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2月14日,東芝公司發布業績預期,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已經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股本降至負1912億日元。這是東芝連續第三年虧損。


曾經,東芝是日本工業的名片。從1890年製造出日本首個白熾燈泡開始,東芝公司陸續推出日本首台電風扇、洗衣機和冰箱等產品,1980年以後還在全球率先發售筆記本電腦和DVD播放器,電腦業務一度佔據全球最大市場份額。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20世紀80年代的東芝DVD播放器


然而,東芝在2015年後三個季度報出42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之後,東芝一直在持續推進重組措施,出售大量非核心資產,並將晶元和核電作為核心業務,但核電業務在國內外均推進不力。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這句在八十年代耳熟能詳的東芝的廣告歌詞,至今仍然留存在很多中國老百姓的記憶里,但那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東芝,如今已被中國大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收購了80.1%的股權。現在的東芝,已經成為中國製造。

早年大火的日本老牌如今怎樣了?


不只是東芝,二十年前曾懷揣著很多國人的情懷的日本老牌企業,或轉行,或倒閉,只留給人一地夢醒後的回憶。


索尼


從風靡全球的Walkman 到眾人哄搶的PlayStation,從電影到相機,從電腦到手機,索尼曾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度過了童年。


成立於1946年5月的索尼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逐漸發展成為世界視聽、電子遊戲、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也是世界最早攜帶型數碼產品的開創者,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世界電子遊戲業三大巨頭之一、美國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一。

上世紀80年代,索尼的Walkman隨身聽和原版磁帶曾是國內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品,那時,一盤日產SONY CHF60和82版TDK D60價格大約是3.88元。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索尼原版磁帶和Walkman隨身聽


年幼一點的,可能沒見過Walkman,但幾乎都玩過索尼的PlayStation(PS)、PlayStation 2(PS2)、PlayStation Portable(PSP)或PlayStation 3(PS3)遊戲機。PlayStation遊戲機打敗了任天堂、逼走了SEGA,曾一度成為繼Walkman之後最暢銷的產品。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索尼psp(現在還有賣哦)


除此之外,索尼還陸續併購了CBS(哥倫比亞三星製片)和歷史悠久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推出了CyberShot數碼相機、VAIO筆記型電腦、Clie PDA(個人數位助理)等數位化的產品,「聯姻」愛立信締造「索愛手機的神話傳說」……索尼在國人的心中幾乎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索愛T707翻蓋手機


但一度眾星捧月的傳奇也遭遇了隕石墬落般的危機。2000年空前成功的索尼到了2002年卻嚴重受挫至今。公司的巨額虧損、59年來的高層異動、索尼影業商譽減值、模組訂單的市場份額被國內廠商的侵蝕……索尼危機逐漸浮現檯面。


變賣了美國紐約的索尼大廈和日本的總部建築,賣掉了筆記本電腦業務,出售了相機模塊工廠和相機製造商奧林巴斯的一半股權……經歷了數度拋售資產事件的索尼,一直通過「斷臂」來「止血」。


如今,索尼還好好「活著」,只是很多昔日的物件,再也尋不見蹤影,「Do you dream in Sony」的時代已經遠去。


富士


在上個世紀,數碼產品還沒有出現的年代,傻瓜相機和膠捲是承載舊時記憶的載體和工具。那個時候,美國的柯達和日本的富士,是很多人的回憶。


富士膠片公司創建於1934年,前身是大日本塑料「膠捲試驗所」。1986年,富士公司首次推出第一台一次性照相機——Utsurun-Desu,買一台相機不再是一項沉重的投資。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背後附帶說明,且利用一次性技術拍照片的照相機


然而隨著數碼技術崛起,傳統膠片大幅萎縮,富士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生死存亡的時刻。從2000年開始,膠捲市場受到數碼相機的衝擊,市場需求逐步以每年20%-30%的速度大幅萎縮,十年內世界對膠捲的總需求量驟降到了十分之一。當年膠捲曾佔據了企業近六成銷售量的富士,市場優勢轉眼消失殆盡。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於是富士進行了「二次創業」。2003年,富士開始謀求徹底轉型,最終選擇了醫療/生命科學、印刷、影像、光學元器件、高性能材料、文件處理等領域,將自己在傳統膠片領域積累的精密化學、對光線與色彩的控制等核心技術「重複使用」,開發出含有自己技術的新產品。


