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2017年2月6日,南開大學、猶他州立大學團隊在Nature Chemistry合作發表論文(A stable compound of helium and sodium at high pressure),首次報道了惰性氣體——氦的穩定化合物。


以下內容經授權轉載自知乎流星的回答,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撰文 流星

從「惰性氣體」說起


數學領域的新發現,往往很難推翻現有的本科課程;


物理領域則偶爾會出現改寫教科書級別的成就;


而化學的教科書,在印刷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最右一列的元素被稱為 noble gas(稀有氣體,又名惰性氣體),不過這個名字在歷史上被更改過很多次,而且有的元素一點也不稀有,並且也不是惰性的。


從1868年,人們從太陽光譜中發現 He 開始,歷經30多年,於1900年終於找到了最後一個放射性元素——Rn,稀有氣體的發現暫時畫上了句號(2006年發現了Og,第118號元素)。從小數點後三位中做出最大貢獻的 Rayleigh 和 Ramsay 分別獲得了190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而 Mendelev 在1902年更新了他創造的元素周期表,將稀有氣體列入第18族,也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元素周期表的雛形。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起初,稀有氣體被人們叫做 rare gas (真 · 稀有氣體),但後來發現其中部分元素在空氣中的含量還不低,所以根據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改名為惰性氣體(inert gas)。由於稀有氣體在放電、高溫、強氧化劑的存在下巋然不動,甚至氟氣的發現者——Moissan 試圖讓 F2與稀有氣體反應,結果即使在放電條件下也沒有成功。所以人們逐漸認為稀有氣體無法形成任何化合物,也就放棄了這樣的嘗試。


1962年,Bartlett 偶然之間獲得了 O2PtF6,並且,他發現O2的第一電離能甚至比 Xe 要高,所以在室溫下混合 Xe 和PtF6後,立即得到了XePtF6固體,因此也打破了長久以來人們根深蒂固的成見。此後,諸如XeF6、KrF2、HArF等等化合物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合成了有機氙化合物。


在本論文發表前,只有 He 和 Ne 沒有化合物被製得。


而今天,我們又一次見證了歷史。

理論計算


在 He 和 Ne 的化合物的探索過程中,首先進行的便是理論計算研究。


雖然說目前理論計算的準確性還是有限,但是確實篩選出了一系列稀有氣體化合物,包括、等等理論上穩定的物種,包括本文的化合物,其中甚至是在合成之前先經理論預測的,算是理論指導實驗的一個先例。


此外,以 van der Waals 力約束的形式上的包合物也被製得,例如 He@H2O 和苯酚包合物、富勒烯包合物等等,但 He 並沒有與其他原子形成化學鍵,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 He 化合物。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Ng@C60, Ng = noble gas


由於 He 具有全列表最高的第一電離能(24.59 eV),且電子親和能也是最低(-19.7 eV),所以無論通過氧化還是還原的方法使其得失電子都是十分困難的。雖然說電子親和能的絕對值略低。雖然曾經在光譜中觀測到 HeH,但只是短時間內存在而已,並不能認為是一種穩定的化合物。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高壓下的奇蹟


計算可以天馬行空,實驗必須腳踏實地。


為了讓稀有氣體形成化合物,人們曾經用過各種喪心病狂的方法,包括且不限於高溫、放電、激光等等,也包括高壓。事實上,高壓技術——金剛石對頂砧(DAC)最終實現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研究中所用到的高壓設備主要分為動態壓縮和靜態壓縮。動態壓縮的動力主要是炸藥,因為高能炸藥爆炸瞬間的爆壓可以達到30~40 GPa,通過多次傳導放大,可以達到百萬大氣壓的量級。其次,還可以通過強磁場或者等熵壓縮法,也可以達到同等級別的壓力。但是衝擊波持續的時間過短,大概在微秒量級, 很難進行進一步的觀測。 其次是靜態壓縮,早年主要通過大型水壓機或者其他壓力設備達到,優缺點和上面的動態壓縮是對應的,難以達到很高的壓力,但是可以持續很久。由於高壓設備的發展暫時跟不上需求,所以探索金屬氫的道路上處於停滯狀態。 直到有人發明了不差錢的黑科技——金剛石對頂砧(DAC)。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由於動態超壓過程持續時間不夠,人們想到了用金剛石作為靜態高壓的基石。由於金剛石的高硬度、高導熱性和對於高能X射線/射線/低能紫外線/紅外線/可見光的透明度,在加壓的同時也能方便觀察,甚至可以用激光加熱至> 7000 K,所以沒有比金剛石更能勝任這一工作的材料。 在 DAC 中,2個對頂金剛石壓砧和帶有樣品的空腔組成高壓容器,壓力可由紅寶石熒光 R 線來標定。為了保證金剛石的力學性能,所以不得不用高凈度和完美切工的鑽石來完成這樣的工作。而且如果壓力過高,金剛石也一樣會破碎。此外,過高的壓力還可能使樣品原子/分子滲透進金剛石中,改變其力學性能等性質,也會嚴重影響其極限壓強。


