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現在盛行於世界上的太極拳,事實上就是兩種太極拳,一種是不開胯太極拳,一種是開胯太極拳,有馬岳梁先生的X光圖片為證。

兩種太極拳的基本研究原則不同,不開胯的太極拳是以人類是用兩隻腳站立的角度來研究的。開胯太極拳則是以人類是以四隻腳站立的角度來研究的,也就是說如何回到先天的四肢爬行動物狀態。


太極拳的基本原則,它是一個以四肢爬行動物作為基本研究對象的一種拳術,那麼很多人就會產生一個問題,我們人類明明進化站起來了,你幹嘛偏偏要退化去做動物?事實上,我們只是要得到四肢動物所擁有的強勁力量,距離感等。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理解了基本研究原則,我們就可以去理解什麼是開胯,你就會開始注意到四肢爬行的動物的後面兩條腿,它們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脊椎兩旁是腿,而且後腿與後腿之間的間距,跟前腿與前腿之間的間距是一樣的,呈現H字平行的。那麼跟人類比較怎麼樣?人類站立後,前腿部分多了一個鎖骨維持間距,可是後腿的盆骨位置卻沒有鎖骨,這裡的間距是非常小,與肩膀的間距是不對等的。這也就是說,上半身與下半身是不對等的,上半身是U字型,下半身卻是倒V型。


看看馬先生的開胯X光圖片,兩邊的股骨似乎延伸開來了,也變得很堅實。事實上,這就是虛擬的鎖骨,目的就是平衡上半身的間距,形成如四肢爬行動物一樣的四方形狀態,這是第一個身形原則。而當你看看不開胯太極拳,他們的胯部的間距空間是呈現倒反的V字的,而開跨太極拳則是平行的H字的。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馬岳梁先生開胯x光圖片

理解了前腿與後腿的四肢爬行動物狀態,我們再來看四肢動物肚腹胸部與背部的部分。


四肢爬行動物的肚腹與胸部,基本上都是很柔軟,而且都是凹陷進去貼著背部的。它們的背部如何?都是脊椎整條平整得撐起四肢,四肢全靠脊椎撐起,所以你可以看到它們的四肢很輕,脊椎一動,四肢跟著動。背部也有向下向內保護肚腹胸部的意思,整個背部至後腦基本是平行的。


理解了動物的狀態,我們就理解開胯是怎麼一個狀態。前胸貼後背,肚腹也要空掉貼後背,後背平整如標槍,這是身形上的第二個原則。而不開胯太極拳,你會看到他們前胸貼後背時,可是肚腹是突出來的,而且背是駝的,整個背部是C型的,並不是平整如標槍的。


配合之前的胯部拉開,前胸肚腹貼後背,後背平整如標槍,這就是四肢爬行動物的狀態。這就是開胯訓練的過程,師稱為抽,靠,貼,把它做好就自然下沉,並不是硬硬下壓的沉。


當你理解了前面的兩個身形原則,還必須理解第三個的頭臉部身形原則。

貓狗的頭臉是怎樣的?若你拿來跟人類做一個比較,你會發覺,它們的眼睛其實是長在後腦!當人進化後,我們的眼睛已經被移動來前面了。


因此,開胯太極拳要求前臉貼後腦,而眼睛長在後腦上。前臉貼後腦非常不好練,可它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會跟不開胯太極拳一樣變成烏龜頸,所以有時師甚至用手拉著我們後腦,要我們把他整個人提起來,就為了不要成為烏龜頸,讓後腦與背部是平整後靠的。


那麼眼睛在前面,如何長在後腦上?前期就只是要求從後腦後面往前面看,配合前臉貼後腦讓身形完整,在後期時,有很大的作用,只要一把眼睛放去後腦,對手的一舉一動都甚為清楚,對距離遠近也清楚,動體視力越練越強,彷彿整個大圓圈往對手包圍過去。其實還有耳朵的要求,不過無法看得出,所以不做為身形要求,只以跟前臉貼後腦有關係的眼睛做些聯繫。


若說第二個身形原則是掏空胸腹,那麼第三個身形原則就是掏空臉部。而不開胯太極拳基本只是掏空胸部,不掏空腹部與臉部。

太極拳的開胯,也就是所謂的抽靠貼,基本就是這三個身形原則,通過控制陰側肌肉與對空間的掌握把身形練到最極限,最標淮。


那麼當你要分辨哪一個是開胯太極拳,哪一個是不開胯太極拳,只要以這三個身形原則做為標淮,自然一覽無餘。最簡單,只要背部與後腦不是平整如標槍的,絕對辦不到第一個要求,開不了胯的,而就算有此要求了,不知胯部怎麼運作打開,也是開不了的,可見開胯有多難。


根據我的理解,就算我告訴你整個抽、靠、貼的開胯是怎麼練的,若沒有一番功夫,長期的理解,正確的喂勁,都未必開得了,而完全不理解開胯程序的,那是更加不可能開得了。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用科學看太極拳開胯,這裡講得最清楚!



