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第一次看到王彥章名字,是讀《水滸傳》:擅長飛石打人的沒羽箭張清連敗梁山好漢多人,宋江眉頭緊鎖,對盧俊義和吳用慨嘆:「我聞五代時大梁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今日張清無一時,連打我一十五員大將,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當是個猛將。」


「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這十二個字深深打動了我:王彥章是何方神聖?


一、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圖:王彥章繡像


說起來,王彥章還真和梁山有點緣分。

還記得《水滸》里有一段李逵大鬧壽張縣的故事嗎?王彥章正是山東鄆州壽張縣人,就是距梁山最近的一個縣,他要晚生一百年,生在武人不吃香的宋朝,搞不好也上水泊梁山坐一把交椅了,而且排名絕對是五虎上將之首。


幸好,五代時期中原兵家紛爭,王彥章這等豪傑生逢其時。


不過一開始,王彥章是從小卒做起的。


《五代史補》里記載了一段軼事:梁太祖朱溫在鄆州募兵時,少年王彥章報名,同時參軍的還有幾百人。王彥章向徵兵的主將要求當隊長,這下那幾百人不幹了,怒氣沖沖地說:「你算哪根蔥!草野里的無名小輩而已,憑什麼想爬到我們頭上,真是不自量力!」


王彥章站在主將身邊,指著眾人說:「我天生雄壯,自己覺得你們都比不上,所以想當隊長。你們出言咄咄,一個個好像都很牛逼?這樣吧,大凡健兒動不動就說自己不怕死,死不死今天先不談,誰敢同我一起赤腳到荊棘叢中走個三五圈?你們能嗎?!」

光腳到荊棘地里走路?眾人都當他是說笑,沒想到王彥章真的當場脫掉靴子,光腳在荊棘叢中若無其事地走了三五圈,居然毫髮無損!眾人無不大驚失色,沒有一個人敢效仿。這事被朱溫知道了,驚為神人,從此開始重用王彥章。


王彥章從此跟隨朱溫轉戰各地,屢立戰功,官職也陸續升遷到開封府押衙、左親從指揮使、行營先鋒馬軍使。


各位看官,千萬不要以為王彥章的本事就是腳頭硬,不怕疼,那只是雕蟲小技而已,他真正的厲害之處是衝鋒陷陣。《新五代史》載:「(王彥章)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佗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


鐵槍王彥章。


二、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圖:遊戲中的王彥章


前文說過,王彥章打仗時騎在馬上,拿著一把別人舉都舉不動的鐵槍揮舞如飛。那麼,這把鐵槍有多重呢?

《資治通鑒》里給出了答案:「王彥章驍勇絕倫,每戰用二鐵槍,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無前。」


重達百斤的鐵槍!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老先生使個大勁才把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寫到81斤,現實中王彥章的鐵槍居然重達一百斤,而且還不止一桿,一把抓在手中,一把掛在鞍上做備用。通過古今度量衡換算,我們計算出,五代時的一市斤相當於現在的660克,一百斤就是66公斤!


我不敢斷言王彥章是古代猛將中力氣最大的,雖然在古代正史中,關於兵器重量,明代之前的,我找不出比王彥章衝鋒用雙鐵槍更重的記載,只有《明史》中對猛將劉綎的記載是「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不過,「馬上輪轉如飛」和戰場上「所向無前」的區別還是明顯的。


幾百年前,山東大漢王彥章騎著高頭大馬,揮舞著66公斤的鐵疙瘩,衝鋒陷陣蓋世無雙。


三、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圖:後唐庄宗李存勖


說王彥章厲害,一定有同學要喊:「你忘記十三太保李存孝了?!王彥章連打唐將三十六員,碰到李存孝幾個回合就敗了!」《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李存孝是李元霸重生,戰無不勝,連五馬分屍都分不動,但這只是小說。


真實的歷史上,和王彥章屢屢對決的不是李存孝,而是他的干兄弟李存勖。


王彥章所處的五代十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


中原一帶,是朱溫和李克用的爭霸之地。


朱溫建立的後梁佔據河南,和佔據河東的晉王「獨眼龍」李克用爭霸中原多年。出身黃巢起義軍的朱溫在打仗上有一套,毛澤東曾經評價他說:「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相比之下,沙陀人李克用有勇無謀,在與朱溫的爭鬥中明顯處於下風。但是到了第二代,下風就變成上風了。原因是李克用生了個好兒子。


李存勖。


李存勖小名亞子,是李克用的長子,也就是後世的後唐庄宗。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襲晉王位。辦完喪事,他立即率軍奔赴潞州(山西上黨)打了一場漂亮仗,將圍困潞州的梁軍擊潰。朱溫對李存勖的用兵大吃一驚,嘆息道:「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這句話很熟悉,因為當年曹操也誇過孫堅的兒子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只不過,直言自己的兒子「豚犬」的,朱溫絕對是第一個。


話說,朱溫也真沒看錯人,他說過這句話的四年後,就被自己的三兒子朱友圭謀逆刺死,而誅殺了朱友圭的另一個兒子朱友貞,也僅僅將後梁的江山多維持了十年,最終被李存勖滅國。