高壓下的化學規律往往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


比如曾經有人無聊之下壓平常吃的食鹽(NaCl),結果發現,在20~280 GPa之間,食鹽的化學式發生了改變,其組成(Na/Cl)從3:1到1:7,其間有9個不同的相。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Na3Cl到Na7Cl 的晶體結構


金屬 Na 在200 GPa下,由於晶格壓縮使得軌道重疊,價電子定域化,而使帶隙增大,進而變為一種絕緣體。而本來是絕緣體的 H2,在~495 GPa下變成了金屬氫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本文中,將金屬 Na 與 He 加壓到~113 GPa時,形成了一種 CaF2型離子化合物——Na2He 。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中心的暗色區域為 Na 與 Na2He 的混合物,周圍即是金剛石。


其實之前研究成果中,有合成 Mg-Ng(Xe/Kr/A)的報道,這提示了可能通過更活潑的鹼金屬來還原更惰性的稀有氣體 He/Ne 的可能。當然,Xe 的氧化物同樣是穩定的。


根據上面的研究成果,基於大力出奇蹟的方法,有兩種不同的合成策略:


氧化/使 He 失去電子


還原/使 He 得到電子


第一種方法由於高到不可思議的電離能,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過(激發態什麼的不算)。


α射線就是高能粒子束,可以分分鐘電離空氣。。。為了讓可能的 He 離子盡量遠離電子和帶有電子的原子,需要極其稀薄的條件,也就是為什麼宇宙空間裡面可能會存在 HeH 之類的離子。


而第二種方法相對來說更有可行性。只要增大壓力來壓縮晶格,電子云完全有可能和 He 的原子軌道重疊,強扭的瓜不甜那也是瓜。雖然所需要的壓力可能達到100 GPa量級,也就是說百萬大氣壓,大概相當於地球外地核處的壓力。不過,對於 DAC 而言還是可以實現的。


作者首先通過理論計算來縮小篩選範圍,於是螢石型的Na2He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計算表明在高壓範圍內的<0,也即可以通過高壓下由單質直接化合來製備。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晶體結構,灰色為 He,紫色為 Na


Na2He是一種電子鹽,也即其陰離子是電子。由於電子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關聯效應,電子鹽屬於 Mott 絕緣體。在8個 Na 形成的 Na8立方體中,有一半為 He 所填充,另一半則由2e填充,形成 8c-2e多中心鍵。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紅點為 2e,灰色立方體為 He@Na8


前文中提到,高壓下的金屬 Na,其外層價電子受到壓迫而游離出軌道,形成類似電子鹽的結構,也即轉變成一種絕緣體。此時,He 可以通過填充剩餘的空隙,使得晶格穩定下來,形成穩定的化合物。由於受到壓迫,電子云不可避免地與 He 的價層軌道重疊,等效於 He 獲得了~0.15個電子。此外,計算擬合和實際的XRD測定都說明了該化合物是存在的。相比金屬氫的文獻報道,本文的依據更加充實可靠。


(PS: 原以為金屬氫測壓是看紅寶石譜線,沒想到是數擰了多少圈螺絲。。。。。)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計算值與實測的比較

惰性氣體都「脫單」了!中國學者獲得首個穩定氦鈉化合物



XRD 譜圖


此外,該化合物的晶體結構也符合晶體學中 Pauling 規則,即r+/r- > 0.732,則形成八配位的立方體,以及第二條的電價規則。


但 K-Ne 的類似結構同樣符合 Pauling 規則,卻不穩定。此外,計算和實驗結果均表明,在高壓下,鹼金屬的還原性順序變成了 Na > Li >K/Rb/Cs,如 Li5He2在> 780 GPa 下是穩定的。