現在的富士,是綜合性影像、信息、文件處理類產品及服務的製造和供應商之一。我們或許還能看到富士的數碼相機和拍立得相機,但也僅限於此了。


夏普


八十年代中期,若是誰家裡有一台SHARP GF-500雙卡錄音機,是件很得意的事情。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社會流行的縫紉機、電視機和自行車三大件兒里,也必有夏普的身影。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SHARP GF-500雙卡錄音機


成立於1912年的日本老牌家電與科技大廠夏普公司是一家日本的電器及電子公司,曾在日本國率先生產電視機。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夏普加速開發其獨創性產品,其中近80%的產品為世界首創!


作為「液晶之父」的夏普,被譽為「大阪城的傳奇」的夏普,發明了全球第一台液晶顯示計算機、液晶電視、液晶攝錄像機的夏普,蘋果顯示面板重要供應商之一的夏普,一直是彩色電視機尤其是液晶顯示屏行業的老大哥。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夏普液晶電視


然而對液晶的過度投資,最終成了夏普的沉重負擔。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主營業務的業績出現數十億日元的虧損,作為主力的光伏及液晶屏業務持續陷入苦戰。


去年,處於經營重組狀態的夏普,被中國台灣地區的鴻海集團收購併進行重整經營後,半年多來業績改善有了些許改善。不過,搖身成為中國製造的夏普,依舊處在艱難的發展期。


松下


上一輩人,從小到大都是在日本電器時代走過,從剃鬚刀到電飯鍋再到電視機,無處看不到松下電器的標識。「凡是有電的地方,就有松下公司的產品。」這曾是松下電器盛世時的寫照。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20世紀80年代日本national松下黑白電視機


松下電器原名松下電器產業公司,成立於1918年,主要經營家電、電子產品,是日本的大型電器製造企業。


松下的產品線極廣,除了家電外還生產數位電子產品,如DVD播放機、DV數位攝影機、MP3播放機、數碼相機、液晶電視、筆記型電腦等。還擴展到電子零件、電工零件(如插座蓋板)、半導體等,間接與直接轉投資公司有數百家。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松下家用攝像機


但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電器王國,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四年前,松下集團在日本電子產業整體衰退的時候遇到了史上最大赤字,凈虧損達7721.7億日元。當時接任社長的津賀一宏將公司的戰略重心轉向B2B領域,進行業務重組,不停的投入新產品研發。


經過了幾年調整,松下集團也收到了明顯的止損效果。16年松下年銷售規模為7.5萬億日元,內部由36個事業部組成了四大事業公司——從事家電產品的電話住宅設備機器公司、從事住宅相關事業的環境方案公司、面向服務產業的系統通信營銷公司,以及從事車載、工業機器的汽車電子和機電系統公司。


近百年來一直以家電為中心的松下,正逐漸放棄傳統家電業務,轉而在數碼產品、智能家居、車載以及智能城市等方面注力。以後的松下,將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周圍。


三洋


在上世紀80年代,擁有一台三洋收錄機是時髦的象徵。那時,如果有一台四喇叭收錄機,是會遭到很多小夥伴們的圍觀和羨慕的。趴著錄音機周圍,聽著到處搜集到的歌曲是家常便飯。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三洋四喇叭收錄機


日本三洋電器集團是日本的一家有60年歷史的大型企業集團,成立於1947年,取日語中「三個海洋」之意,旨在宣揚創辦人有把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橫跨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抱負。


三洋一度是洗衣機,冰箱界的「泰斗」,同時也是日本鋰電池最大製造商。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三洋鋰電池


奈何時過境遷,產品涉及顯示器、手機、數碼相機、機械、生物製藥等眾多領域的三洋,也免不被瓜分的命運。


2009年末,日本松下正式收購三洋,之後為了剝離虧損和重疊業務又開始頻頻出售三洋資產。


2011年,中國海爾集團與日本松下電器旗下三洋電機達成協議,收購了三洋電機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及越南的洗衣機、冰箱和其他家用電器業務,包括三洋電機的洗衣機品牌「AQUA」。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2013年3月松下宣布出售三洋電機的數碼相機業務。同年5月,松下又宣布在2015年底前出售三洋電機子公司,至此三洋品牌已經被全面肢解。


如今,三洋消失了,不過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海爾洗衣機,說不定就是三洋洗衣機。


日本老牌企業為何遭遇「窮途末路」?