而今的時代,武術沒有秘籍。上面的X光片,已經將開胯的秘籍坦露無遺了,開胯的問題,以前師在為某太極拳協會做個一個講座,開場白中一段話,能幫助理解開胯的:


師曾與浙江大學汽車設計專業的幾位太極拳愛好者,談論是否可以使用"汽車拳"的概念。他們是我們國家未來研製自己品牌汽車的人士,談們熟悉汽車的功能和構造,但他們看到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等等,這些打著中華文化烙印的辭彙感覺到頭大。他們問我,能否撇開太極陰陽八卦等這些辭彙,來討論太極拳。我就嘗試著跟他們談論太極拳里的動力系統、傳導系統、指揮系統等。


師說,人身就象是一輛汽車。開肩和開胯,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身軀與手腳之間(武術中所謂的三大節),找到類似汽車的車廂與輪子之間的感覺。兩腳是汽車的後輪,兩手是兩前輪,開肩之後,兩鎖骨之間對拉開,象古代的門閂,上了鎖了,變成了兩車輪的車軸。兩腳是後輪,也應該在兩跨之間,長上鎖骨(意念上的),然後,開胯的意識,其實與開肩時一樣,用意念,將兩胯端虛擬的鎖骨對拉開來,形成後輪子之間的車軸。這樣,兩手腳之間,就與身軀產生了,類似車廂與輪子之間,既完整一氣,又輕靈活趣的效果。另外,兩腳這後輪子,是聯繫著驅動動力的輪子。兩手這前輪子卻與驅動無關的,與方向盤等指揮系統相關聯。另外,人身上的傳導系統還不只是軸傳導,還以齒輪傳導,鏈條傳導等等......


楊家老拳譜"平淮腰頂解"云:"車輪二,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變。"這其實是將太極拳比喻為古代指揮戰爭的一輛戰地指揮車。而今一些武術理論者,不會看沒有句讀的古書,於是將這段話誤解成五言打油詩:"車輪二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變。"唉!


當我們了解了這輛戰車,就會知道,古人不單已經以車講拳,而且還明確了"心令氣旗"的道理。在太極拳中,戰車的指揮者,其實是"心猿意馬"之"心"與"意"!這就是說,太極拳不但是一輛好的汽車,還必須有一個好的司機。單純的汽車,還是無法說明太極拳的很多道理。於是,我們的老祖宗,用另一套比較完整的思維模式,那就是以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為基本概念的思維模式來談拳。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就是說:一個練武之人要是連《功夫太極》微信都沒關注,簡直都不知道他是怎麼練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怎樣練好太極拳——馬岳梁
情,太極拳如何看,太極情論
闡述太極拳含胸拔背與真正放鬆的秘密 一定要知
講述楊式太極拳大師楊澄甫先生之徒崔毅士生平
太極拳修養之道 健康為人生之寶 精神乃立身之本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用黃瓜做面膜,很多人都會,但知道怎麼用最科學嗎?
跑步訓練太多會適得其反?來看科學怎麼說!
這喵太乖了,不科學啊
做不到辨別天氣,科學地看看雲也是極好的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科學,你不得不了解的生活小技巧!
科學家說了,跑步讓大腦更聰明,你有同感嗎?
睜大你的眼睛,扶好你的下巴,看看什麼叫科學常識!
得了糖尿病,這樣吃水果最科學,一定要存好!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科學的解釋是這樣的!
這兩隻喵乖得不科學啊,肯定壞了
施一公:讓孩子覺得「科學很酷」而不是「賺錢很酷」
跟誰合作最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學?
看起來非常神奇的瞬間,但是它們都是科學的
不要「神話」了帶娃曬太陽,科學合理很重要
一隻乖乖洗澡的橘貓,太不科學了,這橘貓真的是
心跳也能「聽」出這麼多病,這才是最科學的「讀心術」
月子里不能洗頭嗎?看看這些就知道了,是封建思想還是科學理論
奇怪?緊身褲穿的那麼緊緻凸翹,這不科學啊!很彰顯女人味
楊冪真是個「腰」精 這細腰也太不科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