這主要是因為,在高壓下 K/Rb/Cs 的價電子發生s-d遷移,外層的 ns電子收縮至內層的 (n-1)d軌道,其性質更接近於過渡金屬;Na 則沒有「2d」軌道,因此其價電子的活性最高,且由於價層電子游離出價層軌道,其還原性進一步提升,甚至還原了 He。


最後,作者還預測了一個更穩定的Na2HeO物種。在較穩定的Na2He基礎上,加入一個強電子受體——O,可以進一步降低生成自由能;此外,Na2O的晶體結構與高壓下的 Na 結構類似,He 進入晶格所帶來的改變較小。經預測,Na2HeO的結構將與Na2He類質同晶,但佔據原先 2e所在的位置,大致在更低的15~106 GPa下穩定存在。


最後吐槽一下


據了解,這一工作2013年就投稿Nature,但作者與評審人就Na2He成鍵性質無法達成一致,最後改投Nature Chemistry發表。


Nature會後悔的23333


參考文獻


作者的相關回答:高壓化學和能產生高壓的化學,GPa 普遍爆表


論文基本信息


題目A stable compound of helium and sodium at high pressure


作者Xiao Dong,Artem R. Oganov,Alexander F. Goncharov,Elissaios Stavrou,Sergey Lobanov,Gabriele Saleh,Guang-Rui Qian,Qiang Zhu,Carlo Gatti,Volker L. Deringer, Richard Dronskowski,Xiang-Feng Zhou,Vitali B. Prakapenka,Zuzana Kon?pková,Ivan A. Popov,Alexander I. Boldyrev& Hui-Tian Wang


期刊Nature Chemistry


DOI10.1038/nchem.2716


摘要


Helium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to be chemically inert and this is due to its extremely stable closed-shell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zero electron affinity and an unsurpassed ionization potential. It is not known to form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compounds, except a few inclusion compounds. Here, using theab initioevolutionary algorithm USPEX and subsequent high-pressure synthesis in a diamond anvil cell,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compound of helium and sodium, Na2He, which has a fluorite-type structure and is stable at pressures >113?GPa. We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He atoms causes strong electron localization and makes this material insulating. This phase is an electride, with electron pairs localized in interstices, forming eight-centre two-electron bonds within empty Na8cubes. We also predict the existence of Na2HeO with a similar structure at pressures above 15?GPa.


鏈接http://www.nature.com/nchem/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hem.2716.html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博士後招聘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青年千人」朱少林教授課題組博士後招聘
中國發現的丑萌生物化石,又讓我們對祖先又了新猜測
Nature 封面:AI 診斷皮膚癌勝過職業醫師,「手機驗癌」或可期?
生成式對抗網路模型在 NLP 中的應用

TAG:科研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可以讓你在「液體」中獲得氧氣的潛水服
μ s和水團聯合人氣投票結果出爐 μ s獲得壓倒性勝利
人類性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性高潮或者朝著獲得性高潮的目標
全球首例:罕見重度胸廓畸形合併複雜先天性心臟病一期手術獲得成
歐專局正式排除僅通過實質上是生物繁殖的方法獲得的植物和動物的可專利性
它們是動物界的「肌肉男」,為了獲得雌性芳心每天都在打架鬥毆!
中國第四代核潛艇獲得革命性突破,美俄專家這次罕見集體嚇懵了!
寶寶吃素能否獲得健康的體魄?
極端寒冷地區的女孩,以優美的姿態獲得經濟獨立
美國無法剋制霸主心態想要獲得全部的權利,但這基本不可能實現
讓男性泄氣的研究:相較於異性戀女性,同性戀女性更容易獲得高潮
女性專註於性幻想也可獲得高潮
獲得完美初夜體驗的性愛技巧
國醫正骨:它靠治癒頸椎病,獲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印度又從美國手裡獲得戰略神器?中國不能買只有自己造
為了獲得更大力量,是否需要增加大量的體重和肌肉?
一起合作更容易獲得成功的三對星座組合
中國高技術含量的航空發動機領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
小伙打造媲美超級英雄的裝置,隨後獲得冷凍物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