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古今名醫妙用大承氣湯起沉痾

古今名醫妙用大承氣湯起沉痾

大承氣湯為仲景「寒下法」之代表方,載於《傷寒論》者十九條, 載於《金匾要略》者十條,此方組方精當,葯少力專,效如桴鼓。然因其作用峻烈,初涉臨床者多未能領悟該方之奧妙,致使明珠蒙塵,甚為遺憾。特分享歷代醫家以此方屢起沉痾之佳案,以饗同仁。

古今名醫妙用大承氣湯起沉痾

高熱譫語,瀉水惡臭(張琪醫案)

單某,男,57歲,1974年11月5日初診。

高熱10餘日不退,體溫39~39.7C,在某醫院住院,擬診為腸傷寒,但未査出傷寒桿菌,故未確診。經用多種抗生素治療,高熱不退,邀余會診。

患者壯熱神昏譫語,舌苔黃燥,脈沉實,但已腹瀉多次,瀉出污水奇臭難聞,腹部堅硬拒按。

辨證:陽明腑實,熱擾神昏。

立法:瀉熱攻結,急下存陰。

方葯:大黃25克,芒硝25克(沖),枳實20克,厚朴20克,水煎,兩次分服。

11月6日複診:遵囑服藥1劑,於當日夜間燥屎十餘枚,堅硬如石,高熱漸退,神志轉清,繼服一劑。

11月7日三診:服藥後又下燥屎及稠狀糞便甚多,奇臭難聞,熱退神清。此燥屎已盡,腑實已除,宜以養陰和胃之劑善後調理。

按語:本例壯熱神昏,舌苔黃燥,脈沉實,據此脈證,辨為實熱內結,擾及神明,耗傷陰津,欲用急下存陰之法,投瀉劑治之。

但其陪護家屬及經治醫生皆曰病人已腹瀉多次,擔心不堪再瀉。余以手觸其腹部硬滿拒按,察視病人泄瀉,見其瀉下污水奇臭難聞,知乃陽明腑熱,燥屎已成,而致熱結旁流,不急下之不可救其危,故以「通因通用」之法,用大承氣湯投之。果然其效如鼓應桴。(《張琪臨床經驗輯要》)


瘟疫譫語(王三尊醫案)

蔣星弁僕人,二十餘歲,仲秋患疫。一醫始以麻黃湯發汗,終無汗。一醫數下之,皆稀糞,不愈。

予視時,已過經矣。肚皮黏腹,譫語,口渴,舌無苔,脈虛數。屢服清火藥,小便已白,而余症不解。

臍下築築動氣矢氣甚臭大腸必有結糞也。以大承氣湯小其制,下結糞數十枚,繼自汗而愈。

此證舌無苔,小便已白,脈小數無力,肚皮黏腹,全似虛證。惟譫語,矢氣甚臭,無汗,臍下跳動,是為下證

《內經》臍下動氣不可汗下之語,不可泥也。(《醫權初編》卷下)



傷寒厥證(施沛醫案)

一人傷寒,九日以來,口不能言,目不能視,體不能動,四肢俱冷,咸謂陰症。

診之,六脈皆無;以手按腹,兩手護之,眉皺作楚按其趺陽,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矢也

欲與大承氣湯,病家惶懼不敢進。

李曰:吾郡能辨是症者,惟施笠澤耳。

延診之,若合符節。遂下之,得燥矢六七枚,口能言,體能動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絕之證耶?(《續名醫類案·傷寒》卷一)



不寐(錢國賓醫案)

陝西喻少川,久以開氈店居杭,體厚剛健,偏嗜炙烳,性躁動肝氣,年逾五旬,終夜不寐者六年,用痰火氣血之葯多矣。

早晨診候,寸關洪浮有力,若堅實之象,惟兩尺脈大。

熟思之,以脈論,肥人當沉,今六脈洪浮有力以症論,上身怕熱,足反畏冷以葯論,清補俱已盡服。

《難經》曰:人之安睡,神歸心,魄歸肝,意歸脾,志藏腎,五藏各安其位而寢。

且夜屬陰主靜,日屬陽主動,陰陽和平,安然寤寐。

此六年不睡,乃陽亢症也,當大泄其陽,使陰氣漸復,則寐矣。

用大承氣湯加大黃二兩,泄十餘行,其人昏倦,睡數日方醒,進以粥食愈。(《續名醫類案?不眠》卷二十一)



