椎筋脈失調。


新媒體編輯:王丹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經絡醫學概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居易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老中醫秘傳的經絡五行圖,一人收藏,全家受益!
經絡通暢小方法
經絡不暢早知道
經絡不通老得快,教你6種超實用「疏通方法」
怕冷怕熱,大部分是這條經絡不通

TAG:經絡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灸常見病選穴配穴常用方法,看懂這篇中醫外治法就入門了
針灸配穴的原則,十分珍貴,必讀必看!
學好中醫各經絡常用配穴法,收藏學習
常見婦科病針灸配穴表,你需要的都在這裡!
聰耳明目、通鼻穴,針灸配穴有法可循
用穴得當,立竿見影!艾灸專家總結的超實用配穴總集!
艾灸對症選穴配穴,你只要收藏這一篇文章就夠啦!
灸療配穴不盲目,十二經絡原穴!
艾灸如此配穴可以讓我們越來越苗條,你知道嗎
艾灸如此配穴能夠讓我們越來越修長, 你知道嗎
針灸配穴的意義,十分珍貴,建議收藏!
【新手必讀】縱有周身百病卻逃不脫「8總穴」,艾灸配穴需熟知!
胃痛難治?試試艾灸這組配穴吧!
老中醫十三套配穴處方,相信很多人想要!
秘籍分享:奇經八脈是大葯,重點配穴都知曉!
經絡穴位調理配穴大全——做自己的調理大師!
中醫人必備:「傷寒論」蘊藏的針灸取穴原則與配穴方法!
這兩個穴位配穴,水火既濟,驅百病!
艾灸祛病50問,配穴位,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