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重在健脾祛濕,這5大要點是關鍵!
雨水景象
正月中 天一生水
春始屬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養生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臟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損害脾胃。
雨水時節,隨著降雨增多、濕氣加重,寒濕之邪最易困擾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祛除,所以雨水養生重在養護脾胃、健脾祛濕。
脾虛濕困時,應健脾祛濕,最好的方法和途徑是什麼呢?大家可以從以下五個要點進行雨水節氣的養生。
飲食|祛濕氣宜食粥
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提醒我們在春季應多喝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吸收,還能補脾養胃、祛濁生清。
粥中加入一些中藥後,還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對身體有滋補作用,薏仁党參粥就是一款祛濕佳品粥。
薏仁党參粥
原料:薏仁30克、党參15克、粳米200克。
做法:
將薏仁洗凈後,放入涼水中浸泡2小時,党參洗凈後切成薄片,粳米淘洗乾淨;
將三者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分鐘。
等到粥熟後,可依據個人口味放入冰糖調味,每天早餐時食用。
功效:將薏仁與党參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濕,還能補氣血,實在是物超所值的滋補佳品。
禁忌:此粥滋補效果雖好,但大便燥結和氣滯、火氣大的人不適合吃。
除了薏苡仁党參粥之外,能祛脾濕的食物還有很多,如茯苓、芡實、小米、胡蘿蔔、冬瓜、萵筍、扁豆、蠶豆、鯽魚等,在春季的日常飲食中,可多吃這類食物。
運動|天人合一宜緩慢
雨水過後,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也是採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
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
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
睡眠|養生眠食最重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將睡眠稱為「眠食」,曾國藩有「養生之道,莫大於眠食」的名言;《黃帝內經》中記載:「人卧血歸於肝」,在春季應「夜卧早起」。
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並加快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禦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
防病|謹防寒濕上身
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低,而且寒中有濕。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
防病應注意下列事宜:
勿過早減外衣
「燥寒凍肉,濕寒入骨。」由於春氣涌動,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泄,濕寒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
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
按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濕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濕寒滯留於手,指易酸痛,重則變形;濕寒滯留於頭,頭易疼痛。
保健|三個小動作強臟腑
在雨水前、中、後三天做下述養生運動,可提高腎、肝、脾臟腑經絡功能。
漱口吞津
每日上午10時前後,用舌體攪拌口腔,產生唾液後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醫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為生命須臾不可缺少的物質,具有強腎益腦等作用。
撮穀道
即做收縮肛門的動作,其具體做法概括歸納為「吸、舔、撮、閉」四字訣:放鬆全身,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收氣,舌舔上齶,向上收提肛門,稍閉氣,然後慢呼,全身放鬆。
每天堅持做十幾次,每次2~5分鐘,可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防治靜脈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內痔、外痔、肛瘺、慢性腸炎等;
同時對治療和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等慢性疾病有顯著效果。
揉腹
即用手來回擦或搓胸和骨盆之間部位,最佳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前後。
每次先用右手大約在胃腔部按順時針方向揉12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周圍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複一遍。
中醫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脾胃居中,負責運化水谷精微和統攝精血神液來充養敷布全身,令五臟六腑常壯無恙。
通過揉腹,可以收到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等功效。
編輯 | 養生君
關注養生雜誌微信(ID:yangsheng_zz)

※紅豆這樣吃,竟然最祛濕健脾!加一寶,效果翻倍!
※祛濕健脾就用它!陳皮葯膳,便宜有效,值得一試
※山藥和它一起吃,除濕健脾,效果驚呆了!
※沉睡千年後,依舊能發芽生根,難怪是補腎健脾的絕佳葯膳食材
※山藥搭一寶,效果翻倍好!健脾養胃,降血糖……可惜很多人不會吃
TAG:健脾 |
※脾虛「濕邪重」,每天吃點這7樣,健脾祛濕少生病
※大暑過後養生祛濕要抓緊、養生做好3件事,祛濕常食一種粥!
※小滿養生,祛濕、寧心是關鍵!
※伏天養生多按這三個穴位,健脾祛濕效果快!
※小滿養生,祛濕、養心是關鍵!
※夏季養生是先祛濕,還是先健脾?大多數的人都做錯了
※小滿養生謹記的要點 注意健脾祛濕
※養生專家楊力:健脾胃、祛濕熱,只需練好這一個字!
※初秋養生重點是?祛濕氣護脾胃,做好保你不生病!
※廚房裡就有健脾「中藥鋪」!夏季關鍵是祛濕,祛濕關鍵是健脾!
※三伏天怎樣養生,請注意這四點,多吃這六種食物,清熱祛濕效果好
※狐大醫|大暑養生,祛濕養心是關鍵
※狐大醫 | 大暑養生,祛濕養心是關鍵
※伏天養生一定要喝這碗湯!清熱解暑、健脾祛濕,人人都適用
※泡腳泡對了才是養生,加一樣這東西祛濕養生更好!
※伏天養生一定要喝這碗湯!清熱解暑、健脾祛濕,再不知道就虧大了
※泡腳,泡對了才是養生,4類人別輕易泡腳,加一樣祛濕養生更好
※現在這個季節,祛風濕,祛濕毒!一定要吃它,農村特別多!
※一濕入體,百病生!祛濕排毒,你僅僅只需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