癲狂(王好古醫案)

彰德張相公子誼夫之妻許氏,乃狀元許先之女,紹明之妹也。

病陽厥怒狂,發時飲食四五倍,罵詈不避親疏,服飾臨喪,或哭或歌,或以刃傷人,不言如啞,言即如狂,素不知書識字,便讀文選。

人皆以為鬼魔,待其靜診之,六脈舉按皆無,身表如冰石,其發也叫呼,聲聲愈高。

余昔聞潔古老人云:本經言奪食則已,非不與之食而為奪食也,當以葯大下之而使不能食,為之奪食也。

予用大承氣湯下之,得臟腑(指腸垢)數升,狂稍寧;待一二日複發,又下之,得便數升,其疾又寧;待一二日又發,三下之,寧如舊。

但不能食,疾稍輕而不已,下之又五七次,計大便數斗,疾緩身溫,脈生,至十四日其疾愈,脈如舊,困卧三四日後起蘇,飲食微進,又至十日後得安。(《陰證略例?海藏治驗錄》)



經年頭痛(趙明銳醫案)

呂某,女,50餘歲。患頭痛十多年,間作間止,經斷續治療未愈。因該形體較消瘦,前醫多以虛證論之,偏以補氣、補血,或氣血雙補之法,雖經醫甚多,但十數年來未見顯效。

據訴,頭痛多發生在盛夏,或受熱、著風、情緒不佳而引起。

初診時正在發病,正額頭痛如劈痛苦萬狀面部自覺灼熱汗出口乾舌燥渴而能飲大便三四日未解小便短赤脈實大舌質赤老苔有芒刺

證屬陽明實熱,腑氣不通,上沖頭部。

服大承氣湯一劑,解下燥糞少許,頭痛稍有好轉,脈舌如前。

考慮葯輕病重,未能徹底攻下。再投原方,服後次日泄下燥糞甚多,惡臭異常,其中並夾雜有紫血塊,頭痛及諸症十去其八九。續服增液承氣湯而愈。隨訪二年未複發。(《經方發揮》)



重感冒後目不了了(趙明銳醫案)

韓某,男,21歲。於8個月前,患重感冒,經治癒後,遺眼睛視力不佳。患者口乾,舌燥,喜飲,溺短,便燥,脈大而實。

據此脈證,為熱邪伏里,灼傷津液,不能上潤於目所致的「目不了了」、「睛不和」

宗仲景啟示,以大承氣湯試之,詎料應手取效,兩劑而愈。

以後凡遇到熱邪傷津而致的視力不佳,眼光朦朧繚亂的患者,投以大承氣湯,大多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經方發揮》)



繭唇(張山雷醫案)

壬子四月,趙氏童年,環唇四周寸許紫黯堅硬,乾燥脹痛,唇內紅活,而唇外木硬如牛皮,搔之不知,但乾結而尚未裂。

此症殊不多見,亦繭唇之類。詢之大府不行小溲短赤口氣

斷為脾胃實熱無疑。逕投大承氣加清胃化痰軟堅之品,二劑腑行而愈。(《古今醫案平議》第四種之第二卷)



噎膈(翟竹亭醫案)

余姨母,五十五歲,患噎膈證,自覺咽喉間有物擋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氣上沖逆,嘈雜難受,飲食減少,形容憔悴,日吐痰涎約碗許。

招余診治,診得胃脈沉實有力,肺脈洪大,此是子母俱實之證。

肺主肅殺下降,脾主津液,肺氣不降,則脾之津液不能獨行,津液化為痰涎。

究其本源,實因大腸之燥而成。

余用大承氣湯服一帖,大解二次,下干糞三十餘枚,堅硬如石子,病去二三。又服二帖,燥糞已盡,後見溏便,諸症十全。

此證倘作真噎膈治之不愈,死者無言,醫者不醒,必歸咎於命。命之一字,乃醫家藉口,以謝病人,告無過者也。(《湖岳村叟醫案?婦科門》)



腹痛,二便閉(李鐸醫案)

