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老中醫妙用苓桂術甘湯治「背寒冷如手大」

老中醫妙用苓桂術甘湯治「背寒冷如手大」

老中醫妙用苓桂術甘湯治「背寒冷如手大」

痰飲病屬中醫學範疇,《金匱要略》中就早有記載,並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的治療大法。苓桂術甘湯系仲景《金匱要略》中治療飲證所立的處方,只要把握病機,辨證恰當,療效顯著。

患者范某,男,52歲,農民。背部惡寒月余,口乾,但飲水少,喜熱飲,晨起口微苦,痰多易咯,飲食尚可,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白、胖大,有齒痕,苔白,脈弦滑,以手觸其肩胛下角偏上處,約手掌大的範圍有冰涼感。否認近期感冒病史,無發熱。聽診顯示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因患者口乾少飲,喜熱飲,痰多易咯,便溏,舌胖大有齒痕,脈弦滑,脈症合參,辨證屬脾陽不足,水氣上犯之痰飲。治以健脾益氣,溫陽利水,方用苓桂術甘湯加味。處方:茯苓20克,白朮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生薑5片。10劑,水煎服,日1劑。

老中醫妙用苓桂術甘湯治「背寒冷如手大」

囑其注意禦寒保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藥後,患者背部惡寒明顯減輕,其他不適癥狀亦有好轉。葯已見效,故採取守方之法,連續服用1月後,患者電話告知「背部已經不感到涼了,但是感覺嗓子還有痰,其他沒有不舒服的」。

筆者囑其在上方基礎上加用桔梗10克,半夏10克,繼續服1月後,癥狀完全消失。

按:本例患者屬《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中「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是脾陽不足,水飲泛溢,停留心下所致。清代李珥臣於《金匱要略廣注》中亦有論及「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故心下留飲,則陰寒氣徹於背,而陽氣衰息,背寒冷如手大也」,此「心下」指胃與胸膈之處。背部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之處,心之俞穴在背部,飲留心下,寒飲注其俞,陽氣不能展布,影響督脈溫煦功能,故背部寒冷如手大。病機為飲阻心下陽氣,背俞穴失於溫煦。

老中醫妙用苓桂術甘湯治「背寒冷如手大」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第16條「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以溫運脾陽,補氣行水為主,從而達祛痰飲、通經絡而諸症得消的目的。處方以苓桂術甘湯加味,體現了《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第15條「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的治法,其中茯苓淡滲利水,化飲降濁,為治飲病之要葯;桂枝辛溫通陽,振奮陽氣以消飲邪,兩葯合用可溫陽化飲;白朮健脾燥濕;甘草和中益氣;葛根昇陽,舒筋脈;生薑溫陽化痰。複診則參入桔梗、半夏加強化痰的力量,且桔梗載葯上行,直達病所。諸葯為伍,共奏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前列腺有八怪
老人保健佳果——桑葚
小續命湯——治腦出血金方
道士用炊帚煮水治好皮膚病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同仁堂老中醫趙榮萊: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治療肺癌
古今名老中醫用桂枝湯「三劑而愈」醫案
同仁堂名老中醫陳彤云:中醫治療痤瘡 脾胃濕熱
謝兆豐老中醫治療肝硬化的思路
老中醫治療腰痛的奇方
邱建良去少林寺!借老中醫之手恢復舊傷
夏季濕氣大,濕毒也隨之入侵身體,如何祛濕好呢?老中醫支招祛濕方法
陽虛?寒凝?看「老中醫」按部位選方用藥顯奇效
老中醫留下:消食化痰萊菔子,山藥蓮藕補脾胃
巧用熱水袋勝過老中醫
《老中醫》中翁泉海原型丁甘仁與西醫打擂的故事
山林中這常見的藤狀植物你認識嗎,據老中醫說它對治療風濕腳氣
這種山中野草,用它入藥專「攻」咳嗽、支氣管炎,連老中醫都稱好
同仁堂老中醫張炳厚:異病同治,當歸六黃湯治療頭痛
老中醫談中醫之妙義
中醫文化:李可老中醫、林傑、劉力紅、吳清忠談癌症
秋冬季飲食養生很重要、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胃護胃
老中醫治療扁平疣老偏方
名老中醫蒲輔周食療防病治病大全|靠譜中醫說
老中醫的祝由術及婉兒是如何一葯未用就治好了「鬼壓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