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有約君說


猛回頭、扭腰、彎腰夠腳面……當所謂的「醫學科普文章」告訴你,65歲以後,這些共10個動作統統別做,否則「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問你怕未?!春節假期後,這篇網文可謂刷爆了中老年朋友的社交圈。


不過,廣州日報記者採訪醫學專家們,他們卻紛紛稱「混亂、不科學,無法進行確定評論」。怎麼回事?專家又給出哪些真正靠譜的血管保護要領?記者為您一一道來。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還是那句……


「爆文」:

「一做就心腦血管崩潰」?


「國內外專家共同提醒,10個動作65歲以後盡量別做」,因為「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這樣一篇標題奪目的文章,迅速在春節假後的朋友圈走紅成「爆文」,略一搜索,轉到了2500多個自媒體公眾號上,幾乎每個轉發的都有上萬有閱讀量。


12


春節假後走紅爆文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爆文」到底說了什麼?記者為您簡述如下:


動作1:猛然回頭


此動作易致頭痛頭暈,嚴重時可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頸部骨折等,這是因為脖子含頸椎、密集的神經和血管等,中老年人頸椎脆弱,可能會成為令心腦血管崩潰的導火索。


動作2:彎腰夠腳面

雙腿直立,然後彎腰用雙手夠腳面的動作,由於中老年人臀、背的關節力量削弱,易導致肌肉損傷甚至骨折。建議老人以活動腕關節、踝關節,或快走幾分鐘來代替此動作進行運動前熱身。


動作3:仰卧起坐


此動作雙手抱頭抱頭需要前驅力量,老人可能因手臂肌肉力量不足導致身體不平衡;此動作幾乎要用到全脊柱,中老年人頸椎、腰椎問題再加上骨質疏鬆,極易造成運動損傷;低頭為主可導致血壓升高出意外;


動作4:軀幹扭轉

此動作以腰部為軸心,將身體儘可能旋轉,中老年人背部肌肉力量下降,活動範圍開始受限,站著做這個動作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也可能因身體不平衡導致摔倒。


動作5:爬樓梯


絕大多數6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關節已經退化,上下樓梯或爬山時,膝關節承受的人體重量是平時的3~5倍,這會加重關節老化。


動作6:站著穿褲子穿鞋


中老年人韌帶、關節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或病變,此動作容易因平衡性差導致跌倒,繼而造成骨折,還有可能因為總低頭而刺激心腦血管,導致血壓升高。


動作7:倒著走路


由於中老年人的平衡性、視力、反應能力等有所下降,反而容易引發意外。如果聽到意外聲響,中老年人還容易條件反射地猛回頭,更增加了健康風險。


動作8:猛起床


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中老年人血壓突然升高,導致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起床過猛還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會因腦供血不足而導致暈厥或眩暈。


動作9:彎腰取重物


中老年人腰部經過長年累月的「服役」,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彎腰直接提取重物,很可能導致「閃腰」等意外發生。


動作10:排便太用力


中老年人血管彈性變差,排便時腹壓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壓隨之上升,如果此時用力過大,很可能導致顱內血管壓力劇增,突發腦溢血。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65歲之後,真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干點啥……


點評:


「混亂且不科學」


上述「爆文」,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內科二區主任、省醫師協會心臟重症分會主任委員、主任醫師張斌一看「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的標題,就開始皺眉頭,通篇讀下來,說道「很混亂,沒有科學依據,無法給出確定評論」。


其實看完「爆文」,一般人都會發現,起碼有彎腰夠腳面、軀幹扭轉、爬樓梯、彎腰取重物、倒著走路等五六個動作,完全或部分與心腦血管意外沒關係,說的是骨折風險,全文雖然引述「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某教授」「美國醫學專家某博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某主任」的話,看似權威、專業,但拼湊痕迹頗重。


廣州日報記者搜索發現,該文起碼「綜合」了三四篇文章,冬天有《冬天,一個動作可能讓心腦血管瞬間崩潰》,夏天有《夏天,一個動作可能讓心腦血管瞬間崩潰》……本次「爆文」算是最新的一波再刷屏。


12


「一個動作」系列舊文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張斌指出,心腦血管崩潰,應該指的是心肌梗死、腦血管梗塞、腦血管破裂等猝死或卒中意外,10個動作里,多數風險在於不當運動或行為可能導致骨折,有的可能與血管風險沾點邊,哪來的其中每一個動作一做就直接導致血管崩潰?


