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胃出血的6個小妙招
胃出血是現代人的常見病,特別是喜歡喝酒、飲食不規律的上班族,更是胃出血的常客。那胃出血怎麼辦呢?該如何調理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胃出血如何調理
1、胃出血患者必須堅持服藥,至少完成一個療程的藥物治療,然後進行複查。診斷潰瘍癒合後方可停葯。專家點評:胃出血患者千萬不能自行停葯。以雷尼替丁為例 ,一個療程是4-8周 ,每天早晚各服1粒(0.15克)。完成一個療程以後每日取1粒,維持半年-1年,複查胃鏡。很多胃出血患者服藥一段時間後,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就停葯,這是不對的。藥物可以幫助潰瘍癒合,擅自停葯會導致潰瘍反覆,對病情大不利。因此,胃出血患者要堅持藥物和食療雙重調理。
2、戒除煙酒。煙酒會加重胃出血癥狀,作為胃病患者,一定要戒掉這兩種東西。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專家點評:吸煙會導致幽門括約肌失調,導致膽汁反流入胃內,高濃度的膽鹽會對胃粘膜造成嚴重傷害,使潰瘍很難癒合,加重胃出血癥狀。因此,胃病患者要積極戒煙。喝酒,尤其是度數比較高的酒會導致胃粘膜上的脂質溶解,破壞胃部的保護屏障,不僅會影響潰瘍癒合,也是導致胃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使出院了,胃出血患者也要忌酒。
3、飲食要定時、定量、定餐、不能過飽、過飢。專家點評:胃出血患者出院後先以流食為主,待病情穩定後,可以過度到軟食,並適當增加食物的種類。但注意不要吃粗糙、過酸、過甜以及刺激性食物,如筍、醋、楊梅、辣椒、咖啡等等。這些食物不利於消化,會加重腸胃負擔。
4、禁食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如激素類、水楊酸類、消炎痛、紅霉素、利血平等。如果一定要用 ,可加用胃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硫糖鋁等。專家點評:胃病患者生病就醫時,一定要主動說明胃病情況,避免醫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出一些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導致胃病複發,病上加病。
5、預防貧血。胃出血後雖然經過輸血,但病人常常貧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防治貧血。專家點評:胃出血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貧血,這就要求患者要合理搭配飲食,多吃一些鐵量高的食物 ,如菠菜、豬肝、蛋黃等,幫助補鐵補血。也可以吃一些補血藥物如益血生、右旋糖酐鐵等。
6、精神要愉快。人們常常說,胃是情緒的鏡子,人的大腦皮層與內臟是相關聯的,情緒不好,也影響潰瘍的癒合。另外也要注意防寒。專家點評:熟話說治病,三分治,七分養,藥物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病情,真正想要治好病,積極向上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胃出血癥狀
1.嘔血和(或)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徵性表現。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有嘔血和黑便,在幽門以下者可僅表現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門以上病變可僅見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門以下的病變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嘔血。
2.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內可無癥狀,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貧血或進行性貧血、頭暈、軟弱無力,突然起立可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即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及脈搏快而弱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3.氮質血症。
4.貧血和血象變化
急性大出血後均有失血性貧血,出血早期,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及紅細胞壓積可無明顯變化,一般需要經3~4小時以上才出現貧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時,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止血後2~3天才恢復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則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
5.發熱
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於24小時內發熱,多在38.5度以下,持續數日至一周不等。
來源:99健康網


TAG:每日經典錄 |
※月經血塊多是什麼原因 4個調理小妙招
※內分泌失調的七大調理妙招
※幾個小妙招教你如何調理血虛
※11個調理咳嗽的小偏方
※中醫調理不孕的三個小妙方
※腸胃不好怎麼調理 7招調理好腸胃
※4種女性易出現內分泌失調,調理內分泌有5妙招
※內分泌失調怎麼調理 7招調理好內分泌
※胃炎的7種食譜調理
※這4個體式有助於腸胃的調理
※十個女人九個寒 怎麼調理
※女人腎虛的16個癥狀 出現了就加緊調理吧
※意守丹田、導引氣血的3個小妙招,輕鬆調理多種慢性病!
※喝酒不小心胃出血,學會這4招來調理
※氣血不足看8個部位,氣血不足的9個調理方法
※自製5款補血養顏茶,調理出好氣色
※糖尿病飲食調理的6個小秘方!
※月經有血塊怎麼調理 有血塊4種有效調理方法
※氣血足則百病不生 中醫支招5個秘方 調理補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