曾經風光無限、被國人津津樂道的日本老牌企業,現在卻危機蔓延:曾在液晶面板領域享譽全球的夏普深陷債務危機,由「經營之神」幸之助先生創立的松下勉強走出連年虧損困境但盈利還是難如登天,洗衣機的電子巨頭東芝公司全產品線萎縮,還有日立、三洋、NEC等家喻戶曉的名字正在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這樣的窘境是為何?


日本經濟實力的下滑


最近幾年日本的經濟持續走下披路。據統計,日本經濟在第三季度出現萎縮,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經濟萎縮。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著名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指出,「日本金融的市場化、自由化阻礙了日本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投機、金融短期化一度充斥著日本資本市場,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危機交叉蔓延,最終拖垮了日本經濟和日本企業。」


不僅如此,部分日本企業缺乏企業道德,也是造成如今幾近潰敗局面的因素。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刊文指出,「此前憑藉液晶面板構建一個時代的夏普之所以被逼入困境,除了大型投資失敗和管理層「無所作為」等原因外,與「企業道德缺失」也有很大關係。」


中國市場的衝擊


中國作為後起之秀,正在高科技研發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對日本「窮追猛打」,擠占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

曾經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何都見不到了?



現在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高科技機械、電子和工業生產工具的出口國之一。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中國已經終結了日本主導亞洲高科技出口的時代。


而長期佔據市場領頭羊位置的日本老牌巨頭未能及時正視中國不斷崛起的現狀,從而在爭奪消費者的競爭中逐步落入下風。


作者:徐嘯


編輯:周文超


參考來源:人民日報、騰訊科技、百度百科、搜狐、新華社、人民網、CNET中國、科技新報、新浪、北京商報、中國網等。


論文《2016年日本經濟面臨的三個挑戰》


論文《從索尼虧損看日本製造業危機背後的戰略玄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之聲 的精彩文章:

蹬板車拉蜂窩煤的院士竟然得了國家最高科技獎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中國人越來越不愛閱讀了?
給自閉症孩子開「適宜登機」證明算不算奇葩證明?
這裡有一份「文物丟失清單」,拍賣請住手!

TAG:中國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曾讓中國人迷戀的日本大牌,為什麼都見不到了?
迷戀上喝酒的二哈,家裡都快養不起了,這該如何是好
迷戀尿不濕的成年人並不是少數,他們一旦穿上就再也不想脫下來
劉曉慶素顏已經不能看,卻依然迷戀當少女!臉都整僵了!
李玟的電臀曾深深迷戀,這次尷尬癌都犯了,看得熱血賁張
就是迷戀權志龍的笑,從小到大,幾乎就沒有變過!
小伙兒,你也太迷戀自己了。
別迷戀韓裝了,民族品牌告訴你,國風才是經久不衰的時尚!
范冰冰曾經最迷戀的男神,只因對方沒有感覺才輪到李晨
不朽的詩篇,從來不會迷戀塵世里的愛恨糾纏
如果一切回到從前,你還會像當年那樣瘋狂迷戀lol么?
那些年清純如斯的她們,也曾讓我們迷戀痴狂!
看完古力娜扎的家,你就知道她有多「自戀」了,難怪張翰這麼迷戀
孫儷微博發文說最迷戀的不是鄧超,而是他,網友:超哥馬上趕到
祛濕,別再迷戀薏米了!它才是真正的祛濕大師!
蘋果對於mac「瘦身」的迷戀,已經到了厭食症的程度…
杜蘭特為何迷戀她已痴狂?原來她的經歷,詮釋一個相當勵志的故事
每一份迷戀的痛苦之愛里,都藏滿了不被愛的恐懼
曾經迷戀糖畫的孩子們,還能重拾夢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