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警惕,日本航天正在全面軍事化!

警惕,日本航天正在全面軍事化!

(文章來源:兵工科技)



警惕,日本航天正在全面軍事化!


2017年1月24日,日本防衛省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利用三菱重工的H2A火箭成功發射了首顆通信衛星「煌2號」。該衛星是首顆由日本防衛省保有並使用的專用軍事通信衛星,並且也是H-2A火箭首次發射軍用衛星,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認為此次發射對日本的軍事航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日本航天軍事化的圖謀,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快速發展的航天實力


作為一個軍事發展受到嚴格限制的國家,日本在航天技術領域的探索是作為一項「民間事業」起步的,但得益於來自政府方面充裕的資金支持,日本只花了不到5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全世界最先擁有高性能探空火箭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1977年,日本成為全世界第3個成功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1984年開始,日本政府授權三菱重工研製全部國產化的H-2運載火箭,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H-2終於在1994年2月發射成功。H-2是日本完全獨自開發和生產的、世界上首枚兩級發動機都使用液氫液氧推進劑的液體運載火箭。H-2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全長為50米、直徑4米、總重達260噸,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0噸、地球靜止軌道運載能力為4噸。H-2運載火箭的投入使用,使日本的航天實力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


警惕,日本航天正在全面軍事化!



圖註:日本H-2火箭的第一級LE-7A液體發動機


2005年和2009年,三菱重工先後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成功研製出H-2A和H-2B火箭。其中,H-2A火箭首次引入了「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這一火箭開發領域的新概念,使火箭的運載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截至2015年底,H-2A火箭共發射29次,其中僅失敗1次,成功率高達96.6%。而H-2B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6.5噸,地球靜止軌道運載能力為8噸,代表日本當前大型運載火箭的最高水平。2013年5月,日本又宣布研製性能更先進的下一代H-3火箭,並計劃於2020年前後進行首次發射。



警惕,日本航天正在全面軍事化!


圖註:搭載雷達成像偵察衛星升空的日本H-2A火箭


毋庸置疑,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苦心經營,目前日本已經躋身世界航天強國之列。單就具有航天實力「指標性」的運載火箭而言,日本早已完成了從小型火箭向世界一流的大推力火箭的技術跨越。


日本太空軍事化離不開美國暗中支持


日本的太空軍事化戰略肇始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的日本防衛廳已將建立衛星偵察體系委託給民間機構進行研究。美國因擔心日本在軍事衛星方面對其優勢地位構成威脅,而對日本進行牽制。因此,日本謀求擁有獨立軍事偵察衛星的計劃被長期擱置。「冷戰」結束之後,由於國際和地區形勢的變化,此時美國方面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轉變,美國政府隨即宣布支持日本的軍事偵察衛星研製工作。1998年9月,美日兩國就朝鮮問題舉行部長級別的安全磋商,並簽署了允許美國公司作為子系統或零部件供應商的身份參與日本軍事偵察衛星項目的政府間協定。為掩人耳目、同時淡化其軍事色彩,日本政府還專門將軍事偵察衛星冠以「多用途信息收集衛星」之名。從2003年3月開始,先後經過4次發射,日本初步形成了由5顆軍事衛星(包括3顆光學成像偵察衛星和2顆雷達成像偵察衛星)組成的獨立太空偵察系統,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同時擁有光學和雷達成像偵察衛星的國家。


警惕,日本航天正在全面軍事化!



圖註:準備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日本宇航員


2011年6月,美日安全保障協商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特別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首次提出非傳統安全領域內的「太空威脅」在明顯增加,為了維護美日在太空的共同利益,兩國將繼續深化、擴大在相關領域中的合作。

未來日本繼續向太空軍事化側重


2015年1月,日本政府召開了「宇宙開發戰略本部會議」,確定了新版的《宇宙基本計劃》。新版《宇宙基本計劃》中提到,日本今後將繼續直接利用航天系統維護自身安全,如利用人造衛星監視船舶、收集海洋信息等,並計劃在今後10年的時間裡,至少發射45顆衛星。新版《宇宙基本計劃》明確還表示,「將完善用於測位、通信和信息情報收集等的航天系統,使之可以直接應用於本國外交、安全政策以及自衛隊的部署工作」。具體來說,就是在2024年之前,把用於導航、情報收集等功能的「准天頂衛星系統」從目前的1顆增加至7顆,以便隨時從日本上空進行數據測控。日本還將繼續擴充和強化用於監視海上船舶和地面設施的「多用途信息收集衛星」的功能,並增加其在軌數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工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軍遠程戰略投送能力分析
中國已在一個領域領先美國!3D戰地列印技術
中國空降兵又添「大殺器」!新型空降兵105毫米輪式突擊炮
當心!美國也在研製反艦彈道導彈!
破冰兼推銷之旅:英國皇家海軍首次訪問中國

TAG:兵工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日媒臆測中國航天有軍事意義:正打造監控網路!
慶祝航天日 實現航天夢
日本航天被中國超越 日媒急了:我們有新戰略嗎?
珠海航展中國航天成就矚目 俄航天院士警告俄美正被趕超
日本政府「航天開發利用五年方案」,加劇了美日艦隊防空壓力
日本要上天了:日本將研發機器人用於航天
中國載人航天迎來「空間站時代」航天員正在備戰
航天員健康——航天任務的前提保障!
天宮與天舟的背後: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傲然崛起
小狗「航天員」:載人航天事業的幕後英雄
首個中國航天日 航天員重溫誓言
美女航天員親身演示航天員在太空中是如何上廁所的?
首個「中國航天日」,這些事你都知道嗎?
中國航天日,你知道幾個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太空中,女航天員能治男航天員的宇宙病?
太空日記:中國航天員首次接受「天地採訪」
航天員上天后都會變瘦,聶海勝卻胖了十多斤,航天員教練揭曉謎底
打破美國一統天下局面,中國航天提前布局讓衛星在全球都在服務區
興奮!保羅正式亮相航天城 自曝與哈登天天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