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沒用一滴醋,卻做出撩人的酸湯魚。這個從大山裡出逃的姑娘,用苗族百年好味征服了城市人挑剔的舌尖【開始眾籌*故事564】

沒用一滴醋,卻做出撩人的酸湯魚。這個從大山裡出逃的姑娘,用苗族百年好味征服了城市人挑剔的舌尖【開始眾籌*故事564】

街邊叫賣的零嘴,


享用的家常便飯,


才是平凡

生活

的本質。





【開始眾籌

*故事564】


山裡女人不吃醋,吃酸

梁紅







山裡的味道是什麼?


喏,


就藏在我日夜「守護」的這幾個缸里。






別看這舀起來的湯水,清白無奇,


卻是苗族人的飲食秘笈。


用這口不用吃醋的「酸」,


做出來的酸湯魚,怎麼說呢,


就是一天不吃,都不行~






身為一個四川人,那麼愛吃酸,是怎麼回事?我想,這一切應該都是命中注定。畢竟記憶會出差錯,可這舌尖上的味道永遠假不了,也忘不掉。




我叫梁紅,來自女皇故里—四川廣元,是地地道道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




都說農村的孩子早當家,我記事起就幫著爸媽看守店鋪,這是我童年最快樂的事。





在店鋪裡面和來往客人聊天,聽他們說外面的故事,就是當年那個小小的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



「小姑娘,你不知道啊,你們這邊水庫的水質好,野生魚的品質也特別好,肉肥味美。我們都是大老遠特意尋過來的。」




那時候,長在大山裡,一心想要「出走」的我,哪裡會明白這綠水青山的寶貴。



四川廣元




後來,我考上了城裡的大學。一想到終於要過上電視里放的那種都市生活,我就興奮得不行,沒和大山說聲再見,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失去,才是學會珍惜的第一步吧。




2010年大學畢業,我誤打誤撞就成了如今合伙人安麗姐的助理。而當時面試我的那個人,現在成了我的老公,人生可真是充滿驚喜。




最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還是——經過了一大圈兜兜轉轉,我這個山裡的孩子,終究沒有「逃脫」大山美味的誘惑。



貴州苗寨風景




在電商圈摸爬滾打的幾年,我和安麗姐的足跡遍布廣東、杭州、成都、貴州……而每次提到貴州,安麗姐總有說不完的話,就連貴州的小洋芋在她眼裡都是美滋滋的味道。




「說得一口好菜」 的她經常帶我們去尋找好吃的,毫不誇張地說,我的貴州美食啟蒙全來源於她。




哪怕後來回到了成都,我們還經常在網上淘貴州的食材。我倆最開心的事,便是煮上一鍋小洋芋,蘸著六盤水的辣椒面,美滋滋地享用貴州小食的好味。





而身為一個苗家漢子的媳婦,我對黔東南的喜愛也遠不是愛屋及烏那麼簡單。




第一次和老公去到貴州凱里時,我就愛上了那裡的一切。新雨後的山谷,夜間的繁星,吊腳樓,稻花魚,長桌宴……



苗寨長桌宴




看慣了城裡的鋼筋水泥,這兒的一切,一瞬間把我拉回了小時候自家山頭上的午後,藍色的天,綠色的樹,陽光暖得讓人忍不住想打瞌睡……




那個曾讓我無數次想要離開的大山,怎麼讓人那麼想念呢。





我正陶醉著呢,老公遞來一碗「紅酸湯」。這湯看著不稀奇,可一入口有股隱隱的木姜子清香,細細一品還能嘗出些許酒香。




光就著這湯,我「嘩嘩嘩」地就吃下一大碗白米飯。當時就被安麗姐調侃,果然是沒有嫁錯地方。





一問我才知道,這貴州人對酸湯有執著的痴迷,不誇張的說,貴州人從小到大都是泡在酸湯里長大的。




這味道,就連我這初來乍到的新貴州人,只嘗過一口,也恐怕是這輩子都戒不掉了。











回到成都後,有天我和安麗姐再次吃著貴州小洋芋聊天時,我開玩笑的說,「既然我倆都打從心底里喜愛黔東南苗家菜,何不幹脆開個這種主題的餐廳呢?」




興許這話她也已經憋了很久,我這一說完的第二天,她便風風火火地著手準備起來。





苗家人喜食酸,不油膩的特點與川菜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很多四川朋友吃凱里苗家酸湯魚,都表示出他們的喜歡。




