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科院城環所構建砷人為循環研究框架

中科院城環所構建砷人為循環研究框架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資源代謝及其環境效應研究組」和「城市土壤與城市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組」以砷的人為循環及其驅動力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一個定量刻畫砷的人為循環研究框架,並核算了1990~2010年間我國大陸地區砷的各種流量和存量。相關研究成果已分別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和《清潔生產》。


砷是一種具有毒性的類金屬元素。當前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砷流通量已經超過砷流通量的50%,導致相應的環境與健康問題加劇。中國既是全球最重要的砷生產和消費國,也是砷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儘管如此,當前對人為活動引起的砷在全球環境中的循環還缺乏比較系統的研究。


該研究框架將砷的使用劃分為有目的和無目的兩種,前者指直接利用砷元素為人類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如使用砷生產木材防腐劑等產品;後者指在其他材料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作為雜質存在的砷的使用,如煤炭採掘和燃燒過程中砷的採掘和排放。

大部分的砷以金屬礦伴生元素的形式進入人類生活,同時幾乎所有有目的使用的砷是不可回收再利用的。該所研究員陳偉強說:「特別令人擔憂的是,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金屬砷和氧化砷的凈出口國,為發達經濟體對砷的使用承擔了在生產環節的巨大環境代價。」


專家認為,這項研究在建立更加全面的砷排放清單及相應的環境與健康風險預警方面推進了重要的一步。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1月28日:一周最受關注論文排行榜
德國新研究將為納粹時期安樂死項目受害者證明身份
科學家發現隱巢守衛蜂奇特寄生行為
水圈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研究項目指南
中德科學家共同發現棉葉蟲「自帶殺菌劑」

TAG: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渤海新區構建綠色、循環、可持續臨港產業體系
電子科大融入產業生態圈「大循環」
消化內科開啟酸相關疾病循環宣教
科技與政策決定物流業的循環發展
洋浦「一港三基地」產業框架初步形成 以循環經濟支撐綠色產業體系
董念國等改良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停循環技術
C 循環
實施循環經濟,為創建綠色鋼企助力——集團35MW發電機組一次併網成功
福建:將9種教科書納入循環使用
科普一下核循環廠的意思
華電集團山東章丘2×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項目獲核准
女性中醫養生方式 健康有效促進生理循環
【科學】常打哈欠促進血液循環
水圈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研究項目指南
阜外醫院「雜交」治療難治性房顫經驗:手術創傷小,不用體外循環
環保科普進課堂系列之——「自然界的水循環」
字體|環保 再循環
歐洲環境署說智能產品有助發展循環經濟
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循環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