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官窯:美味與文化交匯
原標題:舌尖上的官窯:美味與文化交匯
千年古驛上演生菜盛會 官窯生菜會籌備申報國家級「非遺」
筵開數百席,鑼鼓喧天、龍獅共舞、人聲鼎沸,大家共坐一堂吃生菜包,看傳統節目表演……每年正月廿六,獅山官窯生菜會的熱鬧景象總會讓人一見難忘。今天,有著400多年歷史的省級「非遺」美食盛會——官窯生菜會在官窯生菜會館如期舉行,預計生菜宴席約450席,吸引數千名海內外鄉親參加,成為集祈福求願、文體娛樂、經濟交流於一體的民俗文化盛會。近年來,官窯生菜會的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目前正籌備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文、圖/黃健源、張燦威、陳嘉晉、黃韻菲、周琴
起源:
千年古驛造就獨特民俗官窯生菜會是廣東佛山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獅山官窯,位於佛山南海北部,與三水、花都接壤。「官窯」這一名字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末年五代十國,南漢王在官窯設辦陶窯而得名,古時素稱為南粵輾轉中原的中樞,作為千年古驛,有著「百粵通衢」的美譽。官窯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匯,在這裡形成了官窯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延綿400多年的「官窯生菜會」。
史料記載,官窯生菜會源於明代,興於清代,並延續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官窯地方志主編陳炳松介紹,官窯生菜會與鳳山古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舊時,鳳山廟會在每年的正月廿三到廿七日舉行。其中,正月廿六日為觀音開庫的日子,如今的「官窯生菜會」每年還會相應舉辦文娛活動,如大巡遊、時裝表演、遊園會、千人生菜宴、文藝晚會、煙花匯演等活動,更為精彩。
2007年,官窯生菜會被認定為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又被認定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官窯生菜會正籌備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進一步推動生菜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特色:
各種菜式都有吉祥寓意今天,官窯生菜會將有數千人共享生菜宴、吃生菜包,寓意求子求福、添丁發財。生菜包的吃法非常獨特,先將洗凈的生菜葉鋪在手心裡,把酸菜炒蜆肉、茨菇煮豬肉、粉絲蝦米等美味小菜包裹起來,一口咬下去,爽脆中夾雜著咸香,口感豐富。
生菜宴的各種菜式都有吉祥的寓意,如酸菜炒蜆肉,寓意子孫顯達;茨菇煮豬肉,寓意生個胖娃娃;粉絲蝦米,寓意長壽富貴。人們吃進去的不僅是美味,更有對新一年順景和睦、生龍活虎、人財兩旺的美好願望。
「去年官窯生菜會舉辦300多席,今年將達400多席。」官窯地方志主編陳炳松說,近年來,官窯生菜會的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
陳炳松介紹,在清代的《南海縣誌》中已有專題記述官窯生菜會的盛況。「雖然廣州芳村、佛山黃岐等地都有生菜會,但官窯生菜會應是省內歷史至悠久、參與人數至多、內容至豐富、文獻資料至齊全的生菜會。」陳炳松說,目前官窯當地已建了生菜會館,讓生菜會民俗活動有了「據點」,以後還有望重修與生菜會民俗活動相關的白衣觀音廟。話你知:
特供生菜層層把關確保質量作為傳統民俗盛會,官窯生菜會在食材上嚴格把關。今年的「生菜宴」的特供生菜來源與往年不同,不再挑選不同的菜農分散種植,而是由獅山官窯象嶺村的指定農場統一種植,便於其對生菜的生長過程全程監管,統一管理,提高生菜的質量,為廣大參加生菜宴的市民提供安全保障。
據農場負責人介紹,今年有五畝地左右的生菜為「生菜宴」特供,總計約3500斤、7000棵左右。從生菜種植環境來看,菜地的基層土壤土質疏鬆,確保有充足的有機肥培育生菜,灌溉用水也是經過過濾處理的優質水體,清澈明亮而無污染。在種植上對生菜嚴格要求的同時,抽樣檢測也同樣層層把關,確保生菜的質量和安全。

※二月二 苗家「走親」去
※我與唐詩宋詞有個約會
※微信雖小 方寸中有乾坤
※玩手機上癮 怎麼治?
※孩子犯錯後媽媽要做對
TAG:大洋網-廣州日報 |
※外交官眼中的湖南文化:獨具特色的傳承與創新
※最美妙的藝術:中國的扇文化
※茶杯上的越南文化
※土耳其的中國瓷器收藏:古絲綢路上的文化瑰寶
※陸地絲綢之路上的刺繡文化
※才家合攏宴,旅途中的舌尖文化
※舌尖上的唐朝——有關唐朝飲食文化的一些冷知識
※道教音樂:空靈神秘的文化韻味
※青銅尊賞析:酒文化與青銅文化交融
※傳統文化:中國對聯故事,妙趣橫生的文化瑰寶!
※逛被津味「腌」透的古文化街
※海派文化里的咖啡味道
※明清官窯瓷器中的「雞」文化
※景泰藍的絢爛文化
※文化的碰撞與交融!榻榻米上的星巴克
※蒙古文化中的烤全羊,色香味俱全
※藝術文化的傳承之美——南紅鐵皮包漿
※文化資訊:台灣的宮廟文化
※有見地!西方的烈士文化與中國的劊子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