曾香未客,患積熱腹痛,醫以疏寒消滯葯迭進無效。痛極時大汗如雨,十指微冷,神昏懶言,更請一醫,見其形狀,不究虛實,作陰寒治,擬投附桂理中。

病者未敢遽服,延余診視,脈沉而弦數,兩顴赤,舌苔黃,口不渴,二便閉,胸腹脹痛,手不可按。以脈症細為推究,顯屬實熱之象。

但何得指冷大汗?因思內有實熱,陽明痛極,必汗出指冷,其神昏懶言,乃痛難支持之故。

若三陰虛寒之痛,必面青背曲,喜重按,下利,此為明辨耳。

遂以大承氣加檳榔攻之,—服二便通利,痛隨利減,再劑脹痛如失,此正古人謂通則不痛之義也。(《醫案偶存》卷九)



臌脹(范中林醫案)

范某,女,22歲。成都市龍泉區長風鄉,農民。

病史:兩歲時開始患脹,其後發展到全身皆腫,肌肉變硬。下陰常流黃水,臭味異常。十多年來,病魔纏身,其父為之四處求醫,未見顯效。

1969年8月,前來就診,按陽明腑證論治,服藥2劑後基本治癒。

診治:腹脹如鼓,胸脅滿悶,皮色蒼黃,全身肌膚脹硬。大便常秘結,所下如羊糞,已四日未行;下陰不斷滲出臭黃水。舌質深紅,苔黃燥,脈沉實有力。

此為陽明腑證兼水熱互結。

法宜峻下熱結,兼逐積水,以大承氣並大陷胸湯加味主之。

處方:生大黃18克,厚朴30克,枳實30克,芒硝30克,甘遂15克(沖服),芫花15克(沖服),桑皮60克。

先服一劑,瀉下燥屎十餘枚,並臭穢黃水甚多,腹部硬脹消失大半。續服一劑,胸腹腫脹皆消,全身肌膚變軟,下陰外滲之黃水亦止。

因自覺病勢頓減,加以客居成都,經濟困難,遂自行停葯回家。

不久患者鄰友來告,已康復如常,1979年7月追訪,病癒結婚,並生一子。十年來身體一直很好。(《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少腹積塊(趙明銳醫案)

一患者,女,40歲,患病半年,身體很虛,骨瘦如柴,飲食難進,胃腹脹滿,胸滿喘促,大便不通,曾經多方醫治。

醫者一見此狀,即斷為虛證無疑,或謂氣虛,予以補氣;或謂血虛,予以補血;或認為氣血均虧,擬以雙補;或給止喘之西藥;或謂腹中有惡性病變。

諸說紛紜,莫衷一是,輾轉治療半年,無寸效。諸醫束手,患者待斃。

後經友人介紹延余診治,細觀其諸症,雖然一派虛弱之象,但少腹部可觸及積塊,自覺下墜疼痛,常以兩手扶持,方能行動。舌苔黃厚,脈尚有力

又閱前醫藥方,皆為峻補之劑,余告病家,此為虛中夾實,雖身形虛羸至極,但胃腸結有實邪,阻礙其脾胃消化吸收之功能

此時水谷尚自不能運化,安能吸收補養之葯乎?

前醫只知其虛象,未見其實邪,即使有人慮及其實,在此種情況下,也不敢用瀉下攻克之劑,屢用補劑,致腸胃之實更實,氣血之虛愈虛。遂給以大承氣湯一劑。

服藥約二小時後,開始腹痛,難以忍耐,舉家惶惶,以為用藥有誤。

余告曰:此是藥力所致,再過片刻必有發作。

果應我言,過二小時後,腹痛腸鳴加劇,瀉下數次,量頗多,皆為各色污穢之物,穢臭異常,瀉後頓覺渾身輕快,即思飲食,腹暢喘平,腹中積塊消失。

次日即能進一小碗麵條,隨後給予健脾補氣之品調補,病情日趨好轉,繼而痊癒。(《經方發揮》)



急性腸梗阻(門純德醫案)

仝某,男,40歲。正值勞動時突然腹痛,蜷屈俯卧,嚎叫不已,抬至公社醫院,診為「急性腸梗阻」,因醫院條件太差,不能施行手術救治。

此時,余正在此地巡回醫療,應邀診之。

見:面赤身熱,腹痛拒按,其脈洪大滑數,遂疏與大承氣湯令速煎服。不足一小時,患者下床欲便,便後安然如常。(《名方廣用》)



痢疾(翟竹亭醫案)

