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于欣烈,汽車行業從業者。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估計大多數人知道 Anthony Levandowski(以下簡稱萊萬),是因為谷歌拆分出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 Waymo 發飆,起訴萊萬創建的 OTTO 和任職的 Uber 偷盜其無人駕駛核心技術。


起訴書中,列舉了萊萬十幾條罪狀。我給大家簡單梳理了下,Waymo 版「萊萬叛逃」故事是這樣的:


2016年1月的一天,萊萬跑去了舊金山的 Uber 總部,和 Uber 高管密談了一番。當時他可還是 Waymo 員工哦。第二天萊萬就註冊了新公司 280 Systems(OTTO 前身)。


然後他告訴 Waymo 管理層,放寬心,新公司不會和 Waymo 直接競爭的。2周後,萊萬就突然辭職了,還陸續帶走了不少 Waymo 員工到他的新公司。而 Waymo 發現,他們在離職前都下載了不少激光雷達相關機密文件。

創建自己的新公司前1個月,萊萬在公司電腦上安裝了特殊軟體,從 Waymo 伺服器中下載了14000份高度機密文件,並把這 9.7GB 文檔拷貝到一張 SD 卡帶走。隨後他重裝電腦操作系統以消除記錄。這台電腦被格式化重裝後,只用了幾分鐘,就再也沒打開過。


2016年下半年,拿到谷歌的幾百萬美元離職補償金後,萊萬馬上把 OTTO 6.8億美元天價賣給 Uber,這距離 OTTO 正式成立只有6個月。福布斯雜誌的報道稱,Uber 收購 OTTO 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拿到它的激光雷達技術。


看起來,萊萬就是個忘恩負義,一心想掙錢的工程師。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這些訴訟內容是否屬實,有待法庭證明。但身高2米的萊萬,並不這麼簡單。


萊萬是一個狂熱的無人駕駛技術推行者,他像特斯拉創始人 Elon Musk 一樣無視傳統世界的規則,也和真實世界不斷碰撞出火花。 萊萬被另一個狂人—— Uber 創始人 Kalanick ——稱為自己「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他的職業生涯都在追逐讓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的夢想。


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上學時,萊萬就參加了 DARPA 挑戰賽——全球最早、最著名的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


萊萬是一個特別在意輸贏的人。他仔細研究了 DARPA 挑戰賽的規則,發現並沒有要求必須用汽車參賽。他突發奇想,決定用一輛摩托車參賽——崎嶇的路況下輕快的摩托車能比汽車更容易躲避障礙物,更早到達終點。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後來推進無人駕駛汽車應用的職業生涯里,萊萬也特別喜歡鑽法規的空子,這讓他嘗過一些甜頭但也把他砸進了人生低谷。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但和汽車相比,摩托車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離開了騎車人,並不能靠自己保持平衡。與此同時,很少有人看好無人駕駛摩托車的開發,包括萊萬的導師、贊助商。不過萊萬並未因為這些困難放棄。


萊萬先利用吃吃喝喝及個人魅力,找來一幫同學組成開發團隊。為了能儘快攻克技術難題,萊萬甚至拿出5000美元給一個姑娘,讓她先和自己的團隊成員分手,以免影響他的開發進度。

然後萊萬自己打了200多個電話尋求贊助,儘管最終沒有一家摩托車公司願意把自己的 logo 放到這輛無人駕駛摩托車上,萊萬還是從 AMD 等公司籌到了3萬美元的贊助。


萊萬和他的團隊不僅解決了無人駕駛摩托車的平衡問題,還在系列資格賽中戰勝了幾十輛汽車,一舉殺入決賽。可惜的是決賽中,這輛摩托車剛跑了幾米就栽倒在地。


2016年接受採訪時萊萬回憶說:當時我也不知道這項技術會會應用到哪裡,或者,如何如何解決問題,但我知道它終將巨大地改變世界。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不過參加 DARPA 挑戰賽的經歷,讓萊萬獲得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之父 Sebastian Thrun 的青睞——他在第二界 DARPA 挑戰賽里爆冷奪冠,隨後加入了谷歌。


2007年萊萬加入了谷歌地圖團隊,參與創建了「地圖街景」項目,並改裝了一批街景採集車。但他更想乾的還是無人駕駛汽車,在谷歌任職期間他還運營著自己的無人駕駛公司 510 Systems。


