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推薦:《本草》植物志之薺菜:野丫頭也有春天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文/陳邦林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春社日,安縣春社踩橋會)


【作者簡介】陳邦林,四川省散文學會、遊仙區作家協會會員,四川數字出版社簽約作者,一個喜歡在文字中行走的人,有小說、散文、詩歌等作品散見多種媒體。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苗家春社日)


我對春社的記憶並不陌生:小時候讀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如迅哥兒一般對咿咿呀呀的社戲不感興趣,沒留下多少印象;長大後,讀了許多關於春社的詩文,甚至聽說連孔聖人都是因為其母因參加春社狂歡野合而生,便有了探其究竟的衝動;到後來,有幸參加了安縣雎水的春社踩橋會,歸而查考,方知春社粗略點滴。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宋代春社日)


——古詩中,詩人把春社描寫到了極致


《楚辭.惜誦》提及春社:「檮木蘭以矯蕙兮,鑿申椒以為糧。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思美人》詩記楚地習俗,在春社期間,楚人攜帶乾糧,到野外嬉遊:「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將盪志百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傳統民間春社的歡愉是唐宋社會富庶太平的標識,唐詩有諸多詩篇描述了春社時的場景,王駕《社日村居》描述了家家酣醉的場景:「鵝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宋代梅堯臣《春社》詩曰:「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樹下賽田鼓,壇邊伺肉鴨;春醪酒共飲,野老暮相嘩;燕子何時至,長皋點翅斜。」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上林縣木山鄉盧於春社活動日)


南宋陸遊是描述春社詩句最多的詩人,留下了「先醉後醒驚老憊」、「社日淋漓酒滿衣」、「扶得吾翁爛醉歸」、「飲福父老醉,嵬峨相扶持」、「醉歸懷余肉」、「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等名句。


陸遊的《賽神曲》生動地描繪了春社祭祀社神的場面:「綠袍槐簡立老巫,紅衫綉裙舞小姑。老巫前致詞,小姑抱酒壺。願神來享常驩娛,使我嘉穀收連車。神歸人散醉相扶,夜深歌舞官道隅。」


唐宋時期,春社有了停針線的習俗,詩句云:「聞知社日停針線,采新燕,寶釵落枕夢春遠,簾影參差滿院」。


同時,宋人將魏晉時期五月初五的「鬥草」習俗移植到春社活動中,晏殊詩曰「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范成大留句「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史達祖詩吟「忌拈針線還逢社,鬥草贏多裙欲卸」,其樂無窮。


明朝楊慎詩作《臨安春社行》描述了在臨安一帶習俗:「臨安二月天氣喧,滿城靚妝春服妍。花簇旗亭錦圍巷,佛遊人嘻車馬闐。少年社火燃燈寺,埒材角妙紛紛至。醉歌酩酊月中去,君莫唱思悲翁。」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綿陽安縣雎水「踩橋會」)


——春社的源起


其實,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也還有祭祀五穀之神「稷」的。周代為甲日,後來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時間大約在春分前後。漢代以前只有春社,漢代以後開始有春秋兩個社日。


宋代《歲時廣記》載:「《通天萬年曆》曰:立春後五戊為春社,立秋後五戊為秋社。」


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賜福、五穀豐登。社日兼有祭神和鄉鄰會聚宴飲的性質,在古代頗受人們重視。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


古人祭社主要有幾個目的:祈求好收成、祈雨求晴、祈求消災、娛神娛人、婚戀求子、贏得戰爭勝利。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綿陽安縣雎水「踩橋會」)


——社日的傳說很凄美


《禮記?祭法》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傳說社神原名勾龍,是水神共工的兒子。共工長得人臉蛇身,滿頭紅髮,脾氣暴烈。有一天,他和天神打仗,一怒之下竟把撐天的柱子碰折了,弄得天崩地裂。後來,女媧煉了五色石才把塌下來的天補好。


勾龍見父親撞塌了天,造成洪水泛濫,心裡非常難過。當女媧將天補好之後,他就把九州的大裂縫填平。黃帝便由此選中了他,封他做了「后土」,讓他拿著丈量土地的繩子,專門管理四面八方的土地,他成了人們的社神。土地是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年年祭祀他,代代相傳,成為習俗。


另外,春社也是龍額一帶侗族紀念「社神」木阿的傳統節日。相傳古時侗鄉有一位著名廚師叫木阿點龍,能做一手好菜。一次,皇帝南巡令其跟隨進京做御廚。一日,皇帝壽辰,大擺筵席,皇上問道:「世上什麼最好吃?」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侗寨春社)


來客各有所好,有的講豬肝馬肺最好吃,有的講山珍海味為上菜,有的見皇上吃什麼就說什麼好吃,只有木阿點龍心直口快,說道:「只有鹽最好吃。」


皇帝令人取來一嘗,頓時眉頭緊皺,咸不堪言,認為木阿點龍是有意讓自己出醜,勃然大怒,下令將木阿點龍推出去斬首。


木阿點龍的一位朋友暗自決定要為朋友伸冤。這天在做晚宴時他故意不在菜里放鹽。宴席上,由於幾個菜里沒鹽無味,客人們都不喜歡吃。皇帝大聲斥問:「今晚的菜怎麼沒有中午的做得好吃?」