所以「山裡的味道」苗家私房菜,選址在成都的特色別墅區,輻射軟體園、銀泰、環球等精英聚集地,輻射眾多中高端消費人群。






初進餐飲的我們,靠著在電商領域實操多年的判斷和經驗,很快便進入了新的角色。




不斷測試方案,不斷根據結果進行調整,酒香確實不怕巷子深,我們在試營業時預約立刻爆單,給本來已經熟練的接待流程來了個措手不及。




那時候,周圍的鄰居們就給我們起了綽號「那群山裡的女人」。我們聽見後實在是太喜歡這個名字了,因為我們就是這樣一群從大山裡走出來的人,想要帶給大家的,也是最正宗的山裡的味道。




開私房菜館這回事兒,大抵緣於我們內心最深處對貴州美食的熱愛。而我們對美食的追求與用心,不光是只有情懷,更在於我們堅持不懈地找到了一位正宗的黔菜傳承人。



黔菜第3代大廚——楊通明師傅




楊通明師傅的師爺是古德明,中國黔菜的泰斗;他的師傅徐世林,是黔菜第2代大廚,身為黔菜的第三代傳人,楊師傅掌勺30多年了,已有15年沒有離開過黔東南地區。




為了請他出山,我們親自回黔東南去找楊師傅,他問我們,兩個本來做著電商的人,為什麼要做餐飲?




安麗姐說她想讓黔菜登入大雅之堂,走出大山。而我卻傻傻地說「我就想讓老公每天能吃到美味的家鄉菜」。我的回答讓楊師傅「噗嗤」地笑了一下,但興許也從中感受到了我最單純的初衷。


楊師傅親自操刀做酸湯




我們的誠意最終打動了楊師傅,這個15年沒有走出大山的漢子跟著我們一起回到成都,開啟了「山裡的味道」這條餐飲之路。




楊師傅雖然嘴裡不說,但我們心裡都明白,他做了一輩子黔菜,黔菜是他的根,是他的魂,他和古師爺一樣,想要黔菜走出去。


我和安麗姐、楊師傅的合影




酸湯是黔東南的名片,貴州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酸湯。




但這東西像是有靈性一樣,出了山好多人就做不出那股味了,只有真正經驗老道的酸湯手藝人才敢拍胸脯說,在哪兒都能做出地道家鄉味的那一口酸湯。這個人就是楊師傅~




也正因此,山裡的味道有了別人無法代替的「味」。於是我們打出了苗族百年老酸湯的招牌:「一百年只為這一味。」




酸湯魚




酸湯分為紅酸湯和白酸湯。你可別小看它們,這工藝看似簡單卻需要數年的反覆試驗,一個細節出錯便會毀了一口好湯。




紅酸湯是師傅用洗凈晾乾的西紅柿,一層層在土瓦罐里鋪開,罐里快滿的時候撒上適當的鹽巴和酒糟,密封靜待發酵而成。





而白酸湯做法則完全不同,只需一把糯米,洗凈、水煮。待煮沸後將米粒盛出來,剩下的米湯放在罈子底部,加蓋密封,用水隔絕空氣。往後每日的米湯都用同樣方法混合至六七成時就密封起來,每日的開蓋添加需要極強的耐心。




好的白酸湯清亮、不渾濁,味道酸爽、回甘,口感濃醇潤滑。這是黔東南人的飲食秘訣,這口發酵的液體記錄著一個地域和文化。






同時,


楊師傅還會加入苗家特製的酸辣椒醬,


還有幾味特色香料魚香菜,


木漿子(山胡椒)等等,


一口酸湯保證讓你口齒生津。




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我們常常頭腦風暴,


自創一些結合黔菜特色的新餐食。


今年成都的冬季來得有些晚,


我們就想用酸湯做一款特色飲品


——玫瑰紅糖薑絲酸湯。


保留了酸湯酸爽的口感,又有紅糖甜膩的中和,再有玫瑰和薑絲提香,是冬日裡最暖心的一腔滋味。





在我們之前,還從來沒有人將戀愛豆腐果這種黔東南路邊小吃搬到過餐桌上。因為它是當地沿街叫賣的零嘴,絕不可能放在大雅之堂售賣。




可這種接地氣的美食不才是平凡生活的本質嗎?於是,我們就把這個方方正正內有乾坤的豆腐盒搬上了桌。


戀愛豆腐果




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的糯米稻花魚,也是我們餐廳里的一大特色。




腌魚是用稻米田裡的鯉魚,加上各種辣椒、鹽腌出來的,有點像泡菜在四川人心目中的地位。魚肉非常緊實,充滿嚼勁,單獨吃肯定會覺得鹹得遭不住,但配上香香糯糯的五彩稻米,正好中和了鹹味,叫人胃口大開。




印象中的黔菜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我們想把傳統與都市生活結合在一起,刷新大家對黔菜的認識,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去創新,研發不一樣的海派黔菜。