他特彆強調,「65歲以後」這種界限說法最不靠譜,「我自己親眼所見,全人群里40來歲冠心病甚至猝死的人很多」,也有人七十、八十歲了,連血管硬化都沒有,不能一概而論。


說風險:


做個科學測評更好


中老年朋友之所以讓這篇「爆文」刷了屏,原因在於近年來心腦血管意外非常常見,擔心心梗、腦梗等威脅性命的風險發生在自己、家人、朋友身上。


事實上,據最新統計數據,近5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罹患心血管疾病,而且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達1000萬人。慢病佔到死因八成半,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又占至其中七成。先有高血壓,再發糖尿病、冠心病、中風,「60%的中風與高血壓有關」。


張斌非常理解老百姓對於心腦血管意外的恐懼心理,但他強調,醫學、保健是嚴謹的科學,靠的不是小心翼翼,一動不動,而是科學測評,然後針對個人血管狀況進行預防與治療,其中包括了服藥、運動、介入或手術,甚至是不良生活方式調整等。


與其擔心「回/低個頭、扭/彎個腰、起個床」就會「心腦血管崩潰」,不如到醫院做個專業的血管病風險預測,從你坐下來,醫生就開始面診,然後據年齡、性別、相關疾病家族史、腹部中心型肥胖程度、血壓值、血脂值、血糖值、是否規律性持續性運動、有沒有抽煙喝酒等等,可給出一份十年內心血管病發生的風險預測,比如20%,那就很高了,再進行上述針對性的防與治。


這樣精準地防治,與大包圍式「這不能做、那不能動」的恐嚇式「醫學科普」相比,才是真正靠譜的。


靠譜支招篇


除了上醫院,中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里,如何才能保護血管,避免心梗、腦中風、心衰等?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行政副主任、主任醫師靳立軍,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病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馮穎青,與張斌一起,為您在預防心腦血管病發作方面支些真正靠譜的招。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預防 1


保暖工夫很重要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保護血管,先要做好一年四季的保暖工夫。


室內生活環境,建議保持要20℃-25℃ 為最佳,夏涼冬暖。馮穎青說,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病的,千萬不能扛凍,以防激烈的生理反射,機體代償性不夠,血壓飆升。


身體保暖部位,著重在可散熱的臉、脖子、手、頭等,春凍秋涼冬寒時,可戴帽子、圍圍巾、戴手套、甚至戴上口罩。靳立軍指出,在嚴寒的北方,醫師甚至建議老人在室外,將手袖、褲筒用繩子或皮筋紮起來。


特別要提醒的是,廣東地區老人洗澡頻繁,不注意保暖,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就倒在浴室里。靳立軍建議,老人冬天洗澡時間調整到氣溫最高的中午,或者洗浴前以浴霸等預熱浴室;洗澡水溫度要適宜,太冷易應激反應,太熱產生大量熱水汽,局部氣壓過低,易發生暈眩。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此外,老人起夜多,冬季建議夜間關門閉窗而睡,到了日間再通風換氣。


這些保暖工夫,都是為了幫助缺乏機體調節力的老人,盡量不處於生理反射的危險境地。


預防2


飲食半飽 少食多餐


很多人不知,飯後是心腦血管意外高發的時段。


在飯後,神經中樞會接受指令,調配血液供應到胃、腸等消化系統,這時心臟、腦部的供血、供氧量相對減少。「飽餐後容易犯困,就是這樣的道理」,靳立軍說,但對於本身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而言,就很危險。此外,如果吃得過飽,隔肌上升,即「胃頂住肺」,影響呼吸功能,上述人群的受害更大。


因此建議,心腦血管重點防護人群,飲食要務必注意少量多餐,最好每餐只吃半飽,餐數則可調整至一日5-6次。要注意餐後不要急於活動。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食品品種建議最好是易消化的東西,蔬菜、水果、維生素豐富的為宜,「肉多再加上喝水少了,腸胃功能退化的老人,容易出現大便乾結,便秘是老年患者心血管意外的一大誘因。」靳立軍教授說。


馮穎青則提醒,中老年人飲食要清淡,嚴控攝鹽,可多吃香蕉、蕃茄、茄子、橙子、橘子、柿子、堅果、豆類、瘦肉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等等都含鉀高的食物,可增加尿中鈉的排出,使血容量降低,血壓下降。


預防3


鼓勵做適宜戶外運動


運動鍛煉,可有效提高機體抵抗力,因此專家們建議,哪怕在寒冷的冬春季,不能一概排斥運動,鼓勵中老年人結合自身情況,保持戶外運動。不過,靳立軍提醒,中老年人晨運,如遇氣溫低或有霧霾,最好延至9-10時。


中老年人運動的目的應該是健身,目標是提高身體的耐力,貴在堅持。因此,比如說快走、慢跑、游泳、打乒乓球、扭秧歌、跳健身舞、爬山、踢毽子、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都可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條件來選擇就行。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張斌進一步解釋,中老年人不宜做張力性運動,比如挑戰身體極限式的猛烈扭頭轉腰、仰卧起坐、彎腰夠腳面、器械健身、舉重、跑馬拉松等,對抗性的打籃球、打足球等也不利於保護身體。此外,倒走、倒立、倒掛等稀奇古怪的「運動」,可能個別人感覺不錯,個別現象,不能在中老年人中普及。


在鍛煉把握上,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運動適度,一般運動後心跳為100-120次/分鐘才是正常的。如果血壓高於180mmHg,就不應到戶外運動,心臟不適者也盡量避免劇烈活動,心跳有早搏現象,不應當去跑步。

65歲後做這10個動作會讓心腦血管崩潰?



