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個沒有霧霾的周末,這些人去了這裡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 SELF格致論道講壇
北京市民在連續吸霾7天後,昨日(1月8日)迎來2017年第一個藍天!然而,你可能不相信,在這個晴空萬里的周日,來自北京海淀、朝陽、西城等等幾百號人,居然放棄了擁抱晴朗藍天、去公園郊區撒歡兒的機會,來到北三環一幢樓里聽了3個小時的演講!
聽演講比戶外清肺、玩耍還重要?沒錯,當時小編的表情也是這樣的!
可這就是事實!近300人擠進了北京體育學院的小劇場,安靜地聆聽SELF講壇2016年度大會,如果你好奇SELF講壇有什麼奇怪的魅力?請往下看,他們到底講了些什麼。
演講現場
魏紅祥 中科院物理所綜合處處長 副研究員 物理界的奇異博士
魏洪祥:所有的人都可以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這位物理界的奇異博士,分享了他從事科學教育的經歷。他認為目前社會問題、環境問題日益複雜,需要公眾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用科學的方法去應對。你可以不喜歡科學,但是你需要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Dr.魏建議:儘早離開舒適區,避免走進恐慌區,花更多的時間留在學習區,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不二選擇。
齊興華 中國首位3D畫藝術家 四次吉尼斯3D立體繪畫記錄創造者
齊興華:在國際藝術節展覽的外牆上,一共懸掛了28面來自各個國家的國旗,這是十年來第一次插上中國的五星紅旗。
國內3D繪畫第一人齊興華,分享了他把3D繪畫帶入中國,又把中國3D繪畫帶向世界的故事。齊興華完成的第一幅3D畫是他的畢業作品,雖然身在中央美院這樣的「正統」學院,他卻依然堅持創作「不正統」的3D畫,留校工作四年後,為追尋內心真正的渴望,他辭掉工作,開啟職業藝術家之路。他的作品常常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國內街頭巷尾,他還在德國、迪拜、美國數十國家的街頭收穫無數粉絲。他說,拒絕標籤,從初心出發!
劉 通 Mellanox Technologies邁絡思科技亞太區負責人
劉通:誰能突破超級計算機壁壘,誰就能拿下人工智慧的下個賽點。
繼AlphaGo以後,Master圍棋連勝60場,驕人戰績預示人工智慧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語音識別、外賣、精準推送……一夜之間,所有企業都想從人工智慧領域分一杯羹。Mellanox亞太及中國區市場負責人劉通則認為,未來AI競賽的關鍵:強大的計算能力、計算方法、海量的數據,只有這三者合一,才能形成強大的人工智慧。AI學習是通過計算來的,人工智慧對計算性能的需求是無止境的,這需要新技術革新,當CPU+GPU+高速網路,這三種技術協同起來,才能夠創造人工智慧所需要的下一代的超級計算機系統。
鄧濤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員
鄧濤:哪怕走遍了世界各地,也要到西藏去,到高原去,到世界屋脊去。
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這位當年北京大學唯一一位第一志願報古生物專業的鄧濤卻說:「學了古生物專業,怕不怕不知道,但是真的能走遍天下。」穿越回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他的足跡跟隨著雪豹、北極狐、披毛犀化石,走出西藏,走向地球的各個角落。他尋找化石證據,提出冰期動物走出西藏理論,反轉了達爾文觀點。古生物的進化過程以及地質的變遷,是古生物學家心中的「詩和遠方」。
姚林 著名吉他手 北京音樂家協會搖滾音樂分會常務副秘書長 中國樂勢力搖滾30年藝術總監
姚林:搖滾樂是一種立體的音樂。
聽搖滾其實是在聽什麼?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吉他手姚林作了這樣一個比喻,一支樂隊,架子鼓作骨骼,吉他與貝斯作血肉,鍵盤作神經,主唱做靈魂,互相配合構成了有血有肉的音樂張力與生命活力。一把吉他,可以將一首《小星星》彈出三種喜樂滋味,搖滾不止是嘶吼,它真正的魅力在節拍節奏、調子背後的精神。
孫小淳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孫小淳:大規模天文測量的思想與秦始皇的「車同轍,書同文」一脈相承。有了這樣的傳統和積澱,才使得北宋天文學家蘇頌成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鐘的創造者。
中國古代科技落後?其實北宋時期,我國已發明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鐘——水運儀象台。宋代天文學在世界上達到頂尖高度,與國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中科院人文學院的孫小淳教授考證歷史,當時北宋在天文上的投入,相當於現在財政收入的150億人民幣!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科技?
