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調養「脾胃」是關鍵,教你3個食補秘訣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2月18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雨水」。
「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而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最重要的就是要「養護脾臟」。
中醫稱脾胃為「水谷之海」,有益氣化生營血之功效。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津液等都化生於脾胃。脾胃健旺,臟腑功能才能強盛,脾胃協調,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元代著名醫學家李東垣指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說明脾胃虛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除了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外,最關鍵的還是要通過飲食來調養脾胃。
1、飲食以平性為宜
雨水時節,人體容易內臟鬱熱,不宜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鬱熱使人「貪涼」,過於食涼,則易傷及臟腑,引起胃寒、胃涼、腹瀉等失衡癥狀。因此,飲食中應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平性食物推薦:玉米、土豆、山藥、紅薯、大豆、雞蛋、牛肉、蜂蜜。
2、少酸多甜防「上火」
雨水時節正值初春,氣候轉暖,又風大物燥,常會出現皮膚乾燥和嘴唇乾裂等現象,這都是「上火」的表現。建議不要輕易飲用涼茶,以免導致虛火更甚;平時應多喝溫水,多吃新鮮蔬菜和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
3、推薦三款養生粥
①潤燥:胡蘿蔔南瓜粥
△功效:補水潤燥,滋潤皮膚。
△做法:取大米、糯米各300克,浸泡2個小時;鍋燒熱水,倒入米熬40分鐘;放入去皮切塊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蘿蔔,熬煮30分鐘至軟爛即可。
②補血:薏米党參粥
△功效:每天早餐食用,不僅能祛濕健脾,還能補氣補血,適於氣虛濕阻型高血壓患者。
△做法:薏米30克洗凈,放涼水中浸泡2小時;党參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乾淨;三者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鐘,放冰糖調味即成。
③解困:山藥紅棗粥
△功效:健脾和胃,鎮靜安神,祛濕解困。
△做法:取紅棗25克用溫水泡軟洗凈,粳米100克,山藥25克去皮洗凈,切成小塊;水開後先放入米,再次水開後放入山藥、紅棗、冰糖,用小火慢熬30左右即可。
■提醒大家謹防「倒春寒」
初春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特別是溫度驟然下降時,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
所以這裡還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減少衣物,要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則,即將保暖的重心放在下半身,腿腳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想了解更多【健康養生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快醫健康微頭條]▼▼▼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5個生活小妙招,告別一口「大黃牙」,白白亮亮更自信
※中醫眼中9款最好的養生茶,每天一杯,延年益壽
※「H7N9禽流感」進入高發期,記住2點,就能有效預防
※石榴好吃,它的皮也是一味葯,治療這幾種病效果極佳
※你家藥箱有多久沒清理了?這些過期葯得趕快扔
TAG:快醫健康 |
※小滿時節6膳食,調養脾胃精神攝
※滋陰補虛,調理脾胃,只需喝一碗它!
※雨水時節,最養脾胃,該這麼喝茶
※夏天養脾胃,秋冬少受罪!教你揉4個地方調養脾胃
※不能吃涼的,胃腸消化不好?3個穴位專調脾胃
※養肝也要潤脾,「脾氣」不好,吃點身邊這些食物,調理脾胃肝凈生活
※小滿時節除濕熱,調養脾胃好精神
※夏末教你三個穴,每天灸一灸,去濕熱,保脾胃,解秋乏!
※秋分時節風露寒,養陰補虛調脾胃
※脾胃虛寒7大癥狀,你中了幾個?教你6種調養脾胃良方
※今日雨水!一年中調養脾胃的最佳時節,推薦4個食療方
※補脾胃,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秋天脾胃虛寒,就靠這7種食物,把胃暖起來!精選
※小兒厭食,要找對原因和對策,調養脾胃是關鍵!
※寶寶不吃飯?調理脾胃是關鍵
※哪些穴位,可以調理脾胃呢?
※脾胃調理食療粥有哪些
※9種暖胃食物,脾胃虛寒者必讀!
※夏季飲食這樣吃,幫你調理脾胃、祛濕、筋脈暢通,讓你免去吃藥,輕鬆度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