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0美元的人工智慧裁判,網球界會買賬嗎?

200美元的人工智慧裁判,網球界會買賬嗎?

200美元的人工智慧裁判,網球界會買賬嗎?



撰文:Ashlee Vance

法國發明家設計出了一種便宜的裁判網球比賽的方式


「5年前,這一切還不可能」


每個星期六,隨便找一家網球俱樂部,你都有可能看到一些原本理智穩重的成年人,為了球過沒過線爭得面紅耳赤,高聲怒罵,不能自持。為人父母者化身為怨氣連天的青少年。朋友反目。賽後的啤酒能彌補一些傷害,但恥辱和憤恨感總會徘徊數日之久。


或許我們將迎來一個更文明的時代。法國發明家格雷瓜爾?讓蒂(Grégoire Gentil)設計了一個大小有如GoPro的裝置,售價200美元,可固定在任何網柱上面,能非常精確地測出球的落點,於是被順理成章地命名為In/Out(界內/界外)。「我生在巴黎,是在黏土球場上長大的。」讓蒂說。網球在黏土上會留下印記,他還記得很多次關於某個印子的爭吵。「可以說,當時的經歷正是這個發明的起點。」

機器人裁判


讓蒂44歲,居住在加州的帕洛阿爾托,他在自家的客廳實驗室里打造出了In/Out。該裝置配備了一對類似於智能手機上的那種攝像頭,可同時監測球場兩邊。使用塑料帶將In/Out固定在球網上後,由一位球員按下屏幕上的按鈕,它便會通過一個開源的人工智慧軟體掃描球場,鎖定邊線。它也會藉助人工智慧追蹤球的飛行軌跡、速度以及轉動。「5年前,這一切還不可能。」讓蒂表示。

200美元的人工智慧裁判,網球界會買賬嗎?



In/Out的雙攝像頭能鎖定一座網球場的邊線,每當球打出界時,設備會發出聲響。通過其屏幕可觀看視頻回放

我和讓蒂在斯坦福打了一小時測試賽,每次他把球打出界,In/Out就會發出嗶嗶聲(我好像沒打出過界)。落點離邊線很近的時候,我們總是趕緊跑去In/Out的屏幕上看視頻回放。比賽結束後,讓蒂掏出一台平板電腦,與In/Out的應用程序相連,我們看到了每一個球的落點和一些其他數據。


雖然類似In/Out這樣的設備已經存在好幾年了,但讓蒂的發明是唯一一個不那麼貴的,價格僅相當於一支還不錯的球拍。包括大滿貫在內的頂級賽事均使用索尼公司(Sony Corp.)出品的超精確攝像機系統,即鷹眼(Hawk-Eye)。據那些客戶透露,安裝這麼一套系統,每座球場需花費6萬美元以上。面對這樣的價格,基本只有熱門比賽場地才用得起。索尼方面未回應置評要求。


網球用品零售商Tennis Warehouse對這三款產品均進行了測試。測試小組的負責人克里斯?愛德華茲(Chris Edwards)說,


「In/Out的監測深度不如PlaySight,但在便攜、廉價的設備方面,In/Out有望成為目前最好的一款。我還沒見過類似的產品。」


以色列初創企業PlaySight Interactive Ltd.打造了一套配備6顆攝像頭的系統,精確度雖遜於鷹眼,但每座球場的花費僅為1萬美元,另外每月需支付一筆費用,用於收集數據,這些數據可在網上、或通過一款應用程序查看。PlaySight的系統還包括一塊大屏幕,球員們可在不影響比賽的情況下查看落點回放及球速。該公司的多數買家都是網球俱樂部以及大學。


創新的技術


2007年以來,讓蒂已經打造了十多款產品。他把一家軟體公司賣給了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設計了一款增強現實的摩托車頭盔,還打造了一款人手大小的能跟隨人移動的無人機。他花了兩年時間研發In/Out,調校軟體,甚至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了一個網球形狀的塑料包裝盒。大大折騰了一番,讓蒂說。「前一天剛找到了一個適用於網球場的演算法,然後開始夢想大賣的場景,第二天又發現那個演算法毫無意義。」


讓蒂承認其設備存在局限性。In/Out有20毫米的誤差區間,而鷹眼的誤差區間只有約3毫米,另外,在雙打比賽中,當另一位球手擋住攝像頭的視野時,In/Out的表現也會出現差池。讓蒂希望繼續改善它的精確度,並建議在雙打比賽時使用兩台In/Out。在被問及索尼或PlaySight有無可能就其發明概念起訴他時,他表示自己也註冊了幾項專利。


如果鷹眼方面明天來找我的事,那他們就是在反對創新,在挑戰整個網球界。我想網球界應該會站在我這邊。



編輯:李辰旭稼管文晶


翻譯:程璽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扎克伯格丨氣候變化丨喬布斯遺作丨汽車內飾


SUV王國丨養老丨阿聯酋航空丨梅琳達·蓋茨比


......


ofo與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


共享單車亂放怎麼解|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速速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虛擬貨幣大廈搖搖欲墜?區塊鏈現交易「堰塞湖」困境
重返「有全球最先進商業模式的小鎮」,日本年輕人鍾愛「桃源鄉」
不想人類變成一群邪惡機器人領主的奴隸?人工智慧專家給你支招
2026年超級富豪會移民到哪裡?這幾座城市榜上有名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魅族7Pro手機界的特斯拉?售價2880元起網友會買賬嗎?
超7000元的iPhone8你買嗎?調查顯示僅11%的人買賬
林心如為挽回形象,做慈善一月捐助130元,網友還會買賬嗎?
月薪飆7倍到1.3萬元!菲佣或正式衝擊中國,再貴也有人買賬?
大鵬8000萬再造「小人物逆襲」喜劇片,這個國慶觀眾會買賬么?
完成108%銷售目標 哪個進口品讓年輕人買賬?
三星Note7翻新版兩月在韓國售出40萬部,但海外用戶真的會買賬嗎
馬雲說5年後中國中產階級人數超過北美人口,這次網友為何不買賬?
年輕人最買賬 調研顯示美國78%青少年用iPhone
魅族副總裁李楠要送100台魅藍Note6?網友不買賬反噴李楠蹭熱度
一張p圖值34.5萬?林志穎不得不買賬!
【尷尬】收了23年 三大運營商9月1日取消漫遊費 網友卻不買賬
她如今已經78歲高齡,仍出演14歲的林黛玉被觀眾買賬嗎?
王健林為馬競花了近5億,球迷仍不買賬,網上集體抵制萬達
美國大米首次獲准入華,一年消費2億噸大米的中國人會買賬嗎
星爸爸將推70元咖啡,這樣的「高端」究竟有多少人會買賬?
CBA機位毀了一經典比賽,這個判罰裁判糾結20分鐘球迷不買賬
林心如事件大反轉!三年來為某學校捐款150萬?網友卻並不買賬
尷尬了!鴻海270億美元高價競購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 日本卻不買賬