特別提醒


經常監測血壓和心率


靳立軍建議,中、老年人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堅持體檢,由專業醫生幫忙判斷發作風險。心血管相關檢查項目據具體而定,比如冠心病患者,可做CT;而心功能不全者,則可做B超或抽血檢驗。


馮穎青則建議,心腦血管疾病重在預防,經常做好血壓和心率監測很重要。「市面上有很多用於家庭自測血壓、心率的電子儀器,幾百元一台,這筆保健支出相當值得」。在冬春季,監測時間可增至每日兩次:清晨起床後1小時內,靜坐10分鐘,測量第一次;晚上睡覺前,靜坐10分鐘,測量第二次;老年人則可於午餐後多測一次。


一般成年高血壓者,血壓應控制在對比值為140/90mmHg以下;伴有腎臟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或腦血管病的高血壓患者,最好將血壓控制130/80mmHg左右;65歲以上,則可控制放寬至150/90mmHg以下。心率控制上,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最好不要超過80次/分鐘,有心絞痛的病患,晨起心跳次數應控制在55-60次/分鐘。


她特別提醒,電子監測儀器的準確性,需要每年校證、維護,可到各品牌維護中心進行驗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郝黎、靳婷


編輯/吳婉虹 實習生 謝天融


圖@視覺中國、網路圖片


了解近期熱點文章


回復以下關鍵詞


即可了解相關熱點文章:


| 吃貨營養課堂 | 素食 | 食品安全 |


| 湯譜 | 粥 | 補鈣 | 補血 |


| 養生 | 秋燥 | 膏方 | 葯膳 | 八段錦 | 天炙 |


| 藥材 | 拔火罐 | 食療 | 體質 |


| 腰椎管狹窄 | 頸椎病 | 骨質疏鬆 | 脫臼 |


| 食肉菌 | 超級細菌 | 淋巴瘤 | 口腔潰瘍 |


| 傷口護理 | 常用藥 | 產檢 | 體檢 | 醫保 |


| 感冒 | 近視 | 胃炎 | 中風 | 痛風 | 白血病 |


| 戒煙 | 血壓高 | 胃癌 | 腸癌 | 打嗝 | 腫瘤 | 乳腺癌 |


| 產檢 | 二孩 | 坐月 | 多囊卵巢 | 母乳 | 不孕 | 男科 |


| 多動症 | 手足口病 | 宮頸癌疫苗 |


| 瑜伽 | 馬拉松 | 更年期 | 老年痴呆 | 求醫指引 |


| 名醫大講堂 | 脫髮 | 備孕 | 急救 |


[ 近期熱點活動 ] 感動瞬間 | 最美笑容 |


也歡迎您在後台留言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我們將按需不斷更新內容!么么噠~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血液易「粘稠」,試一試洋蔥加點它,排出血管毒素更健康
40歲以上的女性腦血管容易「埋地雷」
人到三十血液易粘稠!每天一點小小的它,疏通血管年輕更健康
秘它是春季頂級補品,這樣吃疏通血管、強肝臟!連李時珍都贊它
13億人都能用的免費「清血劑」!這樣用,血管暢通,好處驚人!

TAG:血管 |

您可能感興趣

50歲以後,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千萬別做!
65歲以後,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千萬別做
65歲以後,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千萬別做!
4個動作,活動身體這1個部位,讓你心血管年輕20歲!
30歲後血管堵不堵?做一個動作,15秒知道結果
65歲以後,注意您的每個動作,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
男子23歲突發心臟病,血管堵了100%,只是因為這一個習慣!
每年有200萬人死於腦血管病,這幾個動作可以救命!
男子23歲突發心臟病血管堵了100%,只因為這習慣!
氣溫超過35℃,一個動作讓心腦血管瞬間崩潰
28歲血管竟如80歲的,動脈硬化致心血管阻塞差點沒命了
50歲以後,這個動作千萬不要做,極易引發腦血管疾病!
33歲男子的血管65歲!耳朵出現這個要小心了!
40歲後血管老化變硬,一碗湯讓它恢復20歲的彈性!只要三分鐘
40歲後血管老化變硬,一碗湯讓它恢復20歲的彈性!只要三分鐘!
10月16日 別讓寒冷傷了我們的心腦血管
60歲以後,一個動作會令心腦血管崩潰,現在知道還不晚!
40歲後血管老化變硬,一碗湯讓它恢復20歲的彈性!只要三分鐘血管暢通~
106歲老人從不犯心血管病,秘訣就是5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