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循環雜誌微信十四個經驗:寫淺、接地氣、重視選題和轉化

中國循環雜誌微信十四個經驗:寫淺、接地氣、重視選題和轉化

中國循環雜誌微信十四個經驗:寫淺、接地氣、重視選題和轉化



最近問中國循環雜誌微信寫作經驗的人比較多,我整理了一下思路,也算是自己的一些體會。當然也不是很全面,我們的微信也需要進一步提高,請同道指正吧。

1、新聞敏感性:找到與公眾切身利益攸關的信息


在選題過程中,「新聞敏感性」尤其重要,參加一次大會,看一本雜誌,有很多研究,究竟哪個最重要?會影響公眾的健康?把研究寫出來,介紹給更多的人,功德無量。


什麼是新聞敏感性?就是能找到可能影響更多人的新聞。與每個人切身利益都攸關的信息肯定是最好的。


健康新聞的新聞敏感性涉及了對社會和對新進展的認識兩個方面。但在健康領域,這一點比較難,但也最重要。

2、要有證據,有出處


新聞要有出處,到底是來源於某一專家所說的話,還是一項研究。


出處,其實就是證據的來源。在學術上,證據是有級別的。首先來源於動物試驗的結論沒有證據等級,其結論只具有提示性。其次,專家觀點是最低的證據;而多項以死亡或硬終點的結局的研究的證據級別比較高。


比如,兩篇文章,一篇是事關中國人的飲食,另一篇是老鼠的基因,究竟哪個更好不就和尚頭頂的虱子嘛。


3、把微信寫淺

「寫多深」是指挑選合適的內容來寫。一篇學術文章,動輒5、6千字,充滿專業術語,如果原封不懂的翻譯或摘抄,肯定比較艱澀。所以要做必要的加工。


這裡介紹幾個簡單原則:


1)盡量不用英文縮寫;


2)遇到醫學名詞,做必要的解釋,記住,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內行;


3)不要羅列大量的數字,這不容易理解;

4)段落不要太長;


5)一句話不要太長,盡量不要讓讀者閱讀理解;


6)文章不要太長,太長的話,讀者看到最後都累了。


4、學術論文和微信有區別

有興趣做健康信息傳播的醫生或相關人員,一定要區分新聞和雜誌的寫法。有的報紙,把專家的一篇文章刊登整版,有3000字之多。這就是過高估計了同志們的學習精神。


新聞是提示性的。就是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件事,這件事很重要。以傳播的廣度為主要目的。雜誌以深度和專業為目的,目的是科學論證或闡述一個理論,科學性和準確性是必備要素。


一篇新聞報道,500-1000字就已經足夠了。只有雜誌才不厭其煩闡述方法學問題。文章越長,重點不突出,看到最後,讓讀者都累了,效果反而較差。


5、均衡報道


一般來講,研究都是探索性的工作,有時得到結論難免有所偏頗,與常理相悖。見到諸如此類的研究,有些人如獲至寶,加上聳人聽聞的標題,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了解關於此類問題的總體情況,以及指南是如何推薦的,新的研究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樣本量、選取的人群或研究的時間。


6、標題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傳統的媒體是要力爭在標題上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因為這樣的傳播效率最高,既傳遞了信息,又節省了讀者的時間,如果讀者感興趣,就會仔細讀文章,不感興趣的瀏覽標題就行了。


但現在有很多文章則是反著來,僅看標題,根本就不知道要說什麼。比如,「小心,這個病最近很猛」、「越來越多的人得了這種病」、「這麼吃,不生病」…,有的內容固然是好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故弄玄虛,浪費時間,這都是賺取「點擊量」惹的禍。這種做法與新聞傳播的理念背道而馳。


還有些標題看起來很炫,但實際上什麼都沒有說。


歐洲脊柱協會警告:「簡訊脖」是新一代人的全球性疾病!低頭看手機就像脖子扛著50斤的一袋面


7、切忌專家觀點


有些專家在網上發表了自己的文章,但問題是專家談的都是專家觀點。一般而言,個人觀點會有一定的偏頗。比如做手術的專家會傾向性的認為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做支架的醫生會傾向於放支架,這些觀點在文章中不自覺的體現出來。如果在文章中沒有證據支持的話,可信度就會降低。


專家的經驗固然很重要,但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個概念,這個「經驗」到底是「個人經驗」,還是到目前為止醫療公認的「整體經驗」,指南是否認可?臨床研究是否支持?自己的經驗有沒有數據支持?


8、重視證據的評價效果


還有,文章要重視某一藥物或干預的效果,不能僅僅分析機制。


文章其實也可分為兩種,一種叫效果文章,一種叫機制文章。當然,大部分文章可能這兩個問題都能分析到。


先看機制文章。這類文章大篇幅的談了很多機制,比如一種疾病中某種分子有什麼作用,然後我們針對這種作用有一種藥物,病人吃了肯定會好,但這樣的文章從來沒有說,有多少人用藥,用藥和和不用藥的結果到底有什麼差別。這類文章多屬於虛假文章,要小心上當。