我們會為客人定製出從苗家的長桌宴演變而來的「苗鄉宴」和「苗王宴」。




看到自己對貴州特色食材的創意組合搭配,能夠不斷帶給我們客人味蕾上的溫暖和驚喜。這種成就感,是我們最開心的事了。











安麗姐常說:小時候,爸爸給我做很多吃的,慣壞了他上輩子的情人。




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如何生成?父母給了我們70%,自己創造了20%,遷就愛人佔據了10%,這種習慣逐漸形成了一個人的口味。




黔菜於安麗姐是對父母的愛,於楊師傅是今生的根,而黔菜於我,我想既是對這苗家菜的喜歡,也是對老公的一份愛。




我們這群山裡的女人註定將和黔菜有著剪不斷的牽絆。




這次眾籌,我不僅給大家準備了貴州特色的香臘臘肉禮盒,稻花腌魚禮盒,更有精心籌備的苗家宴年夜飯:小米渣,香腸臘肉,辣子雞,菌王雞,苗王魚,酸湯脆皮豬腳……




來到山裡的味道,


就像回到大山裡一樣,有歸屬感,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感覺。


發起這次眾籌,也希望能讓每個都市人,


吃到最正宗的,最山鄉的回憶和滋味。





翻山越嶺只為你,


不負大山不負「親」,


山裡的味道,你想知道嗎?


先轉發,再點二維碼,


就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掃描下面二維碼

(長按二維碼圖,跳出選項後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進入「開始眾籌」網

站「翻山越嶺只為你,不負大山不負『親』」眾籌支持頁面,選擇相應回報,支持故事發起人。




如遇問題,請撥打熱線4000-157-151。下載APP「開始吧」,可以更簡單地支持項目,並獲得項目更新。



希望你喜歡這個故事


也請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故事






國內最好的生活風格眾籌平台


開始眾籌網址:www.kaistart.com
聯繫我們:xiaokai@kaistart.com




點擊「閱讀原文」,

支持 梁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始吧 的精彩文章:

這塊肉健過身,好吃到讓《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都爆粗口【開始眾籌*故事562】
自從有了它, 我胡來的雙手再也不瑟瑟發抖|年終必屯的好貨

TAG:開始吧 |

您可能感興趣

食材貴到肉痛,可這塊被他做出匠人精神的抹茶餅乾,吃過的人都喊「討厭」【開始眾籌*故事559】
不好好唱歌,偏要跟狗狗搶飯吃。一口氣嘗了上百種狗糧,這個歌手終於做出了頂級的那一份【開始眾籌*故事567】
奧巴馬的老婆也不得不服這個中國姑娘,從上市公司出走,她用幾片葉子就征服了第一夫人們的味蕾【開始眾籌*故事609】
每個住過他「家」的旅人都著了魔,這個曾經辭了職去看世界的傢伙,卻用一個神奇的旅店,讓人甘願花錢去打地鋪【開始眾籌*故事587】
為了聽一個人花幾百萬撿破爛的故事,他放棄北上廣,還在廈門爆改了一間老房,裝進最美的山湖海【開始眾籌*故事645】
用菜市場就想挑戰馬雲?他只用一個按鍵,就把灰頭土臉的買菜變成了最時髦的事兒【開始眾籌*故事637】
【開始故事*659】這家店拒絕Wi-Fi,卻讓人沉迷一整天。他倆開出火遍魔都的咖啡館後卻出走日本,只為了一杯有匠心的飲料
想玩多肉的花友,從這10個品種開始
這幾個日子出生的人,今年開始好運爆棚,窮人變富豪!
他橫跨整個中國空運一朵花,就為做一道菜。撩撥了全京城的,居然是這個雲南理工男親手打造出來的一位「姑娘」【開始*故事665】
放棄當外企高管,姑娘回國「織布」,做出了一雙女人都想要的鞋,穿過的人都捨不得脫【開始眾籌*故事586】
做一個有趣的人,從拎一個有趣的包開始
娛樂圈喜歡做別人小三的6大女星,最後一位從出道就開始做小三!
從零開始畫青花,這個細心的「胖子」,在瓷間繪出了萬物的靈!
【開始故事653】只有5戶居民的小山村,這對「傻夫妻」卻千里迢迢搬來住,還把青苔種上了桌子,沒想到引得城裡人把門檻都給踩爛了……
睡最美的床,「撩」最帥的掌柜。萬萬沒想到,每一個沖著好評去她家民宿的客人,最後都被一條狗給撩了……【開始眾籌*故事638】
有人7次打飛的去他店裡吃火鍋,這個曾在《夢想改造家》圈粉無數的男神,顛覆了所有你對火鍋的印象【開始眾籌*故事629】
他做出了中國人心中最完美的早餐。這家只賣油條豆漿卻不輸米其林的餐廳,讓每個早起和晚歸的人都有了溫暖的念想【開始眾籌*故事577】
夏天一到,女人們又開始瘋狂的各種露啦,這幾個穿著太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