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想跑人生第一場馬拉松?你需要這份指南

想跑人生第一場馬拉松?你需要這份指南

有不少朋友會問:「我準備參加第一場全馬,請問要花多少時間比較穩當?在訓練時有什麼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嗎?」


剛開始接觸路跑,又是第一次想挑戰初馬,的確有些重點要特別注意,下面提出幾點個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你必須記住的基本原則

循序漸進不躁進是入門者最重要的觀念。一開始練跑很容易進步,但其實一開始進步太快,很容易提高運動傷害的風險。所以,一開始別練太多,進步慢一些反而是避免運動傷害的關鍵。報名第一場初馬後,懂得「放慢速度」非常重要,在訓練耐力前,要先鍛煉耐心才是!


一開始就必須加入肌力訓練。建議先把肌力練起來再開始增加跑步的訓練量;以免體能進步比肌力快,造成體能太強,肌力太弱,如此下肢的關節會很容易受傷。


「休息」是訓練的一部分。別害怕休息,休息不是偷懶,因為變強不是發生在訓練時,而是發生在休息的時候。


建議要有十八周的時間比較妥當。

建議先從走+跑開始,以降低腿部的負荷。不管你會不會累,不要一開始就全部用跑的,先從快走+慢跑的課表開始。


我認為《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第三版(Daniels Running Forumla, 3/e),第十四章,表14.2「為馬拉松新手所設計的十八周訓練計劃」就是一個很適合初馬者的訓練計劃。你可以看到前幾周也大都是走跑的菜單(W代表Walk快走;E代慢Easy放鬆跑)


下圖是前五周的訓練課表:

想跑人生第一場馬拉松?你需要這份指南


其中的A/B/C/D/E是指每周五次的訓練課表,一周最少練三次(A/C/E),這是最重要的三次課表,而且A/C/E中間最好都能隔開一天(例如練每周一三五,或二四六)。試著練一兩個星期後,若時間與體力都負荷得了,才再增加B/D兩次訓練。


跑量越大,進步越多嗎?


現在「跑界」大多數的情況是:透過不斷增加跑量、累積訓練里程數來追求更好的成績,可是這種訓練方式對於全馬已經跑到3小時30分的人來說,效果並不明顯(當然,某些極少數人可能還有效果)。但大多數的跑者對於跑量的迷思仍相當嚴重,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每個人剛開始練跑時「只要有練成績就會一直進步」,所以初期訓練的成績會跟跑量成正比。


以下圖為例,一位原本完全沒有跑步經驗但平常會自主去健身房訓練的上班族,剛開始其實就算不用練跑,快走也能在7小時左右完成一場馬拉松,隨著跑量增加,馬拉松成績也會愈來愈好,當每周跑量超過80公里時,全馬突破了四小時的關卡……這種甜頭大家剛開始都嘗得很過癮,所以大家會很理所當然地認為練得越多,成績當然也會越好。

想跑人生第一場馬拉松?你需要這份指南


但變強後還要再更強的過程其實沒那麼單純(不然奧運選手只要比誰練得多就好了),以這位選手為例,他每周跑量到達100公里後,(依原本的訓練方式)再把跑量往上增加,但訓練效果就變得很平緩,進步得幅度很小……但他很想進步,所以再跟著跑團里的大哥大姐們練得更多了,每周跑量到達205公里,他的全馬成績也的確進步到了3小時15分,但身心同時變得相當疲累。為了再進步,他再加大跑量到每周220,甚至240公里(平均每天跑30~35公里),沒想到成績竟然不進反退(因為太過疲勞了,身體吃不下來)。

想跑人生第一場馬拉松?你需要這份指南


從這位選手的進步曲線圖我們可以了解:一開始先以低強度累積跑量的確是關鍵,不但成績會進步,也能協助你打好體能的基礎。但訓練量到了80~120K之後,來到進步的「拐點」,拐點的位置因人而異。拐點之後進步的關鍵就不再是「訓練量」而是「訓練的品質」。


所謂訓練品質,就是訓練量的調配問題,也就是「該如何把相同的訓練量『調配』成效果較佳的訓練處方」,這即是科學化訓練在討論的問題。


調配的原料與原則有哪些?


跑步訓練應該分成技術、體能、肌力三大類的訓練,這即是調配訓練計劃時的三大原料,缺一不可,不應該只偏食一味--體能菜單(只跑LSD、間歇、法特雷克……等只練心肺與代謝能力的課表),而且在不同訓練時期應該有著不同的調配比例,偏食的結果只會造成發育不良,無法有效提升成績,甚至提高運動傷害的風險。


試想引擎練得很強大,車殼與輪軸並沒有同時提升時車速不斷加高的後果。訓練強度的調配,以及在調配時必須思考「訓練類型」、「訓練份量」與「比例」的各種問題:


肌力/技術/體能訓練的份量與比例該如何調配?


什麼時候該練LSD,什麼時候該跑間歇?


LSD與間歇的份量與比例該如何調配?


該練哪種間歇?強度該多強?每趟之間該休多久?


訓練VS休息的調配?練多少量之後,該休息多久?


該練哪種肌力?該舉多重?每次肌力訓練間該休多久?


跑步技術要練哪些動作?


該如何把心率、步頻、跑步技術量化裝置整合進訓練課表?


該如何監控?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上文那份科學的課表,並且監督自己執行。


關於作者


徐國峰,大學畢業於台灣清華化工學系(外文輔系),研究所改攻讀中國先秦哲學,在東華中文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目前專職從事耐力運動的研究、書寫、翻譯與教學工作,著有《體能、肌力、技術、意志: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鐵人三項入門》、《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在水裡自由練功》、《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譯有:《跑步,該怎麼跑?》、《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ACSM 基礎肌力與體能訓練》(譯者之一)。超鐵 226 公里最佳成績 9 小時 44 分、10 公里最快 34 分、全馬最好成績 2 小時 43 分。


*封面圖來自Stephen Matera


雞年,想跑得更快更遠不受傷?


成為姿勢跑法認證教練!


成為最了解心率的教練!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學院 的精彩文章:

怎樣把過年期間吃出來的體重運動掉?
2月4日,它讓你有不斷嘗試的決心
跑者必讀的10本書
跑者必看的10部電影

TAG:跑步學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冬季跑馬拉松你需要注意這些!
人人能跑馬拉松,還是跑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
人生需要一場馬拉松,你可以遲到但不能缺席!
一白解千愁,想做白皮星人,你需要這樣做!
人這一輩子 到底需要堅持什麼呢 這些問題你都想過嗎
這個夏天,你只需要這一支脫毛膏
想要瘦臉,你只需要這幾樣東西
從風水角度看生肖龍人的這一年運勢,你知道你需要注意什麼了嗎?
萌寶要學步了,那麼走好人生第一步需要些什麼呢
第一天接狗狗回家需要做什麼?
想要健康不挨凍?你需要這份「冬天戶外跑步攻略」!
想要在夏天瘦成一道閃電 你需要這樣做
為什麼有人生孩子不痛?這個秘密你需要知道!
不想上班的周五,你需要這隻小熊貓治癒一下
总有某段路,只能你一个人走;总有许多事,需要你一个人扛
一生,只需要一個這樣愛你的人
夏天想要大長腿?你需要這麼一套瑜伽練習!?
「第一次」太痛?你需要這篇新手全馬攻略
手指碰不到腳趾?你需要這樣拉伸大腿後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