木阿點龍的朋友說:「午飯時,木阿點龍因說了鹽巴最好吃,皇上將他殺了,所以今晚做菜時小人一點鹽巴都不敢放。」


皇帝聽了恍然大悟,後悔自己錯殺了無辜,於是追赦木阿點龍無罪,追封為「廚神」,予以厚葬,規定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為木阿點龍的祭祀之日,並下旨令木阿點龍家鄉的一位姚姓長者專司此事。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綿陽安縣雎水「踩橋會」)


——有趣的是,春社是古人的「情人節」


在先秦時,春社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主要用來祭祀土地和祖先,另一部分則是春嬉,又稱桑社、桑林、桑台、春台,是當時的人們發洩慾望的狂歡節日。


據記載,在上古時代以及夏商周三代,在春耕前舉行的祭祀儀式中,還包含有通過交媾感應巫術和模擬田間勞作的舞蹈這兩大內容。這在當時,春社才是真正的狂歡:在進行完祭祀之後,實行內部婚姻制度的氏族男女可以自由地進行雜亂的群交,而實行外部婚姻制度的氏族男女則與相近氏族的男女也同樣進行群體雜交,隨意交媾,而不必負責。這大概是由於長年戰亂,統治者為了繁衍人口的緣故吧。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苗族春社日)


到了西周,雖然有了禮教的規定,但原始習俗仍然有部分延續下來,在仲春(或季春)舉辦「桑林(或春台)大會」時,成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互相嬉戲,甚至可以自由地交合,不過,絕大多數交合都會隨著桑林大會的落幕而結束,戀愛、交媾感應巫術等合并至春嬉和祭高禖的活動中。在成都市百花潭出土的戰國青銅壺上,就有描述桑林大會時,一男子在桑林中起舞求偶,旁邊有女子採摘桑葉的情景。


《周禮?地宮?媒氏》文曰:「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婦之無夫家者而會之。」表明在當時官府下令強製成年男女參加在仲春舉行的桑林大會,甚至給予「奔者不禁」的法律保護。


統治者將仲春大會列入春社的活動之中,在祭高禖祈子的過程中,天子需要「帶以弓韣,授以弓矢」,在當時,弓矢為男性生殖器的象徵,而弓韣則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徵,傳統和非貴族階層的縱慾、狂歡行為被貴族階層以如此隱喻的形式所取代。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苗族春社日)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春社,這樣的狂歡,許多「一夜情」的結晶也就應運而生。相傳,先秦時期的許多聖賢都是其母在社祭野合時懷孕的:楚國令尹子文就是其母「旋穿閭社,通於丘陵」時「以淫而生」;據傳,孔子同樣是其母祈於桑林神社而懷孕;甚至據傳周朝始祖后稷也是其母於社祭時懷孕而生。


雖然男女狂歡在先秦以後不再存在,但民社仍然保持著諸多如遊戲、聚飲等娛樂活動,是社會游宴飲樂之時。據成書於西漢的《淮南子》中記載:春社時,哪怕是偏遠地區,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甚至有漢高社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因懷念里社時的熱鬧場面而將枌榆之社移植新豐的傳說。


東漢末年,董卓進入洛陽後,曾經在春社時派遣部隊到陽城進行搶掠,當時老百姓正在進行社祭,那些部隊悉就斷其男子頭,駕其車牛,載其婦女財物,甚至將砍下的老百姓的頭顱系在車轅軸上,連軫還都,揚言殺賊大勝而回。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平朗二月春社)


——春社習俗不論在官府,還是民間,一直得以延續


春社時,唐朝皇帝經常賜予大臣以食物為主的禮物,常裒曾經得到過羊酒、脯臘、海味、油麵、粳米等賞賜,白居易曾經得到過蒸餅、糫餅等禮物。


宋朝時,被稱為「女中堯舜」的宣仁太后在病重時就曾贈予呂大防、范純仁、蘇轍等名臣以社飯之禮物。


北宋《東京夢華錄》對於開封一帶春社時的活動有詳細的記載:如將豬羊肉、腰子、奶房、鴨餅、瓜姜等調和,鋪在飯上,稱其為社飯,以用來請客。春社當天婦女要回娘家,外公姨舅等要送給她們新葫蘆和棗,晚上方能回來;私塾的先生們會讓學生們湊錢雇請祗應、白席、歌者等來舉辦「社會」,結束後學生們各自帶著花籃、果實、食物、社糕等回家。


明朝時,按《明會典》規定,每百戶為一社,在春社到來前就需置辦祭物,春社時,則要用一羊、一豚、酒、果、香燭等祭祀。祭祀結束後,一人帶領讀「抑強扶弱之誓」,之後按長幼次序坐下飲酒,盡歡而退。


