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學美文-生命之重

佛學美文-生命之重

我們一直都聽過這個說法,「人命關天,死生事大」,生命一直都被認為是人生的大事。但在現代社會,自殺的現象卻越發普遍,「危機干預」這個詞,在心理學的培訓里越來越被頻繁提到。據對國內的一所最高學府調查,有四成以上的新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


人活著,有沒有意義?很多人正是因為這個問題無法解決而苦悶,甚至走上了絕路。


我曾經以為活著就是按部就班地生活,上學、讀書、考大學、工作、成家、生子……當通過這些努力,我的生存和生活都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該以什麼目標作為方向了。我的人生難道就是這樣了嗎?就等著退休、衰老、死亡了嗎?午夜夢回,心空落落的,漂泊無依,難以入眠。

我用工作和雜事把上班時間填滿,用手機和書籍把業餘時間填滿,用旅遊和玩樂把節假日時間填滿,只有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才能讓自己不去思考活著的意義。


但是,到了一些特別的時刻,這種矛盾無可避免。比如,目前這種歲末年初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會有一種悲哀。親人們會開玩笑地說:吃一頓少一頓了,多吃點。同學之間聚會,會略帶開玩笑地說,怎麼一晃眼已經老了?這都奔五啦。


沒學佛時,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都局限在斷滅論,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樣的人生充滿了悲哀,當我面對死亡的時候,現在拚命為之奮鬥的財富、地位、榮譽帶不走;我在意的孩子、親人、身體都會和我分離;誰也幫不了我,誰也代替不了我,任何外在的一切都不能依靠。我能理解現在大學生所說的人生活著沒有意義,因為我也讀了大學,在我所受的教育里,從來沒有一門課告訴我,如何正確認識生命,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沒學佛時,我不相信輪迴,唯物論的教育讓我認為那是迷信,但緣分和天賦的無法解釋讓我改變了看法。朋友家雙胞胎兒子,基因相同、教育相同,但個性不同、命運不同,讓我相信了人是帶著業力輪迴的。我們的色身來自父母的遺傳,而我們的精神系統來自我們過去生的身口意形成的業力,造就了我們的這一生。沒有佛陀的智慧,確實是沒有辦法把生命看清楚。

於是,我確立了我的生命意義:我這一生不是來享受的,是來種因的。如果我們現在能種下善的因,那麼我們將來的生命可以有品質的提升,可以出離六道的輪迴。


修學以後,我更明白,佛陀、導師用無盡的慈悲找尋著無明的眾生,告訴我們人人有佛性,人人有本自具足的覺醒力量。我很感恩遇到了佛法,否則我和我的同學都會繼續這樣,除了哀嘆歲月的流逝,抱怨衰老的降臨,就只有無奈地嘆氣了。


我現在很認真地工作,內心充滿安然地工作。我會多為同事著想,而不再抱怨別人的不協同,我會讚歎同事的升職獲獎而不再嫉妒,我會去開解煩惱的同事而不再袖手旁觀。我知道,我是在種福田,生命是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的,我的每一個行為都在影響我生命的走向,當下的努力,是銜接過去和未來的關鍵;未來生命的發展,來自今生的積累,世間一切都遵循著因緣因果的規律。


生存、生活、生命是人生的三個層次,沒有佛陀的智慧,我們依然生活在無明中,沒有辦法看清楚生命的本質。當人臨死的時候,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世人所追求的事業、家庭、財富,都是短暫的,越擁有越害怕失去,越依賴失去時越痛苦,人生更談不上幸福。


明白活著的意義,能讓我們對生命感到珍貴,不會走上絕路;通過善知識的引導,能讓我們轉變心念,不再去依賴任何的外界因素;通過三級修學,能不斷糾正我們錯誤的思想和混亂的情緒,佛法智慧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安樂。

佛學美文-生命之重



訂閱本刊:


查找公眾帳號:namobud


或者關注本刊新浪微博:@六度佛學周刊

以往連載可以查看歷史消息


或者將您的問題直接提交給微信,我們會儘快給予解答,隨喜感恩


投稿信箱:foxue@namobud.com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周刊 的精彩文章:

夢參老和尚:為什麼持咒不能間斷
每日慧語-白晝星光一樣短暫的人身
放下並非出家人專利
凈慧長老: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每日慧語-每一件事物,就只是心的投影

TAG:佛學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佛學之人生道德
佛學美文-不做靈魂的乞丐
從佛學之「學」到學佛之「佛」
為什麼三分之一的哈佛學生都學中國哲學?
佛學院中的「清華北大」緬甸女尼學院女生的另類生活
合盧寺第二屆大學生佛學文化周拉開序幕
一位大學生的心聲:佛學伴我人生路
佛學中的心理學
佛學與學佛的分別
聽潘宗光講科學與佛學——我的皈依學佛之路
智誠先生:佛學非宗教而科學與教育
明學長老:信佛學佛 念佛成佛
內蒙古師範大學佛學教研基地落戶重慶金佛寺
佛學談人生6條智慧
武則天同學的一篇佛學論文
佛學院中的「清華北大」緬甸女尼學院女生的另類生活 畢業後可與富豪結婚
佛學十大經典人生感悟
斯坦福大學胡佛學者羅曼教授:藝術品投資的「十萬個為什麼」
大學熱門專業-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