李存勖勇猛善戰,兩國公認,唯獨王彥章自恃武勇,看不起他,常對人說:「李亞子就是一個鬥雞小兒,有何可懼!」


這還真不是說大話,李存勖對於敵軍中這個驍勇無敵的王鐵槍,就是像「小兒」一樣畏懼。


有一次,李存勖親自率軍,與王彥章的軍隊隔岸駐紮,用舟船在黃河中接戰,每天都要交鋒幾十次。一次,李存勖領兵迫近後梁寨子,梁軍隔河未能赴援,眼看寨子就要失守,危急時刻,王彥章一個人持著鐵槍登上一艘小船,喝叱船夫解纜,單人單槍劃向河中,大呼迎戰!李存勖一見大驚,立刻退兵。


三國關雲長單刀赴會,五代王彥章單槍邀戰。


什麼叫做萬夫不當之勇?沒有睥睨萬夫的氣概,沒有一騎當千的實力,你行你上啊?


這種猛人,誠為一軍之膽。


四、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寫到這裡,千萬別以為王彥章僅是一介勇將,對於後梁,他是軍事上的擎天之柱。


王彥章晚年,晉的勢力越來越大,全部佔有河北之地,後梁的局勢猶如風中殘燭岌岌可危,只憑著一條黃河天險在做最後的掙扎。


梁末帝朱友貞是個昏庸之君,當時的後梁朝廷,主事的是趙岩、張漢傑兩個權臣。王彥章雖身為招討副使、後梁名將,卻毫不受重用。但是局勢險惡成這樣,終於有人忍不住了。


宰相敬翔。


敬翔雖是宰相,其實完全被趙張二人架空,平時對皇帝說話毫無分量,不過這次他豁出去了,將一根繩子塞在靴子里,入朝見皇帝,聲淚俱下:「這次陛下不聽老臣的,我不如死了算了!」拿出繩子就在大殿上找地方上吊。梁末帝給嚇了一跳,急忙讓人阻止,問他到底想說什麼。敬翔大聲說:「形勢危急了,非用王彥章不可!」


在這樣的刺激下,梁末帝終於下詔任命王彥章為招討使主管前線戰事,段凝為副職。


臨行前,梁末帝詢問破敵所需的時間,王彥章慨然回答:「三日。」朝中群臣竊笑不已,都以為這是老兵說大話。


這也正常。在一個滿朝都是麻雀的國家,一隻老鷹肯定會遭到譏笑的。


當時,黃河之北全被晉軍佔領,晉軍用鐵鎖橫斷德勝口(河南濮陽附近),架起浮橋,在黃河兩岸修築了一南一北兩城,號為「夾寨」。夾江的兩城好比晉軍的兩個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就好比在後梁的胸前架了兩把刀。


王彥章接受任命後,馬不停蹄賓士了兩天到滑州,為了掩人耳目,他大張旗鼓擺起了接風酒宴。私下裡,他卻偷偷派人準備好舟船,命甲士六百人持巨斧上船,同時裝滿了煉鐵的木炭等物品,乘流而下。酒宴上,王彥章酒喝到一半,借口更衣,出了門就頂盔貫甲,率領數千精兵沿黃河快馬加鞭,正好與舟船會合,直撲德勝。


到了德勝口,王彥章指揮士兵首先將鐵鎖用炭火燒斷,又用巨斧斬斷浮橋,同時他率軍猛攻南城。浮橋一斷,南城成了瓮中之鱉,終於被王彥章擊破。


前前後後,正好三天。


再說晉王李存勖,一聽說後梁啟用王彥章為招討使,大驚失色:「王彥章驍勇善戰,我都要避其鋒芒,夾寨的守將不是他敵手。王彥章兵少利於速戰,他一定會急攻我南城!」立刻親自率騎兵救援,才出發二十里,就得到夾寨的報告:「王彥章到了!」等到李存勖抵達北城時,南城上已經插滿了後梁的旗幟。


隔著一道不寬的黃河,李存勖與王彥章立在城頭遙望,當生英雄相惜之情吧。


對這兩人的知己知彼,宋代修《五代史》的歐陽修大為神往:「庄宗(李存勖)之善料,公(王彥章)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王彥章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三天拔掉了夾寨的南城,給後梁的軍隊贏得了喘息的機會。


因為這段勇悍的故事,王彥章聲名大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曾在一首詩中贊道:「橫飛平寨王彥章,據險當陽張翼德」,也就是說,在後人眼裡,王彥章是與張飛並列的古代猛將。


五、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圖:連環畫里的王彥章之死


鐵槍王彥章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受權臣嫉妒而罷官,寡不敵眾而兵敗重傷被俘。限於本文主題,就不多寫了。