春社時得飲食很多:有社酒、社肉、社飯、社面、社糕、社粥等,在祭祀完畢後,把食物給大家分享。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綿陽安縣雎水「踩橋會」)


社酒,社祭用的酒,相傳飲社酒可以治療耳聾,所以大家都不醉不歸。


社肉,社祭時用的肉,也稱為「福肉」。祭神完畢後,分割給參加社祭的每一戶人家。《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了陳平在鄉里主持分社的情況,分肉十分公道,受到鄉親們稱讚,能夠分到社肉,人們認為是受到神的恩賜。陸遊在《社肉》一詩中寫到:「醉歸懷余肉,沾遺遍諸孫。」大家把肉帶回家,分給子孫們,讓全家老少都能感受到神的恩惠。


社飯,是祭祀社神所用之飯。先做好米飯,再把豬肉、羊肉、腰子、肺、肚、鴨餅、瓜、姜等切成薄片、調和五味,鋪在米飯之上。用葫蘆盛好,相互贈送。


山西陽曲一帶的百姓在春社這天會吃麵條,稱為社面;而山西潞安一帶的人則吃米面糕,稱為社糕;福建建陽鄉里在春社早上作粥分散給家家戶戶,謂之社粥。故而,人們在享受豐盛味美的食物時,念念不忘土地之神的恩德。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浙江磐安玉山鎮「春社」趕茶場的傳統民俗活動)


——全國各地春社習俗豐富多彩


四川安縣每年有踩橋習俗:日期為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當地有在睢水踩橋的習俗,此習俗系由川西北最大傳統民間風俗「踩橋消災祛病」和「拜乾爹」兩個活動發展、演變而來,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節日當天,附近的民眾會到睢水橋進行踩橋活動,並且「丟葯錢、拜乾爹,拋衣物,祈禱全家平安。


壯族春社習俗:當天,家家戶戶都殺雞煮肉派各家家長到當地土地廟祭祀神,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柳州一帶的壯族,春社天亮前會在自家門土中前插一草槍,祭祀結束後,拔出草槍,將少量粥放入槍孔中,並用腳撥土蓋上踏平,據傳這樣可以讓家中減少蚊蠅。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平朗二月春社)


仫佬族:春社日當天進行春祭,村民們湊錢買豬後,每家派出一位代表,將豬抬至社王廟宰殺,在祭祀時,用竹子將分成若干份的豬肉串聯起來,掛在竹桿之上,列在社王廟兩旁,儀式結束後,則參加儀式的每一位代表都可以將一串豬肉帶回家中。


白族:日期不定,一般是在「關秧門之後,老人們會選擇黃道吉日,進行春社,村民們會齊聚在一起,祭祀土地,之前有唱歌、吹笛等種種娛樂活動,祭祀結束後分食。


苗族:「春社」在苗語中又被稱為「興暇」,意指男女青年彙集在一起閒遊,還有「賴婆飯」和「坐妹」的習俗,未婚的男子會成群結隊地唱著苗歌串寨,向各家各戶「賴飯」(即討飯),並和姑娘們「坐妹」,或談天說地,或深情對唱,或表露衷腸。



春社:簫鼓追隨狂歡日,古人比你更開放



(綿陽安縣雎水「踩橋會」)


推薦:


康熙乾隆二帝與內蒙古的不解之緣


《左傳》:「弼馬溫」燭之武退秦師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本草》植物志之薺菜:野丫頭也有春天
康熙乾隆二帝與內蒙古的不解之緣
《左傳》:「弼馬溫」燭之武退秦師
歷史可以這麼寫之二:劉邦衣錦還鄉
慈禧:住在歸化城時,不過是一個「官二代」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下雪天,古人比你還會玩!
夏天,古人可比你涼快
性別,之於愛情,古人比想像中開放多了
古人的腦洞開起來比老司機都污!
想什麼呢,古人的夏天可過得比你涼快!
蒙古人來華掃貨好瘋狂,開上世紀的越野車把貨扛回家
古人云:下雪天,你都在家幹嘛?
故事:瓜農半夜回家,偶遇一群穿越來的古人,他們走了他哭了
中國古人也愛寫穿越小說,而且腦洞開得還挺大!
中國的古人們,春節是怎麼放假的?
考古人員打開西漢古墓,掀開槨板那一刻,時間彷彿停滯了千年
史上殺人不眨眼的 6 大潮流:追逐時尚,我們和古人沒法比
現在遇到外國節日就開房,而古人在情人節這天居然這樣玩浪漫
古人的穿衣打扮,就是比你潮
為何古人都喜歡有大腳之稱的「西施」而卻不喜歡「貂蟬」
又是一年荷花開,古人讚美荷花的詩詞你記得嗎
你以為只有今人熱衷飛天夢?古人早就是航天迷了!
古人沒有空調,夏天卻過得比我們涼快
今日秋分,看古人把秋色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