中科院天體物理學家 張雙南
張雙南:我平時的事情就是做科學研究,研究黑洞、星系、宇宙演化,還順便做衛星放到天上去。
作為本場活動的靈魂人物,主持人張雙南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主持范兒。這位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在研究天體物理之餘,熱衷跨界研究美學,在本場活動中,他再次跨界擔任主持人,用他睿智幽默的科學主持風,征服了現場觀眾,小編瞬間由普通粉變為死忠粉。
徐穎:視頻播完之後,老有人問什麼地方可以買一個北斗接收機。
本次活動重磅推出了SELF講壇的2016年度人物,也是SELF講壇的第一位年度人物,來自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的研究員——徐穎。她憑藉2016年4月《來自星星的燈塔》精彩演講,獲得網路2000萬+點擊量,同時被貼以「最年輕的美女博導」、「北斗女神」、「軍工女學霸」等標籤,並在網路上尤其是微信朋友圈掀起了一輪北斗討論的熱潮。她表示,能有SELF講壇這樣一個平台讓科研工作者跟公眾講一講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對了,小編也想問她北斗接收機在哪裡買?
右:SELF講壇2016年度人物徐穎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左:肖雲 SELF講壇創始人
合影
本次「SELF格致論道」活動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共同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Mellanox Technologies邁絡思科技協辦,由中國科協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試點項目支持。吸引了來自網易科技、一點資訊、觀察者網、今日頭條、騰訊精品課、鳳凰視頻、網易公開課、騰訊科技、新浪科技、環球科技、優酷教育、環球科學、喜馬拉雅FM、瞭望智庫、百度知道日報、愛奇藝的強烈關注。特別感謝網易科技對活動直播的大力支持!
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的公益講壇,每月一期。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提倡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嘗試打破過去純粹以「知識傳播」為主的科普形式,專註于思想的傳播,力圖從思想的源頭上促進公眾參與科學的積極性,打造具有中國科學院特色的、融合創新、科學與人文關懷並存的公益演講品牌。
演講視頻將於近期推出,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中國科普博覽、SELF格致論道講壇。


※科幻與科學:《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卡岡都亞
※軍艦前面這一大長坨幹啥用的?嚴肅點,它很重要
※「時間博物館」長短波授時系統:北京時間是由這裡發出的
※海平面真的是平的嗎?全球最高落差竟達112米!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何只保留了特定部位的毛髮?
TAG:中國科普博覽 |
※1958年死了1.2萬人的倫敦霧霾,竟然是這樣治好的
※全球最髒的首都:每小時因霧霾死去1人,人口超過2200萬
※3個多月,42個村莊,2萬多里路,只為一口「化不開的年味」,和一個沒有霧霾的鄉村中國
※倫敦其實並沒有擺脫霧霾,過了200年還要再花75億…
※2017年,再談霧霾
※城市污染嚴重,霧霾每年致死65萬人!我的天哪!
※在霧霾天里最美的遇見,100天後驚艷了所有人!
※印度火焰山:燃燒百年霧霾產量全球第一,40萬人口僅剩8萬
※小日本與霧霾死磕了近50年,他們怎麼把天變藍的?
※霧霾要命!佛陀2500年前預言了這驚天因果!
※為了20年後的身體,霧霾天自保一定要做對這4件事!
※中國沒有霧霾的五大城市,一年365天都沒有一天空氣是污染的
※2017最流行,抗拒不了的霧霾藍,所有人都在穿!
※倫敦霧霾4天死了4000人,別再拿霧霾不當回事兒!
※直擊1952年倫敦大霧霾:5天內死亡4000多人
※鏡頭下:20世紀50年代,霧霾散去,倫敦人抓緊曬日光浴
※限了一年號,拆了一年鍋爐,咋今年霧霾提前來了?
※從霧霾到藍天日本花了20多年時間:如何做到的?值得我們借鑒
※原來霧霾長這樣 放大1000倍的霧霾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