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Nature:血液中的「哨兵」,可診斷早期胰腺癌

Nature:血液中的「哨兵」,可診斷早期胰腺癌

Nature:血液中的「哨兵」,可診斷早期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更糟糕的是,胰腺癌早期並沒有明顯的徵兆,病程短且發展快。依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80%的胰腺癌患者確診後生存時間不超過1年。

想要挽救更多的胰腺癌患者,除了醫療手段改進之外,還需要從早期診斷入手。如何做到及早診斷呢?近期,來自於美國生物設計Virginia G. Piper 中心個性化診斷的研究員Tony Hu帶領團隊開發了一個巧妙的方法,能夠實現胰腺癌早期診斷。他們的技術關鍵是「靈敏檢測胞外囊泡(EVs)」。


胞外囊泡是指從細胞膜脫落或者由細胞分泌的囊泡狀小體。Tony Hu教授團隊檢測的囊泡,是由腫瘤細胞分泌的。這類囊泡表面表達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EphA2,是胰腺癌的特殊標記物。他們設計出一種與EphA2蛋白結合的特定納米探針,從而精準鑒定出血液等體液中存在的由胰腺癌細胞分泌的囊泡。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什麼是胞外囊泡?


胞外囊泡是細胞釋放的微型版本,具有雙層膜結構,有多種類型,例如微囊泡和外泌體(exosome)。

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胞外囊泡僅僅只是細胞代謝活動中被遺棄的碎片。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囊泡促成細胞間微妙而複雜的交流網路,且在物種間具有高度保守性。此外,胞外囊泡在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因為攜帶有原細胞的多種蛋白、脂質、DNA等信息,可以作為多種疾病的診斷標誌物,所以一直是疾病診斷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Tony Hu教授團隊靶向的囊泡就是外泌體,直徑在50-150nm之間。外泌體主要來源於細胞中內溶酶體微粒內陷形成的多囊泡體,經多囊泡體外膜與細胞膜融合後釋放到胞外基質。


胞外囊泡是癌細胞開疆拓土的「探路者」


胞外囊泡參與癌症的發生、發展。當囊泡由癌變細胞分泌而出,它們會遷移至其他組織,並修改微環境,從而創造一個有利於腫瘤遷移的生態。這種功能類似於一個新大陸的「開拓者」,促進癌細胞的增殖和擴散。也有證據表明,腫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通過清除或者中和抗癌藥物,助長腫瘤細胞的耐藥性。


伴隨著疾病的惡化,腫瘤細胞分泌的囊泡也會增加,所以它們可以作為評估癌症發展、治療效果的有效標誌物。胰腺癌常存在耐藥性,提高疾病監測準確度是實現個性化治療的必要步驟。

此外,對胞外囊泡加深研究,有助於了解其促進癌症發展、轉移的關鍵機制,從而有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有效的靶點。


如何診斷早期胰腺癌?


目前,胰腺癌的治療手段依然以外科手術為主,但是因為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所以常常無法根治。Hu教授表示:「胰腺癌的診斷離不開血液標誌物。它不像乳腺癌,患者會依據身體疼痛、異常增生等癥狀儘早得到診療。胰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很難在癌症早期得到確診。」


胞外囊泡能夠從多種體液中分離出來,例如唾液、尿液、血液等等。但是,常規分析胞外囊泡的方法在分離、純化過程需消耗過多時間,並不適用於臨床診斷。此外,迄今為止,尚沒有能夠精準區別腫瘤細胞分泌囊泡的生物標誌物。所以,真正的難題是:如何從多種囊泡中鑒定出與腫瘤相關的囊泡?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基於納米探針的快速檢測技術:

首先,採集少量血液樣本(約1微升),稀釋並加至感測器晶元,晶元表面覆蓋有與囊泡膜蛋白結合的抗體。隨後,與抗體結合的胞外囊泡會與抗體包被的納米探針混合,這兩種納米探針會再一次與另外兩種囊泡膜蛋白結合,其中一種就是胰腺癌特有的EphA2蛋白。只有胰腺癌細胞分泌的胞外囊泡會同時與兩種納米探針結合。最後,當兩種探針在囊泡表面親密接觸後,會引發一種耦合效應,從而發射出黃色的光信號。

Nature:血液中的「哨兵」,可診斷早期胰腺癌



胰腺癌早期診斷技術原理圖示:。他們設計了兩種折射不同波長光的納米探針(綠色的球、紅色的桿),其中一個探針能夠與胰腺癌相關囊泡的表面蛋白ephA2結合,而另一個探針負責識別囊泡表面常見的蛋白質。僅僅只有胰腺癌細胞分泌的囊泡才會同時表達兩種蛋白質,從而會吸引兩種探針,最終釋放出黃色的信號。

研究團隊經過一系列試驗,確定該技術能夠檢測早期胰腺癌,且能夠從胰腺癌患者、胰腺炎患者以及健康人血液中精準篩選到癌症標誌物。雖然目前的研究依然需要光學顯微鏡檢測樣本,但是研究人員計劃開發出一款完全自動化的系統,能夠以低成本、高通量的優勢完成臨床診斷。


這一最新研究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它將胞外囊泡作為診斷疾病的切入點,通過設計不同的納米探針就可以實現不同疾病的檢測。


參考資料:


Sentinels in the blood: A new diagnostic for pancreatic cancer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胰腺癌 的精彩文章: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竟被它給打敗了
經常吃油炸食物,還愛吃肉?小心胰腺癌盯上你!
最新!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或降低胰腺癌風險
每日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會降低胰腺癌風險
新證據!阿司匹林可減緩結腸癌、胰腺癌細胞擴散

TAG:胰腺癌 |

您可能感興趣

iPhone能診斷癌症?
Nature:RNA-seq疾病診斷潛力不容忽視
Nature 封面:AI 診斷皮膚癌勝過職業醫師,「手機驗癌」或可期?
3D列印活檢機器人Stormram 4:可診斷和治療乳腺癌
蘋果與Health Gorilla合作,為iPhone添加健康診斷數據
蘋果與Health Gorilla合作 為iPhone添加健康診斷數據
NEJM和Nature同時報道ctDNA肺癌診斷新進展
診斷糖尿病,用血糖或HbA1c?
醫生要下崗了!1 張 Instagram的照片就能診斷出抑鬱症
醫生要下崗了!1張Instagram的照片就能診斷出抑鬱症
Nat Methods:新技術可實現對機體5D成像 或助力疾病診斷和治療
深度學習AI項目GoogLeNet:癌症診斷的速度比醫生更快
谷歌DeepMind將用於眼科疾病診斷
JVM 診斷調優 CheatSheet
《Chemical Reviews》:納米化學和納米醫學應用於診斷和治療
腫瘤的「Google地球」將為癌症診斷和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PupilScreen:3D列印的智能手機工具可以幫助教練診斷腦震蕩
緊隨其後,Illumina也攻下「伴隨診斷」一城
Stata做Meta分析:以診斷試驗準確性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