效果文章則不然,這類文章會例舉很多設計嚴格的研究,會比較使用兩種方法的病人死亡率會有什麼差別,或者心梗、死亡及生存時間有無差別。


9、先寫最重要的內容


另外,關於內容的編排,一定要先寫重要的內容。最有新聞價值的部分要先寫,也就是最重要的發現,或最能吸引受眾的部分。


其次,在報道主體中按照事件各個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寫下來,最後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這和科技論文的寫法完全不同,論文的寫法是先寫目的,然後是方法和結果,最後是結論。新聞則應是先寫結論,再寫結論的重要意義,再敘述結果,中間穿插背景等。


方法可以放到最後。因為科研論文有同行評議,以及雜誌編輯部的層層把關,記者在這方面可以放鬆一些,但關鍵的方法和定義也要提到。


10、微信的創新


健康新聞也需要創新,這種創新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發現對公共健康有重大影響的信息並傳播;(2)找到新的說法並傳播,能夠改變人的健康行為;(3)製造能夠改變行為的新話題。


11、重視中國的研究工作


目前國家對科學研究方面加大了投入,但由於SCI政策的導向性作用,大量優秀的科研成果在國外發表,且用英文進行的寫作。中國的國際論文也列全球第二位,引用率第四位,引領指數達到了全球第9位。


但我國從事健康信息傳播的記者和編輯還不能原創性搜索到好新聞,取得重大突破的專家也未能主動與媒體聯繫,致使這些發現沉入文獻的汪洋。


這些優秀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健康領域的新發現,如果不能介紹給中國人,並進行有效的轉化,那等於是大量的投入都打了水漂,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12、從論文轉化為科技新聞有挑戰


一方面,多數人讀不懂英文文章,另一方面,要讀懂科研論文也是有一定門檻的,而且,這些科研論文發表在海量的期刊上,要想瀏覽這些期刊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如何在海量的期刊,諸多的醫學領域發現對指導中國健康的重大突破與創新,本身就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特別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突破與創新,是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從這一角度而言,醫生由於在專業方面更佔優勢,應當做好此類信息的傳播工作。但醫生一定要分清楚,寫科研論文大眾傳播是兩個不同的極端。向公眾傳播不能術語連篇,沒有一點兒人情味。


很多媒體人或熱衷於在國外新聞媒體上找一些健康新聞,並編譯出來,加以傳播。這樣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每個國家的媒體都是面向自己國家的公眾,有些新聞不太適合中國,這一點需要相關人員重視。


13、要接地氣


在健康信息傳播方面,我們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對自己盲目抱著自己原有的認識,不肯了解外面的世界;二是我們盲目崇拜西方世界,卻對自身了解得實在太少,乃至於一切的憧憬與藍圖都是建立在一個不能融合的土地上。因此,面向中國人的健康新聞一定要在接地氣的基礎上創新,傳遞有關中國健康的重要信息。


有的人,尤其是醫生,覺得沒什麼可寫的。比如,搞高血壓的人認為,給高血壓患者寫的問題不就那麼幾個問題嘛,還能寫出什麼花兒來嗎?


這其實就是思路沒有打開。以高血壓為例,全球每年發表幾十萬篇高血壓的文章,這些文章都報道了什麼,有沒有向公眾介紹的內容?這其實就是轉化,把專業的文章轉化成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文章。


一個醫生,不斷看文獻,追蹤進展,本身也是重要的業務素質,因為這樣能提高臨床水平。


14、傳播健康的健康信息功德無量


如果把老百姓容易上虛假騙人的廣告的當歸結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低,那就是推脫責任。我們對科學的健康信息服務的供給方面,做的遠遠不夠,致使科學信息缺位,也是虛假信息流傳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通俗易懂的傳播健康進展,把社會需要重視的疾病防治的關鍵信息和發展趨勢告訴媒體,告訴老百姓,也讓官員知曉,如果能夠轉化成政策,從各個層面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對媒體而言,這是最重要的工作;對廣大醫務人員而言,雖然不能像寫SCI論文那樣名利雙收,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歡迎購買——《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7)》:一生只能見一次的病例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控制血糖的三個小竅門:睡前吃降壓藥、吃早餐、餐後散步
英國營養雜誌:吃燕麥可降低三種壞膽固醇:LDL-C、非HDL膽固醇和apoB

TAG:中國循環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吳義勤:重視地域文化的複雜性
中醫治療晚期胃癌:扶正注重胃氣、祛邪著重化痰、組方重視理氣
風水中最重視的「七大惡水」
動漫和短視頻:有哪些版權問題應重視
任繼愈:氣節是中國人重視的精神情操
韓媒:朝鮮國產化妝品熱銷 男性開始重視護膚
十二星座內心最重視的是什麼
西方哲學中的幾個問題揭示:重視科學和邏輯,貶低心靈和肉體!
艱難轉型的瑪莎百貨更重視食物了,找電視明星推廣新品
十二星座最看重的東西,天蠍重視隱私,雙魚重視愛情
十二星座中,洞察能力強,重視細節,非常敏感的三大星座!
治病五錯:依賴藥物,重視食物,輕視水分,忽視氧氣,漠視心理
和田玉作品隨形窺見市場「死」循環,該重視了
人工智慧系列文章之態勢篇其四:重視化解新挑戰
重視和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
氣虛和水液代謝紊亂,尤其要重視健脾和調理肺氣
二三四五:高度重視「瀏覽器劫持」 積極推進行業自律
重視「精神內守」
典故:連古代都極其重視數字
古人非常重視的一個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