北門內楊姓婦人,年七旬,稟賦甚厚。六月患痢一月未瘳,某醫用十全八珍等湯,服十帖不愈。

請余診治,六脈有力有神年雖老確屬實證,如賊在室,理應驅逐,用大承氣湯一帖,瀉下燥屎如核桃大五六枚,飲食大進,不治痢而痢自止。(《湖岳村叟醫案?痢疾門》)



腰尻脊胯俱痛(張子和醫案)

一人六十餘,病腰尻脊胯俱痛,數載不愈,晝靜夜躁,大痛往來,痛作必令人以手捶擊,至五更雞鳴則漸減,向曙則痛止。左右及病者皆作鬼神陰譴,百方禱祝無驗。

淹延歲月,肉瘦皮枯,飲食減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

張診其兩手脈沉滯堅勁力如張,謂之曰:病雖瘦,難於食,然腰尻脊跨皆痛者,必大便堅燥。

其左右曰:有五七日,或八九日見燥糞一塊,如小彈丸,結硬不可言

曾令人剜取之,僵下一兩塊。渾身燥癢,皮膚皺揭,枯澀如麩片

既得病之虛實,隨用大承氣湯,以姜、棗煎之,加牽牛頭末二錢。

不敢言是瀉劑,蓋病者聞暖則悅,聞寒則懼,說補則從,說瀉則逆,此弊非一日也

及煎服,使稍熱咽之,從少累多,累至三日,天且晚,臟腑下泄四五行,約半盆。

以燈視之,皆燥糞痹塊及瘀血雜臟,穢不可近。須臾痛減九分,昏睡如常人。

至明日將夕,始覺飢而索粥。溫良與之,又困睡一二日,其病盡去。次令飲食調養,日服導飲丸、甘露散滑利便溺之葯,四十餘日乃復。

蓋虛結與閉,雖久猶可解而決去。腰脊胯痛者,足少陽膽經之所過也。

《難經》曰:諸痛為實。又痛隨利減,不利則痛何由去?

故凡燥症,皆三陽病也。病者既痊,壽乃八十歲。(《續名醫類案·腰痛》卷十九)



痙證(黎庇留醫案)

裏海辛村潘塾師之女,八九歲,發熱面赤,角弓反張,譫語,以為鬼物。

符籙無靈,乃延予診。見以魚網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無懼容。

予曰:此痙病也。.非魅!切勿以此相恐,否則重添驚疾矣。

投以大承氣湯,一服,即下兩三次,病遂霍然。(《黎庇留醫案》)



痿證(李中梓醫案)

朱太學,八年痿廢,屢治無功。

診之,六脈有力,飲食如常

此實熱內蒸,心陽獨亢,症名脈痿。

用承氣湯下六七行,左足便能伸縮。

再用大承氣,又下十餘行,手中可以持物。

更用黃連、黃芩各一斤,酒蒸大黃八兩蜜丸,日服四錢,以人蔘湯送。

一月之內,去積滯不可勝數,四肢皆能展舒。

曰:今積滯盡矣。煎三才膏十斤與之,服畢而痊。(《續名醫類案·痿》卷十三)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1,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中醫 的精彩文章:

胡希恕治療胃病經驗(附驗案九則)推薦收藏
醫案賞析:五苓散治嘔吐、近視、尿頻、感冒案
顧志君:小兒感後耳痛案
家傳治陽痿奇方:蜻蛾展勢丹

TAG:大家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老中醫妙用苓桂術甘湯治「背寒冷如手大」
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看國醫大師鄧鐵濤如何妙用!
肉桂的兩大妙用
小小果皮大妙用!
道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難以相信還有這麼多妙用!
老中醫介紹石菖蒲的6大臨床妙用
怎樣用水果美容 橙子護膚四大妙用
香蕉皮的妙用大全介紹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難以相信還有這麼多妙用!
連鄧超也在偷偷用的東西,小小一盒大大妙用
小小花椒、胡椒妙用治大病
大頭貼的妙用
養花技巧:草木灰在花卉養護中的妙用,小東西大作用
茶葉妙用之治療小病大全
名醫高輝遠妙用附子,每個醫案都很驚心動魄
黃花菜的大妙用!解憂又抗癌!
鮮花養生大妙用 理氣安神又養顏
生活竅門:小小風油精大顯11大妙用神通
妙用奇門風水催旺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