說說王彥章之死吧。


李存勖得知抓住了王彥章,大喜過望,親自去見。一見到王彥章,李存勖第一句話就是:「你平常總把我當小兒輕看,今天服了嗎?」


這句話李存勖憋了整整十幾年,今天終於在王彥章面前說了說來,這份痛快可想而知。


李存勖一直愛惜王彥章的勇悍,令親信安撫勸降。王彥章慨然回答道:「我本是一介匹夫,本朝把我提拔成方面大員,與你們皇帝抗衡了十五年;今日兵敗力窮,死很正常,縱然你們皇帝寬恕我,器重我,我有何面目去見天下人!豈有為臣為將,朝事梁而暮事晉乎!賜我一死,很榮幸了!」


李存勖還不死心,又對李嗣源說:「你親自去勸一次,說不定能成功。」李嗣源是李克用的義子,是晉軍中戰功最卓著的大將,外號「李橫衝」,和王彥章打過很多仗。後來李存勖死於伶人之亂後,擁重兵的李嗣源起兵平亂,做了皇帝,是為後唐明宗。


當時王彥章重傷不能出行,李嗣源走到卧室里見他。不料王彥章一見李嗣源,就大聲說:「你不是邈佶烈嗎?」邈佶烈,是李嗣源的小名。王彥章素來輕視李嗣源,故意用小名招呼他,以示輕蔑。這下,李嗣源連說話的心思都沒了。


再以後,李存勖還下不了殺他的決心,命人用轎子抬著王彥章隨軍而行,到了任城,王彥章說傷口疼痛不肯再走,李存勖見始終無法勸降,這才下令將他殺死。王彥章時年六十一歲。


六、



《水滸傳》和《射鵰英雄傳》都驚嘆過的五代猛人,是何方神聖?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有大段情節發生在鐵槍廟中,鐵槍廟就是供奉王彥章的,這可不是小說家的杜撰,在宋代,鐵槍廟就像關帝廟一樣多,連鄉野童子都知道王鐵槍。


傳說中的濟公,在張太尉的寵蟋「王彥章」老死後,用銀棺盛斂出殯時,寫了一首《鷓鴣天瘞促織》:「促織兒,王彥章,一根須短一根長。只因全勝三十六,人總呼為王鐵槍。休煩惱,莫悲傷,世間萬物有無常。昨宵忽值嚴霜降,好似南柯夢一場。」


王彥章何以贏得如此大的聲名?


翻開五代史的人物列傳,你會發現是一筆糊塗賬,某人,先仕梁,後仕唐,士大夫也好,武將也好,能從一而終的幾乎找不到。


王彥章除外。


《新五代史》的修史者是宋代大家歐陽修,他在「死節」列傳中,只列了三個人,排在第一的就是王彥章。


歐陽修一語中的:「五代終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國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時,能不污其身,得全其節者,鮮矣!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猶以名其寺,童兒牧豎皆知王鐵槍之為良將也。一槍之勇,同時豈無?而公獨不朽者,豈其忠義之節使然與歟?」


王彥章是行伍出身的粗人,從沒讀過書,他常用俚語對人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就是這種樸素的信念,他在後梁大勢已去之時,奮然抗爭,毫不屈服,以死報國。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一條勇漢,一桿鐵槍。


聲明: 本文作者快哉風(王浩),文史作家,中日關係史專家。自媒體所有文章均為原創作品,歡迎閱讀,任何媒體不告而用、抄襲必究。聯繫QQ:49146005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 的精彩文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李小龍打敗了「史上最邪惡的傅滿洲」
比「義大利炮」厲害十倍的抗戰德國重炮:蔣介石巨資買了48門!
1950年的日本京都:糞桶公然擺放在鬧市
一個傳奇的侵華日本「鬼子」:娶了中國姑娘,中國為他立紀念碑

TAG:快哉風 |

您可能感興趣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中為何那麼多不存在的「假英雄」?
《三國演義》里的蓋世神兵,卻在施耐庵的《水滸傳》里如此尷尬?
公孫勝:水滸傳里的神話一樣的英雄!
《西遊記》和《水滸傳》的交接之處,所謂的梁山好漢就是妖魔
王者榮耀英雄分類:為什麼沒有《水滸傳》中的英雄?
英雄乎?俠客乎?盜寇乎?——武俠小說視角下的《水滸傳》解讀(下)
孜然《水滸傳》之《水滸傳》里的第一個逃犯是誰?
《水滸傳》中的神奇蒙汗藥究竟為何物?真的存在嗎?
段品章:《水滸傳》好在哪裡?
《水滸傳》里最悲情的英雄居然是他?
透過古典名著《水滸傳》,看古人的七夕情人節——怎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
《水滸傳》里的他,面對忠和義,如何選?
這些演過潘金蓮的女星各有風韻,最經典的還是《水滸傳》里的她
《水滸傳》里十大花和尚誰最好色?
《水滸傳》,晁天王出征,為何選這二十位頭領?
《水滸傳》中的飛碟之謎,或證明外星人古代就曾來過中國
武神岳飛之師,《水滸傳》里一個被忽略掉的牛人?
《水滸傳》中的「花石綱」指的是什麼?
《水滸傳》中的好漢,其實都是妖魔轉世,禍亂大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