隨後機會來了,發現頻道的一個節目找到萊萬,問他能不能幫忙開發一輛無人駕駛披薩送貨車。後來這輛改裝的豐田普銳斯不僅上了電視節目,還成為美國歷史上首次合法行駛在普通街道上的無人操控汽車。


這輛無人駕駛汽車還成功引起了谷歌兩位創始人的注意。 Sebastian Thrun 藉機說服了他們成立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萊萬自然被召到團隊中,成為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硬體負責人。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講到這裡順便說一下,萊萬並不缺錢,甚至可以說十分富有。和多數桀驁不馴的技術天才不同,萊萬從小就是一個很會做生意的工程師。


高中時萊萬就為一些公司開發互聯網服務掙了不少錢,買了一棟有三間卧室的房子。谷歌還收購了包括 510 Systems 在內幾家萊萬創建的公司,付給萊萬5億美元。


而萊萬的 OTTO 賣給 Uber 的價格並不止公布的6.8億美元,其實還有未來 OTTO 無人駕駛卡車業務利潤中的20%。外界估計整個收購價值約10億美元。


Waymo 訴訟中把萊萬描繪成一個蓄謀已久,把谷歌核心技術偷盜出來賣給 Uber 大賺一筆的貪婪工程師,我並不太相信。


我認為萊萬離開谷歌,投入 Uber 懷抱,金錢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一直渴望將無人駕駛汽車儘快投入應用,而後期谷歌的改組、收縮 Google X 實驗室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商業化方面的猶豫不決,讓萊萬認為這裡缺少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而 Uber 那裡可以提供充足的資金、資源和令人信服的實施無人駕駛汽車的理由。



Google 對Uber、Otto的無人駕駛訴訟案,都是因這個男人而起



當然,萊萬自己是不承認偷盜的。2016年採訪時,福布斯雜誌的記者曾問過他 OTTO 的技術是否來自谷歌。當時他很強烈地表示,完全沒有侵犯谷歌的知識產權,OTTO 的激光雷達技術都是從頭開發。


至於萊萬的 OTTO 是否侵犯了谷歌的知識產權,目前 Waymo 列舉出的詳細證據還是挺有說服力的,我沒什麼可洗地的,特別想看看訴訟的進程和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民航局局長:會研究推行無人機實名制管理
阿里宣布啟動「NASA」計劃,20年內建造機器學習、生物識別、晶元全新研發團隊
谷歌和李維斯聯手打造的智能夾克售價350美元,支持手勢操作
信息泄露,那些央視沒報的「內鬼
小米小店開始內測,要讓米粉都來開店?北京將設置 「共享汽車」 停車位與充電樁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Uber圓夢無人駕駛 創始人Travis Kalanick真的下台了
他是 Google與Uber 既愛又恨的那個人,也是「無人駕駛教」的狂熱信徒
Bilingual·Foreign Business│無人駕駛船舶,等你乘風破浪
谷歌無人車之父Sebastian Thrun:攝像頭才是無人駕駛最好的方式
黃仁勛親述無人駕駛Part Two:Diversity and Redundancy
Comma.ai 開發了一款駕駛助理 openpilot,它是如何工作的?
Comma.ai開發了一款駕駛助理openpilot,它是如何工作的?
Google 手撕 Uber,這個案子將改變無人駕駛汽車的市場格局
Comma.ai開發了一款駕駛助理openpilot是如何工作的?
Drive.ai的技術該給誰用?Lyft來了,他們還要一起研究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公司 Waymo 和 Lyft 達成合作,Uber 最先坐不住了
無人駕駛公司 Waymo和Lyft 達成合作,Uber 最先坐不住了
Google 母公司的 Waymo 無人車要用自動駕駛卡車趕超 Uber
Waymo要Intel Inside,莫非自動駕駛真要「蘋果化」? | 厚勢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都說蘋果無人駕駛汽車難看,但Tim Cook根本不care
即是飛行員,又是攝影師的 Santiago Borja Lopez 在他駕駛的波音 767 內拍攝的照片
經典CyanogenMod更名Cyngn,研發自動駕駛
千萬不要被萌哭,英國將測試無人駕駛膠囊 Ultra P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